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烧创伤、休克、感染等引发的危重症之一。脓毒症患者在各种病理生理机制下容易出现血管通透增高,导致组织液体积聚,血管内液体不足,引起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因素、介质参与调控脓毒症血管通透,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脓毒症的靶点。本文就近年研究脓毒症中血管通透性相关的分子中意义较大的一些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磷酸鞘氨醇、肝素结合蛋白、Slit2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毛细血管通透性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IBD患者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还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及生物活性物质。肠道巨噬细胞能够介导炎症反应,其过度活化会引起炎症反应的调控失衡,使生理性炎症反应转变为病理性的肠道损伤,参与IBD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对肠道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IB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巨噬细胞,肠道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肠道稳态
  • 简介:摘要调节T细胞(Treg)是机体维持免疫耐受不可或缺的T细胞亚群。Treg数量和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稳态产生破坏。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干扰素调节因子(IRF)4等转录因子在T细胞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NFAT、BLIMP-1、IRF4对Treg的发育和功能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拟就NFAT、BLIMP-1、IRF4对Treg的调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活化T细胞核因子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干扰素调节因子4
  • 简介:摘要:细胞生长因子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细胞增殖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细胞生长因子与细胞增殖之间的相关,并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包括促进、抑制或调节。这种调控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如细胞周期、凋亡、细胞信号传导等。此外,细胞生长因子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癌症和炎症性疾病。因此,深入研究细胞生长因子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疾病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细胞生长因子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细胞增殖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细胞生长因子与细胞增殖之间的相关,并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包括促进、抑制或调节。这种调控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如细胞周期、凋亡、细胞信号传导等。此外,细胞生长因子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癌症和炎症性疾病。因此,深入研究细胞生长因子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疾病发病机制以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疾病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正处在最紧张的关键阶段,医院的任务是一手抓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一手抓有序开展医疗工作。近日各地眼科正在陆续全面开诊手术,这就要求必须精准阻断疫情传播,避免在眼科出现二次病毒传播和医护人员在院交叉感染。我们进行了多方位的疫情防控管理探索,尤其是高度重视对患者和医护等人员个人的防护,取得了初步效果。主要做法包括一方面通过增加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血液学指标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标准化核酸检测作为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以尽可能避免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为返岗员工进行疫情筛查,有利于医院确保眼科诊疗活动的安全及质量,减轻医务人员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并为其他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感染 疫情防控 RNA测定 眼科
  • 简介:输血传播性疾病中,HBV、HCV、HIV是对输血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病毒,HBV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高达10.3%,因此,严重威胁我国的输血安全。HCV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为1.0%-3.1%,由于技术原因,对供血者还存在一定的漏检率,致使70%输血传播性肝炎是由HCV引起。

  • 标签: 核酸扩增技术 血液屏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的准确 。 方法: 选择 2016 年 -2020 年我中心 HIV-1 确证的 120 例 HIV 感染患者资料进行评价, 120 例患者分别接受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分析检测情况。 结果 : 核酸检测( 96.30% 、 79.49% )的 HIV 感染的 早期符合率高于抗体检测( 86.42% ),而晚期符合率低于抗体检测( 94.87% ),且数据均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HIV 感染诊断中,核酸检测更适用于早期感染患者,抗体检测更适用于晚期感染患者,为保证检测准确,可联合两种 检测方法进行确证检测 。

  • 标签: HIV 感染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准确性
  • 简介: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大量沉积的病理过程。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细胞因子网络,共同调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抗肝纤维化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调控HSC活化增殖或促其凋亡、抑制胶原合成或促其降解、细胞因子治疗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反义核酸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并极富应用前景的基因控制技术。它是利用DNA或RNA分子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原则与目的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通过各种机制使其降解或抑制其编码蛋白的翻译,从而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主要包括反义寡核苷酸技术、RNA干扰技术和三股螺旋结构寡核苷酸技术。本文综述了应用反义核酸技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 标签: 反义核酸技术 肝纤维化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医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医院在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行中,信息网络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重视和加强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医院信息网络 安全性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抗组胺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抗组胺药方式治疗有着极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且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较好,值得被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抗组胺药 慢性荨麻疹
  • 简介: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bayesiannetwork,DBN)是一种基于时序表达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的DBN方法因计算时间太长,结构不稳定,准确度低,对有效有很大影响。根据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度量可分解性质,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分为初始网络与转移网络分别进行结构寻优,在寻优时将基于静态贝叶斯网络的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与贪婪搜索算法相结合,移植入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从时序数据中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克服了贝叶斯网络不能描述循环调控的缺陷,也从规模上简化了网络构建问题。通过与相关实验文献的对照,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网络学习时间明显缩短,网络结构更加稳定。

  • 标签: 时序表达数据 动态贝叶斯网络 度量可分解 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 贪婪搜索算法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种涉及眼表、泪腺及睑板腺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并趋向于年轻化。干眼的主要特征是泪膜不稳定和泪液高渗透压导致的眼表炎症,并且炎症与眼表的损害互为因果可形成恶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发挥着关键作用。调节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的T细胞亚群,与干眼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用于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1(Th1)/Th17从而抑制干眼的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干眼中Treg的数量或功能存在缺陷,并且与年龄、性别等干眼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此外,通过增加Treg的数量或促进其分化减轻干眼炎症反应为干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主要就Treg与干眼的相关及其在干眼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免疫 干眼 炎症/免疫 免疫调控
  • 简介:摘要干细胞可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增殖并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是胚胎发育以及组织器官生成、更新、修复和生理调节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种子细胞"。MYC作为多能转录因子直接调控干细胞中数千个活跃转录基因的表达,调节RNA聚合酶从启动子近端暂停中释放、促进转录延伸从而增强靶基因转录,并与多种表观遗传调控分子相互作用重塑染色质动态结构,广泛参与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多能维持。MYC还可诱导体细胞重编程并与肿瘤干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探讨MYC诱导和维持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分子机制,促进干细胞休眠、再激活、扩增和诱导分化的临床转化研究,可为再生医学、疾病建模和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自我更新 多能性
  • 简介:摘要神经调控是利用植入或非植入技术,通过物理性(光、电、磁、超声)或化学(药物)手段,对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进行可逆调控,引起神经元或神经信号兴奋、抑制或调节作用。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慢性疼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脊柱源疼痛作为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一大类疾病总称,本文拟就神经调控技术在脊柱源疼痛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疼痛科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脊柱疾病 疼痛 神经调控技术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是一种伴有脂质代谢紊乱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核受体对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深入了解非酒精脂肪肝病的病理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后密切接触者(密接)的感染率,评估动态核酸检测结果在判断新冠病毒感染者传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选择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前有核酸阴性结果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的密接以及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进行持续隔离医学观察,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发病风险。结果共纳入宁波市2起本土疫情的8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均为确诊病例。追踪调查了5 609名密接,密接的总感染率为0.20%。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的密接无感染,末次核酸阴性后的密接感染率为1.33%,且均为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生活者。感染者涉及的所有次密接均未感染。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无传染,末次核酸阴性后开始具有传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传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与常规痰培养检测法的结果比较。方法:对8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病原菌核酸检测及痰培养检测,评价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结果: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14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出12例(阳性符合率85.7%);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13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出10例(阳性符合率 76.9%);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10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出8例(阳性符合率80.0%)。痰培养结果阳性共计46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阳性共计30例,(总阳性符合率65.2%)。结论:两种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中具有一致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核酸检测 痰培养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骶髓炎所致神经源膀胱临床罕见,本院收治1例,男性,年龄86岁,以带状疱疹感染后排尿困难、排便功能异常6个月就诊,行骶神经调控手术。永久刺激器植入术后随诊3个月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及粪失禁症状消失,恢复控尿功能。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骶神经调控 骶髓炎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