简介:目的:跟踪观察先天性隐性腰骶裂对培养青少年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对基层业余体校输送到省体校和运动队八个运动项目的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经X线摄片和体检确诊的331名患有先天性隐性腰骶裂的队员进行跟踪观察。随着运动量的不断增大,在腰骶部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酸痛、隐痛,有的胀痛从腰骶部向大腿后侧放射等症状,出现8例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4例为腰椎椎弓断,上例症状的出现都无明显外伤史。其结果严重影响正常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结论:先天性隐性腰骶裂由于其胚胎发育不全而造成的残缺和畸形,大运动持续对腰骶部的牵拉使腰腿疼痛逐步明显。同时这种刺激也造成先天畸形的椎板缺损处出现继发性病理变化,因而削弱了对腰椎关节的稳定性,易发生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及脊椎的滑脱和椎板断裂等其他损伤。所以对于患有先天性隐性腰骶裂的青少年作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筛选中要严格加强控制。
简介: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来评估其对测试者的脊柱侧弯Cobb角度和身体功能指数的影响,并探索出较有优势的训练方法。方法:将24例脊柱侧弯患者分为两个组,跟踪训练6个月。每周平均训练2-3次,实验组施罗斯体系结合普拉提训练,对照组只做施罗斯训练。最后,采用国际通用的脊柱侧弯冠状面Cobb角度的测量方法得出指数表,并对两组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与建议:实验组侧弯患者Cobb角度改善和功能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施罗斯与普拉提的叠加训练对脊柱侧弯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比只进行施罗斯训练的效果更显著。建议:进一步增加受测试的人数与训练时间。
简介:研究目的:分析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和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在校的9个项目489名专业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运动员损伤后采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在所调查的运动项目中损伤频次最高的是踝关节,其次是腰部和膝关节。踝关节损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冷敷,其次是针灸和加压包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7%。膝关节损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其次是冷敷和按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3%。腰部损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其次是按摩和理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6%。结论:踝关节、腰部和膝关节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几个部位。早期的处理时间及方法尤为重要,并关系到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的运用比较普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为提高乒乓球专项学生击球反应能力,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运用多球训练法对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6级乒乓球专项班24名学生进行反应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通过实验前后对比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学生的反应时、击球失误率和落点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多球训练法对乒乓球专项学生运动技能提高是有效的。建议学生在动作学习与动力定型时期,可多选择多球训练法进行练习;教师可要求减少击球失误率,增强击球落点准确性,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效果,还应对多球的量和运动强度进行有效把控,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简介:应用TMG无创肌肉状态测试仪对静力性牵拉放松和PowerPlate振动放松这两种不同的肌肉放松方法放松肌肉后其肌肉兴奋状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对象为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在肌肉重复疲劳后,即时使用TMG肌肉状态测试仪诱发肌肉自主收缩,测试肌肉对电刺激的反应时间和肌腹最大径向位移,在3分钟的放松后再次测试,采用多次实验和自身对照,量化地评价和对比两种肌肉放松方法的即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静力性牵拉放松对疲劳肌肉的径向位移的恢复有更显著效果,对于肌肉反应时间的恢复,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在大众健身和较低水平训练中普及静力性牵拉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