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域用2-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赤皮病及烂鳃病。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公斤,打碎成浆液,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地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3、水辣蓼按鱼每50公斤用水辣蓼加铁苋菜1公斤混合加水5公斤煎煮2小时,拌饲料连续投喂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病。4、马鞭草每100公斤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公斤,加适量水煮30分钟,煎汁拌米糠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5-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5、乌桕每万尾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与饲料拌和投喂,连喂3-6天。可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简介: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辨证视域重新探究梁启超,打破传统的围绕政治、历史、文学等固定、单向度视角来研究的束缚,能够使我们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理解更加立体、健全和多元化。由相关文献可知,在当时科技文化于人类社会发展中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梁启超结合自身长期的经历和思考,敏锐地意识到文化历史转型下科学与人文日益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力主抵制科学漫无边际地扩张,并倡导用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来弥合西方科学在文化上的缺陷,进而将科学观与人文精神统一于"文化理性"的建构之中。正是这种"文化理性"构成了梁启超后期在中国文化思想及民族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力。同时,梁启超后期在著作和实践中侧重于对科学作形上、形中层面的阐释,重科学的实质而轻其结果,是对五四后期科学启蒙与现代性启蒙的有益引导。尤其在晚年,虽因标榜人文精神而被视为科学的反对派受时人诟病,但他的科学观已日趋成熟和辨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