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临床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当中,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其自我接纳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抑郁患者开展相关分析,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及认知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式干预,认知组患者则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自我接纳情况以及干预之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认知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自我接纳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且焦虑与抑郁情况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患者临床干预方案中,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不断提高其自我接纳功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 自我接纳 行为 干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烟酸皮肤潮红反应敏感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抑郁患者40例(抑郁组),以及与抑郁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2名(对照组)。收集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所有被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PeriFlux 5000对被试者进行8个浓度(10-5 mol/L、10-4 mol/L、10-3.5 mol/L、10-3 mol/L、10-2.5 mol/L、10-2 mol/L、10-1.5 mol/L、10-1 mol/L)梯度的前臂烟酸皮肤潮红反应测试,计算血流量值和皮肤最大反应血流量(maximal blood flow,MBF)值以及半数效应浓度对数值LogEC50。采用重复测量多重比较与简单效应分析2组8个浓度梯度的血流量值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MBF值、LogEC50。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LogEC50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烟酸皮肤潮红反应中,当烟酸溶液浓度为10-3.5 mol/L、10-3 mol/L时,对照组血流量值高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490、-4.626, 均P<0.01)。对照组LogEC50值(-3.513±0.848)低于抑郁组(-2.776±0.568),2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196, P<0.0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词汇学习(t=-2.127, P=0.037)、编码测试(t=-3.226, P=0.002)、词汇回忆(t=-3.697, P<0.01)、故事回忆(t=-2.687, P=0.009)、图形回忆(t=-2.660, P=0.010)测试得分较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LogEC50与RBANS子测试中词汇回忆(r=-0.407,P=0.032)、故事回忆(r=-0.376,P=0.049)与图形回忆(r=-0.455,P=0.015)评分呈负相关;MBF值与图形临摹(r=0.428,P=0.023)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抑郁患者的烟酸敏感度及认知功能均较对照者低,且认知功能降低可能与烟酸皮肤潮红反应中磷脂酶A2的信号通路紊乱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 烟酸皮肤潮红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疗法对抑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了30名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等概率地划分为两个小组。两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模式,对比相关结果。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抑郁认知功能采取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疗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夏鸥共,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疗法 抑郁症认知功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结合抗抑郁药方案在抑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开始时间为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0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0例抑郁患者,以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纯抗抑郁药物方案,观察组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方案,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HAMD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开展。

  • 标签: 认知疗法 抗抑郁药 抑郁症
  • 简介:摘要重度抑郁(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可引起情绪低落及认知功能受损等症状,抗抑郁治疗前后存在大脑功能和结构的不同改变。MRI有助于进一步确定MDD相关症状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发现未治疗MDD患者前额叶、扣带回、楔前叶及海马等脑区的神经活动减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CEN)及显著性网络(salience network,SN)功能连接增强,灰质体积减小、白质结构损伤,抗抑郁药物治疗后部分脑区神经活动增加,脑网络功能连接及灰、白质结构正常化。本文综述MDD治疗前后的MRI脑功能及结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抗抑郁药物疗效评估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重度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脑功能 机制 抗抑郁药物治疗 影像标志物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针灸在治疗抑郁的过程中能够影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神经肽(NPY)、信号转导通、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等因素,调节该因素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抗抑郁治疗效果。笔者通过综述,以加深对针灸治疗抑郁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为针灸治疗抑郁的临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抑郁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针灸 抑郁症 针灸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现如今的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导致近些年,我国抑郁这一心理病症发病率不断增加,让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基于此,我国的医学专家对抑郁这一病症十分关心。本篇文章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对抑郁主要的发病原因进行阐述,并且提出如何对该种病症进行治疗。希望本次研究能让我国中医药治疗抑郁的方式方法有所突破,进一步提高我国治疗抑郁的医疗实力,促进临床治疗抑郁发展。

  • 标签: 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 综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在女性产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类精神疾病就是产后抑郁,导致该病的原因是由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造成的,复杂的致病原因给该病带来了较大的治疗难度。近年来通过中医治疗手段进行抑郁治疗治疗效果已经出现成效,并且还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优点。提高了女性在生产之后的心理健康以及为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以及中医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治理教方法现状,期望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加高效且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产后抑郁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抑郁的病理基础为内在动力不足,表现精神运动性迟缓,是发病率较高的心境障碍综合征。近年来,在生活压力增加、工作节奏加快等因素影响下,抑郁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抑郁在中医学中属于“郁”范畴,病因复杂且病程长,需要进行中医特色治疗。丹栀逍遥散是应用率较高的中药方剂,其作用为理气健脾和清热疏肝等,被认为是现阶段抑郁的较理想中药方。本研究全面剖析丹栀逍遥散对于抑郁治疗进展,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 标签: 丹栀逍遥散 抑郁症 临床表现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抑郁目前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抑郁患者的增多,在为抑郁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上,除了西药治疗外,中药制剂在该领域也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参葛补肾胶囊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在抑郁领域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为此,本文在研究中针对参葛补肾胶囊治疗抑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希望为临床中医师更合理使用参葛补肾胶囊为抑郁患者治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分享和借鉴。

  • 标签: 参葛补肾胶囊 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诊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疾病的病程和症状的发展变化;病史,尤其是以前有无躁狂症状,类似发作的治疗和效果情况;个人心理特点(心理发育,对环境变化、重大生活事件的反应);社交、工作和家庭情况;详尽的躯体、精神和辅助检查,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 标签: 抑郁症 药物治疗 精神病 抗抑郁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行叙事护理的作用。方法:采集本院2022.1.1-2023.12.31期间6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随机数表下纳入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分别行常规护理、叙事护理;比较2组焦虑(SAS)、抑郁(SDS)、心理健康(MSSMH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MSSMH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行叙事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可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青少年抑郁症 焦虑 抑郁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对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抑郁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通过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通过药物氟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缓解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对第1周与第8周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得知,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18%、8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此外,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临床效果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   [摘 要 ] 目的: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0年 1月 -2011年 1月我院的 80例抑郁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共 40例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 40例患者接受氟西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 结果:第一周和第八周,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 3%和 70%,对照组是 18%和 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抑郁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见效快、有效率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临床效果 抑郁 认知功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