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汉画中表现神话内容的画像是研究古代神话尤其是汉代神话的珍贵图像资料,缘于其能够被视觉所感知的艺术形象和画面构图的美术形式的特点,学术界亦将其称为“神画”。“神画”相比神话文字材料具有更加直观、真实、原始等特性。《汉墓神画研究》一书从艺术、宗教、神话、考古、民俗等方面对汉墓神画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并从理论的层面上探讨了汉墓神画所蕴含的神话美学价值和神话艺术精神,显示出了作者所具有的严谨求真的学风和比较扎实的学术功底。然而,该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汉画中常见的“穿璧纹”装饰图案是由“龙璧”画像演变而来,是龙璧画像的图案化和抽象化的观点,就值得进一步商榷。
简介:洛阳北魏时期的世俗石刻线画艺术,作为陵墓装饰雕塑艺术的一种形态,多见于此期墓葬中的石棺、石棺床、石室、石墓门及墓志之上,自明末清初以来,已发现多件。其中著名的有宁懋石室(孝昌三年,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孝子画像石棺(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元融石棺、元谧石棺、秦洪石棺、元文石棺、王悦石棺、升仙画像石棺、元日韦石棺(武泰元年三月十六日)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石棺床、石墓门(楣、框、扉)、石碑座等。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遗存数量较为丰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本文试图对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它在中国造型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简介:苏曼殊,1884年10月生于日本横滨,祖籍广东珠海。名戬,号子谷,小字三郎,别号元瑛、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其父苏杰生,“广州生,商于日本”,娶河合仙为妾。苏曼殊为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子所生,由河合仙抚养,6岁时始被单独领回苏家。“广中重宗法,族人以子谷为异类,群摈斥之”。苏曼殊一人独处,性情越来越孤僻,形成了对痛苦羞辱的病态敏感和从不倾诉痛苦的封闭心理。12岁时,苏曼殊“贫困为沙门”,不久因偷食鸽子被逐出寺院。后又两入佛门,但终多情于尘世。他的绝代才情和个人风采永久地留给了后人。在横滨大同学校读书期间,苏曼殊成为民主革命派成员。当时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苏曼殊深深关怀国家危亡,时时吟诵“风萧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