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EAT1(lncRNA NEAT1)在肾癌中的表达,以及在肾癌786-O细胞中对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以及对微小RNA-506(microRNA-506,miR-506)/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集的38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肾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临床样本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使用在线数据库及采用荧光素酶实验验证NEAT1和miR-506以及EZH2和miR-506的靶向关系;采用噻唑蓝(MTT)法,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水平的改变;采用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测miR-506和EZH2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lncRNA NEAT1在肾癌组织中表达水平(4.45±0.31)高于癌旁组织(2.39±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9,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NEAT1序列上有miR-506的结合位点,且EZH2是miR-506的下游靶基因。si-NEAT1组24、48和72 h增殖率[(24.67±3.23)%、(40.82±5.03)%、(56.87±6.12)%]明显低于si-NC组[(62.63±4.35)%、(74.18±6.55)%、(87.45±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5、-6.997、-5.601,P<0.01)。si-NEAT1组凋亡水平[(23.20±1.92)%]显著高于si-NC组[(9.65±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24,P<0.05)。si-NEAT1组迁移和侵袭数量[(52.35±4.76)、(21.63±2.05)个]显著低于si-NC组[(91.23±7.59)、(42.68±3.9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7,P<0.05;t=-8.144,P<0.05)。RT-qPCR结果显示,si-NC及si-NEAT1两组的miR-506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00、3.39±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2,P<0.05)。si-NEAT1组EZH2蛋白表达水平(0.15±0.02)明显低于si-NC组EZH2蛋白表达水平(0.3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7,P<0.05)。结论LncRNA NEAT1在肾癌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miR-506/EZH2信号途径改变肾癌786-O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后脂肪肝患者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6年确诊并制定治疗措施干预肝炎后脂肪肝患者60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所接受治疗手段差异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措施分别为传统对症治疗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疗程后比较患者疗效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变化作为疗效判断依据,对照组与观察者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9例、1例,统计学软件对组间总有效率数据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如乏力、腹胀、纳差、肝区疼痛等存在典型症状患者例数,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提示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肝炎后脂肪肝患者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可提高疗效,保障症状缓解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标,保障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武警部队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氨水平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分别为(61.84±11.34)IU/L、(47.67±12.37)IU/L、(37.96±5.56)μmol/L、(54.85±12.73)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48±10.63)IU/L、(64.30±13.52)IU/L、(50.74±6.73)μmol/L、(68.56±12.63)μmol/L(t=8.935、6.417、10.352、5.406,均P<0.05);观察组肝性脑病评分为(0.77± 0.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0.10)分(t=55.1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36/50)(χ2=5.263,P<0.05);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为(45.85±4.27)s,短于对照组的(59.58±5.63)s,数字符号试验(DST)、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分别为(56.25±9.76)分、(4.76±0.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53±9.62)分、(3.31±0.25)分(t=13.740、7.595、15.127,均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降低NH3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
简介:摘要:N-氯乙基-N-2,3-二氯丙基邻氯苯胺属于染料中间体,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发展前景,是现代社会研究重点内容。为保证材料合成质量,获得最为适宜反应条件以及工艺路线,保证材料经济收益,相关领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材料合成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文章将通过对合成实验基本情况的分析与介绍,对N-氯乙基-N-2,3-二氯丙基邻氯苯胺合成相关内容展开深度探讨,期望能够为材料合成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及选择性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剂salubrinal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ARPE-19细胞系进行培养,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l处理组、NAC+salubrinal组,分别采用完全培养基、含10 μmol/L ATRA、含10 μmol/L ATRA+5 mmol/L NAC、含10 μmol/L ATRA+40 μmol/L salubrinal、含10 μmol/L ATRA+5 mmol/L NAC+40 μmol/L salubrinal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率、多重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Multicaspase)阳性比率、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C/EBP同源蛋白(CHOP)、剪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细胞凋亡比率、Multicaspase阳性比率及RO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23、602.41、160.39,均P<0.001),其中正常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l处理组及NAC+salubrinal组细胞凋亡比率、Multicaspase阳性比率、ROS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VEGF-A、CHOP、cleaved-caspase 3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2、36.35、60.25,均P<0.001),其中正常对照组、NAC处理组、salubrinal处理组及NAC+salubrinal组VEGF-A、CHOP、cleaved-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TRA诱导RPE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损伤并导致细胞凋亡,NAC及salubrinal可通过抑制应激反应,有效减轻细胞凋亡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衣霉素(Tunicamycin,Tm)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Control组(细胞正常培养)、TM组(5 μg/mL的Tm培养24 h)、NAC+TM组(1 mmol/L NAC预处理1 h,5 μg/mL Tm继续培养24 h)和NAC组(1 mmol/L NAC培养24 h)。CCK-8和FITC-Annexin V/PI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CHOP、p-eNOS及caspase-12蛋白表达量,激光共聚焦检测ROS表达,比色法检测MDA浓度及SOD活力。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四组细胞的凋亡率和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7,35.00,均P<0.05)。TM组细胞凋亡率[(25.49±1.55)%]高于Control组[(13.76±1.48)%](P<0.01),NAC+TM组细胞凋亡率[(17.65±1.00)%]高于TM组(P<0.01)。TM组细胞存活率[(66.33±5.69)%]低于Control组[(100.00±2.12)%](P<0.01),NAC+TM组细胞存活率[(85.67±4.04)%]高于TM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四组细胞GRP78、CHOP及p-eNOS蛋白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9,68.66,13.12,均P<0.01)。TM组GRP78、CHOP蛋白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均P<0.01),而p-eNOS水平低于Control组(P<0.01)。NAC+TM组GRP78、CHOP蛋白水平均低于TM组(均P<0.01),而p-eNOS水平则高于TM组(P<0.01)。四组细胞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P>0.05)。激光共聚焦显示,四组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66,P<0.01),TM组ROS平均荧光强度(32.67±1.53)高于Control组(12.67±2.08)和NAC+TM组(18.33±1.53)(均P<0.01)。比色法结果显示,四组细胞SOD活性及MDA浓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3,34.99,均P<0.01)。TM组SOD活性[(41.60±1.53)U/mg]低于Control组[(65.39±4.60)U/mg]和NAC+TM组[(58.72±1.64)U/mg](均P<0.01)。TM组MDA浓度[(2.27±0.11)μmol/mg]高于Control组[(1.39±0.13)μmol/mg]和NAC+TM组[(1.44±0.11)μmol/mg](P<0.01)。结论NAC可以减轻Tm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ERS/OS相关通路有关。
简介:本文研究了通过CuI催化的分子内和分子间4-碘色氨酸衍生物的N-芳基化反应引入天然产物indolactamV的缬氨酸片段,以完成其全合成,发现4-碘色氨酸的分子内反应生成了吡咯并喹啉衍生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以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实施超声加压雾化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效果,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单独超声加压雾化治疗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可有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D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A组口服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和安慰剂,每日各1次),B组口服高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每日2次),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肺功能参数和生活质量指数(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B组治疗后FEV1、FEV1%pred和FVC较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治疗后FEV1、FEV1%pred、FV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SGR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FEV1、FEV1%pred数值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而SGRQ评分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长期每日口服12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口服6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未观察到同样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及呼吸训练治疗稳定期中度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6月-2021年12月,选取64例稳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N-乙酰半胱氨酸+呼吸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CAT(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分及肺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CAT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N-乙酰半胱氨酸+呼吸训练治疗稳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取HFNC治疗的方式,研究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HFNC进行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以及肺通气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治疗总有效率71.43%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2组治疗后PaO2、OI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PaCO2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功能,安全可靠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结论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作为一种温度敏感型智能水凝胶受到广泛关注。而其力学强度低,温度响应速率慢,相转变过程中易于发生微粒的团聚是该凝胶一直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解决凝胶主要问题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