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犯罪是人的行为,这是无论哪一派刑法理论都不会否认的.但是,刑法应当立足于人的行为施加惩罚?还是要警惕和制裁实施犯罪的人,历来有争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已经受到了刑法学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以往刑法理论对"人"的知识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将刑法中人的观念问题简单地以犯罪主体概念替代更会忽略很多相当复杂的问题.刑法哲学理论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对作为刑罚主体的人作出更为细致和充分的探讨.

  • 标签: 传统中的 刑法学知识 知识传统
  • 简介:“山寨”作为一种现象,它涉及法律、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即使从知识产权角度,也涉及专利、商标和着作权等多个领域。我本人没有对此现象做全面了解和研究。只是从职业角度,就某些事例,谈谈与着作权法律有关的问题。

  • 标签: 著作权问题 山寨 知识产权 社会学 经济学 法律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首次规定假释决定时需要评估社区影响,但刑事诉讼法并未对此进行规定,实践,假释决定社区影响评估机制并未真正建构,可能导致刑法规定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从申请主体、调查对象、评估标准、调查内容、评估结论及其审查、评估后的反馈与跟踪和评估的推翻与再启动等方面初步建构社区影响评估机制.

  • 标签: 假释 社区影响 评估机制 人身危险性 程序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把我国商标法中将地名商标"具有不同于地名的其他含义"的可注册性例外规定扩展适用到含地名商标,反而暴露出更多问题。常用的语义要件解释路径把"其他含义"视为独立的构成要件,实质上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公众认知"。"第二含义"解释路径主张"其他含义"是获得显著性的特殊表述,却与商标法理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则体系存在一定冲突。解决上述适用困境的关键是探索"地名具有其他含义则可以注册"之观点的内在法理,将其科学地融入可注册性要件体系。应回归立法初衷,根据地理描述性和欺骗性来判断地名商标的可注册性,与此同时结合中文的表达特点和我国的实践经验,用"其他含义"的语义解释辅助进行地理描述性与欺骗性的判断。借鉴符号价值与符号意义理论,可发现"其他含义"可以作为地理描述性静态要素方面的判断依据。"其他含义"还可用于肯定地名的陪义,作为一种正当理由排除因地名导致的品质欺骗。

  • 标签: 地名商标 其他含义 描述性标志 欺骗性
  • 简介:公诉阶段的刑事和解是通过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协商,化解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实现社会关系的修复,并且在司法实践呈现出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刑事和解虽然体现了被害人和被告人在私权利层面的协商,并且以私法协议的方式予以固定,从而呈现出公法私法化的特征,但在本质上仍然是构建干公诉制度框架之内,公诉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在刑事和解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权力角色。

  • 标签: 刑事和解 权力角色 公诉权 被告人 被害人 社会关系
  • 简介:<正>准确认定诈骗财物的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司法实践,对传统的诈骗罪数额的认定比较容易掌握;而对采取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进行诈骗的数额的认定尚有分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审判实践,我们一般把诈骗犯罪的数额(包括财物折款)分为五类,即受骗损失数、实骗数、行骗数、累计数以及诈骗未遂数。这五种数额,到底应该认定哪一种数额呢?有的认为是受骗损失数,有的认为是行骗数等等。笔者认为,认定诈骗的数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抽象地认定那一种数额,都是形而上学的。因此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认定。一、受骗损失数:是指诈骗分子的诈骗行为所实际造成的损失数。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诈骗钱财造成的间接损失。如:甲诈骗乙方巨额款项,致使乙方倒闭。二是诈骗钱财造成的

  • 标签: 诈骗犯罪 诈骗者 认定 数额 具体分析 诈骗行为
  • 简介:违法性,应当成为侵权构成之独立要件。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行为即具有违法性。行为违法与否取决于法律保护之利益范围,同时,法律对不同利益的不同保护力度,决定着违法性的程度。与评价行为人主观心态的过失不同,违法性涉及的是客观层面上是否有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违法性要件具有划定行为自由空间,保障正当利益,以及型塑权利的功能。

  • 标签: 违法性 过失 定位 功能
  • 简介:英美法系刑事理论的刑事责任是一个辩护事由,即免责事由。那么,如果对一个犯罪人判刑,使其接受惩罚,对于犯罪人的归责与可谴责性的判断就是一个关键的前提。在英美刑法,关于刑事归责的理论较多,主要分为主观论和客观论,其中主观论分为选择理论和性格理论,而且在英美法系国家,这些理论的争论一直在进行。本文就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并且对其加以述评。

  • 标签: 英美刑法 刑事归责 刑事责任
  • 简介:在陌生化的流动社会,转租现象极其普遍,但目前立法规制不足,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视角探求各国转租立法的制度设计,以完善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建构一种'主体自由、例外限制'的区分主义转租模式。我国应区分合法转租与非法转租之情形,对其所涉当事人间的三面法律关系的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附特约条款之关联合同间的效力进行分别考量,同时'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和优先购买权同样适用于转租制度。

  • 标签: 转租 关联合同 特约条款 无权处分 优先购买权
  • 简介: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的火灾发生后,北京市立即部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西红门片区乃至整个北京城内有安全隐患的公寓都受到了影响,很多租住在这些公寓内的租客被要求限期搬离。

  • 标签: 行者 人群 安全隐患 西红门镇 专项行动 北京市
  • 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6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为《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对现行法和司法解释的重述和总结,在总体上守成显然多于变革。守成固然可以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但恐难以实现“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世界水准的民法典”这一宏伟目标。毕竟,现行法与司法解释远未到达引领大陆法系民法的水平。尽管民法典的起草已经酝酿多时,但真正上马后进展迅速得让人放心不下。

  • 标签: 民法总则 时效制度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
  • 简介:公益诉讼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实例不断增加。然而,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律师在公益诉讼的地位和角色并未超脱传统的诉讼代理范围,有些律师甚至不惜以被侵权者的身份获得原告的诉讼资格。在法律上确认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无疑是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根本问题,律师的专业优势与社会作用使其成为担任公益诉讼适格原告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公益诉讼 律师参与 法律框架 代理范围 诉讼资格 制度建立
  • 简介: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产生的债权,可以分为侵权之债和合同之债。而仲裁作为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一种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为当事人所采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提高,债权转让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当中。因此,在债权转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 标签: 仲裁协议 债权转让 合同之债 效力问题 民事法律关系 侵权
  • 简介:“土地流转”这一对农民生活方式即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名词,随着中共十七届三全会的召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而“土地流转”是农民把土地承包权转手他人,从中获得货币报酬或比照货币的实物报酬,除土地“非私有”的特殊性以外,与房屋交易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房屋交易的公证作为参照,“土地流转”则为公证大展拳脚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标签: 农村土地流转 公证 中共中央 房屋交易 土地承包权 生活方式
  • 简介:在网络环境版权直接侵权的认定方面,存在着"服务器标准"和"用户感知标准"之争,其关键分歧在于对作品设置深层链接是否可能构成直接侵权。两者比较,"服务器标准"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原意,因为只有将作品上传至向公众开放的服务器,才能使作品处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而对该作品设置链接只是扩大了作品传播范围,并非新的传播行为。"服务器标准"能够包容网络搜索技术的发展和合法应用,且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也可以通过间接侵权规则得到合理维护。多数国家的司法实践也认同"服务器标准"。

  • 标签: 深层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权 服务器标准 用户感知标准
  • 简介:<正>目次引言一、美国法实质履行原则概述二、美国法实质的履行原则的产生与发展三、美国法实质履行原则的判断标准四、美国法实质履行原则下的救济方式五、美国法实质履行原则对我国的借鉴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投资流入了建设工程领域。建设工程领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因为建设项目规模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次性投资数额很大,建设周期较长。所以这种合同的履行具有特殊性。一般而言,它的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施工中会受到多种不定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当

  • 标签: 美国法 违约方 合同订立 所有权人 建设工程领域 拒绝权
  • 简介:公司作为被执行人案件,“执行难”问题十分突出。对于那些滥用股东有限责任或关联关系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的相关责任主体,执行过程的规制方法主要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和对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但对于那些既非公司股东,又非公司管理层,却隐身幕后支配公司行为的实际控制人,则直到限制消费新规出台才得以在执行程序中将其纳入规制范围。目前关于实际控制人的立法性文件和理论研究多是在上市公司语境下进行探讨,其列举的判断标准对于执行实践缺乏可借鉴性。本文结合案例,归纳了执行实务实际控制人的判断标准,即对人事权、财务权及经营管理权处于支配地位。同时也指出,实际控制人是一个框架性的概念,其产生本就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司治理实践,故而难以廓清其边界,也无法对其判断标准加以穷尽。在对实际控制人进行认定时,需权衡有限责任制这一公司法基本原则与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裁判者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执行案件对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实际上是行使执行命令权的一个缩影。执行命令权具有较强的司法属性,其所处理的决非外界常常误解的事务性工作,此项权力应当由执行法官行使。只有对执行命令权予以科学配置,才能保障此项权力充分行使。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内容对现行执行体制改革执行命令权配置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 标签: 实际控制人 执行案件 股东有限责任 “执行难”问题 债权人利益 执行命令
  • 简介:《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以“一国两制”原则为基础,并基於中国内地与香港均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因而必须遵守WTO有关自由贸易区的规则这一特点.互利互惠的区域性贸易自由化安排。尽管CEPA本身没有对该安排的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任何规定,但是,正如WTO作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体制安排.必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

  • 标签: 知识产权保护 CEPA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一国两制”原则 全球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区
  • 简介:法典一词在中国古代法律文献很少出现。《孔子家语·五刑》:“礼度既陈,五教毕修,而民犹或未化,尚必明其法典,以申固之。”此文献中所说的“法典”,是各种法令典章的简称,是以刑法禁令为主的法令典章的汇编,与晚清时期受西方法律思想影响的近代法典概念在性质和形式方面都很不相同。在《法经》基础之上发展演变形成的律典,具有贯穿律文的总则,是组织严密的系统性的立法文件,与近代意义的法典较为接近。但律和典在古代法律文献中极少组成一个词连用。

  • 标签: 晚清时期 法典 概念 法律文献 论著 西方法律思想
  • 简介:投资基金又称信托投资基金,是由信托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受益凭证筹集社会公众的资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金形式。它以安全有利的有价证券、实业或其他投资为手段,由信托投资机构委托投资专家进行投资管理,获得收益后,由投资者凭受益凭证分享。进行基金投资有如下优点:①投资基金集分散、小额的资金成巨额资金,然后进行集中投资,使小额投资者同样可以享受大额投资者独享的投资机会或好处。②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信托投资机构对于筹集到的资金并不是集中用于某一种证券或产业,而是投资于多项业务。这样,纵使有少数亏损,但就整体而言,因投资组合形成风险分散,仍可享受较大的投资收益。有的基金虽然只作某一种专业性投资,但由于信托投资机构

  • 标签: 投资基金 信托投资机构 投资者 基金运作 公司型 契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