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根基与土壤,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灵魂与核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其核心就是要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深刻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缺失的表现,以此为突破口,通过真理的魅力、实践的力量、环境的熏陶,积极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简介:自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了面向普通高校学生几乎唯一的法律普及课程。对国内340所高校941名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法律基础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对社会法治状况的认可度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年级特征。学生对学校在法律普及方面的作用评价较好,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普法作用缺乏较为普遍认同。面对高校法律基础教学的多重困难与矛盾,法律基础教学应体现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整体教学观,应更加突出权利本位教育,并在师资知识背景多样化和教学方法上积极予以应对。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性观念的不断开放,大学生非婚生子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女大学生身份特殊性、经济能力的限制及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女大学生非婚生子后弃婴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法律对女大学生非婚生子后弃婴问题相关规定并不完善,没有系统规定对女大学生的救助体系,也没有规定全面、具体、可操作的弃婴救助制度,这使得女大学生和弃婴的各项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建立国家体系内的"弃婴岛"保护体系,加快出台《儿童福利法》,完善对遗弃罪的规定,建立完整的制度化救助流程,完善个人收养制度,依法设立临时收养中心,建立学校强制报告制度等措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女大学生和婴儿的生命健康权及其他各项合法权益。
简介:党的十八大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蓝图中,提出的第一项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了“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