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三维仿真建模技术于术前对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肠管、肿瘤、关键血管等解剖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分类及测量,评估所得数据及信息对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吻合口张力预判、重要血管变异类型、解剖标志定位等的准确性,以及对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2.72±15.21)岁。以患者术前是否进行三维仿真重建进行分组,将术前行腹盆腔增强CT并进一步进行三维重建的患者作为重建组(n=24),将术前只常规进行腹盆腔增强C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6)。对于重建组患者术前利用Mimics软件对患者CT影像资料进行三维仿真建模,针对模型进行术区结直肠及肿瘤长度、盆腔壁刚性结构相关长度、肠系膜下动脉(IMA)距左右髂总动脉分叉点长度、IMA变异类型及占比、左结肠动脉(LCA)距IMA起始部长度、LCA与IMV距离等关键数据进行测量,并与术中所得实际数据进行一致性相关系数(CCC)分析,评估三维仿真建模技术对于手术指导的准确性。采用MedCalc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建组模型各径线数据(肠道、盆腔、血管)与术中对应结构测量值,经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价均大于0.9。预测游离结肠脾曲1例,实际游离结肠脾曲1例,预测准确率100%。重建组IMA变异共分为4型,均经手术验证。重建组手术时间(P=0.011)及各血管定位时间(IMA,P=0.043;LCA,P=0.007;IMV,P=0.034)均较对照组缩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17)。结论术前应用三维仿真建模技术有助于术者准确预判术中吻合口张力、IMA变异类型及其相关径线长度,据此可于术前制定精准手术方案指导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超声数据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建模打印胎儿心脏三种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在不同胎儿心血管结构展示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医学科进行胎儿心脏检查的胎儿93例,其中心脏正常83例,心脏畸形10例。利用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采集胎儿超声心动图容积数据。采用血流建模、血池建模和空腔建模三种方法对93例胎儿心脏进行3D建模,利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模型。比较3D数字模型及打印模型上的测值和相对应的在胎儿超声心动图图像上的测值,评估三种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多普勒血流图像数据建模的胎儿心脏血流模型真实呈现了细小血管的畸形及走向;利用血池建模3D打印模型可直观呈现出心脏及大血管的畸形结构;空腔建模3D打印模型可准确呈现瓣膜及结构缺损部位。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不论是正常还是心脏畸形胎儿相关指标超声测值与数字建模和3D打印模型测值一致性良好,其中正常胎儿心脏左室和右室长径的超声图像测值[(15.3±1.9) mm,(13.2±1.9)mm]与其空腔建模的数字模型[(15.1±1.9) mm,(12.9±1.9)mm]和3D打印模型[(15.1±1.9)mm,(13.0±1.9)mm]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内和操作者间一致性良好。结论血流建模、血池建模和空腔建模三种方法在不同种类胎儿心脏畸形结构展示方面各有优势,应从中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进行3D建模打印,弥补单一建模方式的局限性。三种建模方法所得数字模型与3D打印模型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测值一致性及重复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