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题材上说,徐则臣的写作有京漂、故乡、谜团三个创作谱系,这已经是评论界的共识。其中的“谜团”谱系,采取的写作策略是抛开生活经验而对抽象的人性存在进行“正面强攻”,完全可以看做他为了实现前二者的技艺精进而进行的想象操练。从目前的情况看,文学界和评论界对徐则臣的认可,主要是因为他的“京漂”系列。一是因为这是一个更容易惹人注目的现实题材,二是因为此类的写作非常少。此前有邱华栋的“城市马群”系列,有王刚的《月亮背面》。然而,“拉斯蒂涅”式的精神狂徒所折射的问题都有时宜事宜的局限。而徐则臣从京漂的角度切入,让他的冷静笔法和现实关怀,尤其是他对漂泊者精神心理的把握和拿捏,引起广泛的共鸣,又让人看到其深化的潜力和拓展的空间。实际上,徐则臣的故乡系列也具有相当的实力。无论生活的截取还是艺术的把握,都足以构成他在当下文学版图中行走的另外一条腿。二者的扎实和挺拔难分伯仲,只是因为故乡题材的滥熟而在评价上被打了折扣。
简介:我六岁习字,家父作班禅额尔德尼九世活佛造像,命我题字,并悬诸室中。一日,越中大书画家徐生翁先生过访,见造像题字注视良久,后问我父亲题字为何人所书?答曰:"小犬所涂。"先生喜悦赞许,说此儿之字出诸自然,具天真稚朴之气,嘱我父善加诱导,以求进步。抗日战争初期,我离开绍兴,万里寻父于广洲湾(今湛江市),先生则在绍兴,天各一方。但父亲不时的向我讲述生翁先生的人品艺品,令我敬仰不已。由于小时先生对我的嘉勉和启导,故我在家破人亡的遭遇下,仍不废书画练习。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我从湛江返回绍兴,并携劫后余物——两幅先生早年书画作品拜访先生,不意先生阅后自
简介:奥地利女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可以说是一夜成名,天下皆知。她于10月7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之前,她除了在德语国家名气很大且是毁誉参半之外,在世界其他地方知名度并不高。因而在她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搜寻遍了整个网络世界,却难觅耶氏的作品。我国大陆更是从未介绍过她的作品。译者是搞英美文学的,而耶氏是德语作家。本不该也不想凑耶氏的热闹,但是在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英国的《卫报》上看到了耶氏作品的片段,便想先翻译过来,让中文读者先睹为快。虽然难窥全豹,但至少可见一斑。作品中的象征、想像非常多,从德文译成英文,已经很难保持原作的神韵,而再转译成汉语,不知道要偏离原作有多远了。所以译者特别声明:拙译仅供暂时欣赏之用。我们期盼早日读到从德文直接翻译的原汁原味的耶利内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