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反复穿刺,减轻慢性心衰患者的痛苦;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护PICC管能正确有效的使用;观察穿刺点与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中长期输液;结论PICC置管期间病人的配合和护理,对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同时显著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达与进步,使得许多疑难病症者得到救治,但是医学总是处在不断的进步之中,在发展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人工髓核的置换手术,术后很可能会出现椎间隙感染、假体脱出、假体移位和腰部疼痛等并发症。已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人工髓核置换术在治疗早期的总体疗效是比较好的,但是中晚期并发症却是让人不容乐观,因此应该谨慎的开展。因此,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必须做好手术的预防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和纠正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探讨分析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各种方法及效果,对于不同大小、形态的息肉,采用单一和联合的内镜治疗。并对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并发症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考虑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多个方面指标。术前评价着重于患者理解程度、焦虑水平和身体状况。术中关注生命体征稳定性、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评估患者康复速度、生活质量改善和并发症情况。综合这些指标可客观反映护理效果,通过数据变化评估干预有效性,调整护理计划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心血管动脉弹性功能,为早期预警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广州市12区(市)20~59周岁非体力劳动者,分为男子甲组(20~39岁),男子乙组(40~59岁),女子甲组(20~39岁),女子乙组(40~59岁)4个组别。采用日本欧姆龙BP-203RPEⅢ动脉硬化检测仪,对受试人群进行安静状态下的动脉硬化参数检测。结果(1)男、女性单次高血压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性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趋势基本一致。(2)动脉稍硬率、动脉硬化率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其中男性动脉硬化率(动脉稍硬率及动脉硬化率相加)甲乙两组均超过30%,乙组达到45%;女性甲组27%,乙组42%;而下肢动脉堵塞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均有下降趋势。(3)收缩压、舒张压、右baPWV、左baPWV、右ABI、左ABI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甲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趋势一致。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血压检出率及动脉硬化检出率随之增加,心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医学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以期达到减少患者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患者根据循证医学理论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循证组和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得分。结果应用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循证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89.28±9.29、90.38±9.46、91.54±9.23、88.14±9.19、90.74±9.41、89.24±9.4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77.15±8.12、78.13±8.72、78.82±8.17、79.19±8.41、80.26±8.22、78.23±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0、11.661、12.638、8.799、10.273、10.752,P=0.000,循证组患者总满意度(95.33%)明显高于常规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44)。结论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PBL)与案例式学习(CBL)联合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遴选120例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生参与(研究时间范围:2023年1月~2024年1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前后理论考试成绩以及临床技能成绩,并对比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教学前,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成绩评分对比:P>0.05;教学后,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技能应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延缓运动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病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但未发生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8指数(PDQ-8 SI)>18.59。基线时,采集人口学特征、PD病史,左旋多巴用量(LD)、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完成PDQ-8、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和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的评估,评价PD患者运动并发症发生风险,依次分为症状波动和异动症高、中、低危组,分层制定用药方案。在随访6、12个月时复测上述指标;在随访3、9个月时记录用药信息、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完成PDQ-8评估。结果251例PD患者完成1年随访,男135例,女116例。基线时,年龄[M(Q1,Q3)]为66(60,71)岁,PDQ-8 SI[M(Q1,Q3)]为31.2(21.9,40.6)分。15.9%(40/251)患者处于症状波动高危,7.2%(18/251)处于异动症高危;不同风险组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程、UPDRS-Ⅱ和Ⅲ评分、H&Y分级、PDQ-8 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时,总人群PDQ-8 SI为12.5(9.4,18.8)分,ΔPDQ-8 SI为-15.6(-21.9,-9.4)分,ΔUPDRS-Ⅲ为-9(-16,-4)分,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波动高危组ΔUPDRS-Ⅱ与症状波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动症高危组ΔPSQⅠ、ΔLD和ΔLED与异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症状波动发生率为9.56%(24/251),异动症发生率为5.97%(15/251)。结论PD运动并发症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提高PD患者生活质量、兼顾改善运动症状和延缓运动并发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