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江淮论坛》1985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

  • 标签: 江淮论坛 人类社会 革命变革 思维领域 人类认识史 社会历史领域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无疑都非常重视理论的大众,但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发明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确,从雏形到成熟,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探索、提炼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看,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五四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是其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是其明确提出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其不断深化阶段;改革开放以后至今是其创新发展阶段。从整体上厘清这四个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的内在机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形成 发展
  • 简介: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尽管成果丰富,但是从中国语境来看也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语境,放眼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世界视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的范式对社会批判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阐明它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澄清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迫切任务。这样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国语境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简介:在当代全球的发展态势下,人类历史运动的格局似乎造就了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因而学界有人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理论提出了质疑与非议,认为它是一种线性的历史观。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社会演进理论并非是一种线性历史观,恰恰相反,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演进的科学的辩证的历史观。全球发展所提供的社会现实运动不是否定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客观依据,而是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代的客观验证。

  • 标签: 全球化 社会形态 社会演进
  • 简介:瞿秋白不仅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苏俄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以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重要思想资源,以中国的现代化为主题,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形式、中国内容和中国原则,鲜明地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色。这一特色经过李达和毛泽东的改造和发展而凝炼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而瞿秋白所阐发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中的重要一环。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传播 创新 瞿秋白 辩证唯物主义
  • 简介:主体的生成及其能动性发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指导中国实践以及同中国实际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学界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尚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俞吾金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已有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去提出和追问“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代之以“匿名主体”的方式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一定程度上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问题的前提性反思不够。靳书君也指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体研究 述评 国内 能动性 化学科
  • 简介:<正>一、当代中国的国情定位和文化身份当代中国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因素的并存共生、多元发展。其中最基本、最主导、最大量的存在形式是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过渡与生成。要具体地有区别地应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不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状态。只看到前现代因素,只看到现代因素,或只看到后现代因素,而没有集中关注主要问题的主导方面,甚至忽视当代中国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过渡和生成这个基本事实,可能会造成文化

  • 标签: 文化中心 前现代 现代因素 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社会历史 后现代
  • 简介: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全球条件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即社会形态的对立性、社会发展因素的互补性、全球利益的价值认同性、主导地位的替代性。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全球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毛泽东哲学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其意义不仅在于思想内容本身的先进性,更在于其具备实现“三”的特质。三大思想脉系支配下时代、民族、大众道路的实现.不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先河,而且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和方向。也恰恰是这种思想品质注定了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进程中的突出贡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她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上的一盏长明灯,不仅引领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第一次成功飞跃,而且鞭策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新境界。

  • 标签: 思想来源 毛泽东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贡献
  • 简介: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了解为阶级斗争,并为进行实际的阶级斗争而对中国社会进行阶级分析。毛泽东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革命策略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用贫富标准对不同生产方式中的各阶级作统一化处理。隐藏在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背后的哲学思想方法是逻辑方法和经验归纳相结合而形成的多层次的两极三分法,其中五大阶级的基本结构基于上中下三等人的区分,而上中下的三分法又是基于正与反的两分法。

  • 标签: 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 革命策略和贫富标准 异质结构的同质化 多层次的两极三分法
  • 简介: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制约中国发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认为要靠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城市;有的认为靠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中文表述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潜台词也许是农村就是不如城市,人们只有进入城市才能改善生活。但实际生活中,城市病使一些人绝望,有的市民舍弃都市喧嚣去故乡过田园生活,但城里的污染源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向乡村。

  • 标签: 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国 农村城市化 苏州 样本 道路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教育是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的重要领域,肩负着培育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并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过高校进一步影响到全社会的双重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小组社会工作在组织、引导学生和调动学

  • 标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众化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 中国特色理论
  • 简介:若,原名郭可彬,1904年8月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之家”。他早年参加革命,是我们党和军队中一位老党员、老战士,也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1925年秋,郭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冬,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回顾他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70多个春秋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军队建设和军事科学的研究,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的杰出贡献,都是值得我们一直去铭记和学习的。

  • 标签: 杰出贡献 郭化若 军事工作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中国革命 军队建设
  • 简介:进入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经历了三个阶段,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仍然面临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和多样、社会现实利益矛盾的凸显、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根本利益、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道德失范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关注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实现思想理论的通俗化,充分发挥和综合运用多种大众传媒,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

  • 标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问题与路径
  • 简介:<正>李达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道路,是一条理论拓展之路、方法渗透之路、文化融合之路;而李达本人,则是这条道路上的桥梁。他把哲学同中国的革命实际和经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了;把哲学同正处在十字路口的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结合起来了,使它们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获得了新的学术生命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李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先进文化 理论创新
  • 简介:中共早期领导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正确分析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始终坚持对具体国情的把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进行了有益探索。

  • 标签: 中共早期领导人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