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曾希圣推行"责任田"与邓小平"猫论"的发端1959年至1960年间,安徽农村同全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问题.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冷静地总结分析了农业合作化以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要扭转危局、复兴农村经济,光靠反"五风"是不够的,必须彻底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问题.在深入基层认真倾听农民意见之后,省委进行了包产到户的试点,取得了成功,后又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态支持,于1961年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了"责任田"亦即包产到户责任制.试行一年,粮食大丰收,农村非正常死亡现象得到了制止.正当省委意欲继续推行"责任田"时,1962年2月,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因试行"责任田"被指责为犯了"方向性错误",免除了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责任田"被强令改正.
简介: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苏星教授的专著《新中国经济史》,最近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苏老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一贯重视社会调查,注重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这部经济史除绪论外,分十二章,共五十四万余字,概括而系统地反映了建国以来半个世纪我国经济曲折发展的历史原貌。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应以史为鉴,为此,特推荐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阅读这部史书。本刊经苏老同意,选载该书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节概要地叙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艰苦探索的历程,从中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党的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决策的理解,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市场化的道路,为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祖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简介:在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历来是各种经济监督手段中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此,会计监督问题自然也就成为我国会计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人们对会计监督有了新的认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不但不能弱化,而且必须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借助核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和控制,以达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整个经济监督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基础地位。会计监督是一切经济监督的基础
简介: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是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决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突出了整体改革、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新形势下,基层审计工作尤其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审计过程的效率。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管理局面并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大数据审计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大数据审计已被基层审计机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随着“金审工程”的出台,大数据审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多年来,这一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数据的获取量也大幅增加,既使审计对“大数据”的监督管理变得可行,又为推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审计“全覆盖”提供了前提。随着大数据审计的普及,在基层实践过程中一些棘手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本文就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