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同市地区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02例,每例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1份。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1~3型,流感病毒(IFV)甲乙型,腺病毒(ADV)。结果1802例病人采集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70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阳性率39.0%(703/1802)。其中10例检出2种病毒,0例检出3种病毒,混合感染率为0.55%(10/1802)。各种病毒中,IFV检出率最高占23.1%(416/1802),其次是RSV(12.4%),PIV(2.8%)、ADV(1.3%)IFV中以甲型IFV为主(占67.3),PIV中以PIV1型为主(占47.1)。结论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大同市一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是IFV,RSV,PIV,ADV。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之后咳嗽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治疗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之后咳嗽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2组,每组20人,分别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只采用西医治疗,对于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之后咳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吡肟对呼吸道感染,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月应用头孢吡肟治疗呼吸道感染病人 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头孢吡肟,每次 2g,溶于生理盐水 100ml中, 50min静脉点滴,每 12h一次,每天两次,疗程 7~ 14d不等。结果:治愈率 58.33%( 35/60);显效率 21.67%( 13/60);有效率 15%( 9/60);无效占 5%( 3/60),即总有效率 95%( 57/60)。 7种病原菌清除率为 87.5%( 49/56),不良反应率为 5%( 3/60)。结论:头孢吡肟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治疗中重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与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66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按照麻醉与镇痛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n=33)与对照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n=33)。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下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获得较单纯全麻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更为理想的效果,可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抽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将这3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1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经过痰培养操作后,有311株菌株被分离出来。其中,经过鉴定后发展,有格兰阴性菌166株,格兰阳性菌112株,真菌35株。格兰阴性菌和格兰阳性菌是呼吸内科感染致病的主要微生物。并且,实验组在激素使用、呼吸机使用、多人病房和单人病房等方面的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布为格兰阴性杆菌,它所对应的耐药性较强。而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则需要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将将其耐药菌的检测工作和预防控制工作进行加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成人呼吸衰竭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5例呼吸衰竭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患者药敏分析实验,探究下呼吸道细菌和耐药性特点。结果在检测出的119株菌株当中,有82.35%为革兰阴性杆菌,有16.81%为革兰阳性球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7%;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耐药率为100%。结论成人呼吸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多发病,存在多种致病菌,因此需要全面研究和分析病菌感染流行动态,并且分析病原菌,引发呼吸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并且出现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所以在给予患者治疗时按照病原菌耐药性特点,药敏试验以及耐药性特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起到参考性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确诊收治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共计106名,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人数相同、性别相似、病情状况相仿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共计106人,且实验得到监护人的同意下,对照组53名患者予以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性治疗,包括抗炎治疗、稳定血压、维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度平衡;观察组53人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对比记录两组人员治疗效果和各项功能状况.结果:对比两组人员治愈率和综合健康状况,对照组的治愈率71.70%,观察组则在98.11%%,两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创伤小,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有利于保证患者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与提倡.
简介:摘要探究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以此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分离出的病原菌共计102株,包括革兰阴性菌69株、革兰阳性菌26株及真菌7株,构成比分别为67.65%、25.49%、6.86%。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大肠埃希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22株,构成比分别为17.65%、12.75%、17.65%、21.57%。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对他唑巴坦、舒巴坦、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比较敏感,对头孢噻吩的耐药性较低。讨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监测,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呼吸道感染采用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呼吸频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呼吸频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头孢拉定,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0例,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4.93%vs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呼吸道感染具有理想效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就诊的0~6岁儿童肺炎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呼吸道病原体在0~6岁儿童肺炎中分布情况,探讨呼吸道九联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90例临床已确诊为肺炎的0~6岁儿童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定嗜肺军团1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共九种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490例0~6岁儿童患者中,总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为38.2%,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23.9%),不同年龄段患儿感染的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病原体分布均不同。结论呼吸道九联检可明确引起0~6岁儿童肺炎的病原体,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 2017年 1月 --9月收治的 11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 n=55)采用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参照组( n=55)采用利巴韦林治疗 ,较比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病情好转时间。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8.18%>87.27%),实验组发热、鼻塞流涕、咽部充血各症状的消退时间均显著快于参照组,组间比较 P<0.05。 结论:应用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获得理想效果,可促使患儿症状快速消退,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雾化治疗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6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行雾化治疗患儿的临床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