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糖尿病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及心理状况变化等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焦虑抑郁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并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7例,分别随机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术31例(A组),BillrothⅡ式吻合术36例(B组),观察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的血糖情况。结果A组血糖在术后3月及6月血糖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BillrothⅡ吻合术可有效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且能够短时间内使血糖达标,降低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社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社区医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BG、PBG、HbAlc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HbAlc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医院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血糖水平得以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达美康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达美康缓释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0天,对比分析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经治疗60天后FBG、2h-PG、GhbA1c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FBG、2h-PG、GhbA1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出现低血糖人次显著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使用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8(SDS)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分别为96.0%和84.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以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对其急诊治疗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48例2013年6月1日~2015年6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给予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常规的降血糖治疗以及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24例)在对照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下降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相关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共23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综合治疗有效率高达95.83%;而对照组仅有1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仅为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另外,在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等方面的比较上,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在采用常规降血糖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也能明显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来得时结合瑞格列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口服瑞格列耐,并在晚餐后采用来得时行皮下注射,当治疗12周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空腹血糖(FPG)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2周后,所选取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及空腹血糖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下降(P<0.05)。且存在较低的低血糖发生率。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采用来得时结合瑞格列耐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探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也相对较高,数据组间差异P<0.05,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预后,优化患者治疗的整体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文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医院分泌科住院的患者,这些临床患者中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临床患者的数量为554例,对诊断的年龄不大于40岁的为早发组共112例,诊断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为晚发组共442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发资料,确定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病发的导致危险特性的原因。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比较得出,早发组的男性、吸烟、家族的糖尿病史相对较高,并且患病年龄以及检查出患病的年龄较低,患者不容易引发高血压、大血管病等病变症状。并且通过资料还能够发掘出早发组糖尿病家族史患糖尿病多数是受到家族母亲的影响;高血压、吸烟等是导致早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中的糖、脂等代谢紊乱,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患者受母亲患有糖尿病而引发病状的占据着大多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指测血糖进行监测后治疗,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各项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血糖达到正常值的时间范围,住院费用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监测出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后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简介: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例,并选取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前者设定为研究组,后者设定为常规组,并对其进行实验室评价与超声检查等,探究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HbAlc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前者的检测数值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患者心功能程度越重时,其HbAlc水平就越高。结论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与HbAlc水平联系紧密,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时,HbAlc水平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