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天然岫岩玉和人工合成含镧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制备粒径小于2μm的镧/蛇纹石复合粉体,分析该复合粉体的热力学及结构稳定性,评价其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探索其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镧的加入能降低蛇纹石微粉的热力学及结构稳定性,使蛇纹石的羟基脱除速率更快、反应更彻底。复合微粉较单一的蛇纹石微粉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在CD15w/40柴油机润滑油中添加0.5%的镧/蛇纹石复合微粉时,摩擦因数和盘片磨损体积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34.2%和68.8%;磨损表面致密光滑,复合粉体颗粒直接参与摩擦界面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诱发形成富含Si-O结构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与有机残留物产生正协同作用,提高摩擦副的磨损抗力及润滑性能,显著降低摩擦磨损。

  • 标签: 稀土 蛇纹石 热力学 磨擦磨损 机理
  • 简介:以Mo、Nb、Si、Al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名义成分分别为(Mo0.97Nb0.03)(Si0.97Al0.03)2、(Mo0.94Nb0.06)(Si0.97Al0.03)2、(Mo0.91Nb0.09)(Si0.97Al0.03)2与(Mo0.88Nb0.12)(Si0.97Al0.03)2等4种不同化含量的合金,研究其燃烧合成行为,分析燃烧合成过程中粉末压坯的燃烧模式、燃烧温度、燃烧波前沿蔓延速率以及产物组成。结果表明:随Nb含量增加,燃烧合成反应模式由螺旋燃烧逐渐转变为稳态燃烧。添加Nb、Al后,合金的最高燃烧温度升高,并随Nb含量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Mo0.91Nb0.09)(Si0.97Al0.03)2的燃烧温度最高,达到1924K,但燃烧波蔓延速率随Nb含量增加而逐渐降低。XRD结果表明:(Mo0.97Nb0.03)(Si0.97Al0.03)2合金主要由MoSi2构成,含有少量Mo(SiAl)2和Mo5Si3;(Mo0.94Nb0.06)(Si0.97Al0.03)2中开始出现NbSi2相,(Mo0.91Nb0.09)(Si0.97Al0.03)2和(Mo0.88Nb0.12)(Si0.97Al0.03)2合金中Mo5Si3的衍射峰强度进一步降低,而NbSi2的衍射峰略有增强,因而添加Nb有利于形成C40结构的NbSi2,同时抑制Mo5Si3的产生。SEM观察表明合金为多孔结构。

  • 标签: 金属间化合物 二硅化钼 合金化 燃烧合成 组织结构
  • 简介: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对炭/炭复合材料分别在氮气和空气中模拟正常着陆能量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氮气中,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较高,达到0.32~0.4,磨损率较低,质量磨损率为18mg/次,线性磨损率为1.4μm/次;在空气中,材料的摩擦因数较低,为0.2~0.3,但磨损率较高,质量磨损率为48mg/次,线性磨损率为3.8μm/次。磨损表面及磨屑的SEM形貌表明:在空气中,材料摩擦表面易形成炭纤维、基体炭相互脱离的磨屑,其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在氮气中,则有纤维与基体炭连接良好、大尺寸的磨屑出现,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氮气 摩擦磨损
  • 简介:基于轻质、高强和耐磨等诸多优势,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已成为集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材料。本文采用粉末冶金及轧制方法,制备出厚度3.5mm、碳化硼质量分数为33%的B4C/Al复合材料板材,并对其疲劳性能和断裂机制进行分析。在1×107循环次数下,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板材的疲劳强度达到110MPa。采用SEM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B4C/Al复合材料疲劳断口可清楚的看到裂纹的萌生、扩展和失稳断裂的典型特征,但存在多种形式的疲劳启裂源。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取决于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半径和B4C颗粒的间距大小,当增强颗粒的间距小于塑性区半径时,裂纹主要沿着颗粒的连接界面或断裂的碳化硼颗粒扩展,当增强颗粒的间距大于塑性区半径时,有利于裂纹尖端钝化,减缓裂纹的扩展和方向改变。

  • 标签: 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 疲劳性能 断裂机制 疲劳断口
  • 简介:近日,无锡大明与国内一知名的化工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将为其30余个化学品罐提供全套的材料配供服务,加工工艺涉及到开平、扁钢、切割、卷圆等多道工序。

  • 标签: 化工企业 化学品 服务 材料 无锡 客户
  • 简介:以干勇为组长的国家863计划“十五”重点课题——“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及监测系统”.于2005年10月19日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该课题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针对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开发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工作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宝钢课题组共同承担。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行10位专家在宝钢2050生产线热轧生产现场检查了课题组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生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在线应用情况。专家组对有关理论和现场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 标签: 组织性能预报 热轧过程 监测系统 钢铁材料 连铸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简介:苏泊尔近日称,在2011年12月21日新的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颁布实施之后,公司生产的不锈钢锅具等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的主体部分,均严格按该标准选用了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2007))的不锈钢材料,并且按标准在不锈钢制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注了不锈钢种类和牌号,

  • 标签: 不锈钢制品 国家标准 主体材料 新国标 食品安全 强制性标准
  • 简介:以短炭纤维为增强体,采用浸渍模压炭化增密工艺制备C/C多孔体,结合反应熔渗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该材料及其断口显微形貌;研究纤维分散性对C/C多孔体孔隙和C/C-SiC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炭纤维制备的C/C多孔体中纤维分布更均匀,没有因纤维束搭桥而产生大孔隙等缺陷;分散纤维增强的C/C-SiC复合材料在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均有较好的压缩性能,其压缩强度分别为100.6MPa和76.2MPa。

  • 标签: C C-SiC复合材料 C C多孔体 压缩性能
  • 简介:采用真空无压熔渗工艺制备炭纤维整体织物炭/炭-铜(C/C—Cu)复合材料,在改装的QDM150型干式摩擦性能试验机上进行载流条件下的干滑动模拟实验,研究电流及紫铜对偶盘转速对C/C—Cu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电流增大而减小,质量磨损率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接触表面的化学反应使得正极的磨损大于负极;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着转速增大而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发现正极生成的磨屑主要以片状剥落层的形式存在,而负极的磨屑细小松散,呈等轴状。

  • 标签: C/C—Cu复合材料 电流强度 摩擦磨损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快速热压法制备B4C/Al中子吸收材料,对其进行T6态热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密度、硬度与抗弯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弯曲断口形貌的观察与分析,研究成形压力、热压压力与温度以及B4C颗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4C/Al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为Al和B4C;B4C颗粒均匀地镶嵌在基体中,颗粒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密度随压制压力增加而增大,随B4C含量增加而降低,在热压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铝合金液充分填充压坯孔隙从而实现高致密。当B4C的质量分数为30%时,在150MPa预成形压力下压制、530℃/10MPa条件下热压后所得B4C/Al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87%,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经T6态热处理后,硬度HB和抗弯强度均提高,分别达到123.49和394.117MPa,断裂方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 标签: 快速热压 B4C/Al T6态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 简介:采用编织-粉料铺填法制备Cf/ZrB2预制体,经过“浸渍-炭化”制得C/C-ZrB2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ZrB2颗粒由树脂炭包裹,在C/C-ZrB2复合材料内部均匀分布。材料的氧化质量损失率随氧化时间延长呈线性增长,在1100℃温度下氧化10min和60min后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67%和20.47%。该材料的抗弯强度为81.1MPa,氧化10min后抗弯强度仍保持在氧化前的80%,氧化前后均呈假塑性断裂模式。ZrB2粉体的加入可显著改善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等离子烧蚀120s后,其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为0.30mg/s和8.75μm/s。玻璃态ZrO2的阻氧作用以及B2O3的挥发吸热是复合材料主要的抗烧蚀机理。

  • 标签: C/C-ZrB2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抗弯强度 等离子烧蚀
  • 简介:2012年8月10日,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硅高科”)承担建设的“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河南省发改委进行的验收。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情况汇报后,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经过现场质询和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已按要求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整体目标,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标签: 材料制备技术 工程技术 多晶硅 实验室 中国 国家发改委
  • 简介:以Fe、Al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通过偏扩散/反应合成—烧结,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根据烧结前后多孔试样的质量变化,并结合XRD、SEM、EDS等测试手段,对烧结过程中多孔试样基础元素挥发行为及孔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烧结元素粉末制备Fe-Al多孔材料过程中,最终烧结温度为1000℃、保温4h时,Fe-Al多孔试样质量损失率为0.05%,而最终烧结温度为1300℃时质量损失率达到10.53%;随着最终烧结温度升高,合金元素沿孔壁表面挥发程度增大,导致Fe-Al多孔试样的孔径、开孔隙率和透气度变大。采用MIEDEMA模型和LANGMUIR方程,对真空烧结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原因进行理论分析,表明Al的挥发是导致多孔试样的质量和孔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真空烧结 金属间化合物 FE-AL 多孔材料 挥发
  • 简介:通过改进耐火材料及辅料中Al2O3含量的分析方法,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存在滴定终点判断不准、低含量Al2O3分析准确性差的缺点。经大量试验数据证明,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分析方法。

  • 标签: AL2O3 熔融 滴定
  • 简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越,但应用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们竞相开展研究。本研究用熔铸重力浇注方法制取了综合性能优越的Gr(石墨)-Al-Si复合材料。为该材料用作汽车活塞的产业化开辟了一条廉价之路;为进一步作缸套材料等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熔铸 石墨-铝硅 金属基复合材料 产业化
  • 简介:对锂离子电池(LIB)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和LiCoO2与LiBF4作溶质电解液的匹配性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正极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电位,将充放电试验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相结合考察了LiMn2O4和LiCoO2与电解液的匹配性。结果表明:LiMn2O4对电解液的匹配性都很好,其第三循环放电容量(D3)最高可达122.1mAh/g。而LiCoO2对电解液则有一定的选择性:与LiBF4/EC+DMC(1∶1)匹配性较好,而与另两种的匹配性则很差,D3仅为73.9mAh/g、53.3mAh/g;FTIR测试表明充放电过程中LiCoO2表面与这两种电解液发生了激烈的反应。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LIMN2O4 LICOO2 LiBF4 匹配性
  • 简介:论述了高荷重耐热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的使用性能及在涟钢CSP加热炉炉辊上的应用情况,其使用寿命比普通莫来石浇注料提高2倍以上,且节能环保。

  • 标签: 加热炉应用 涟钢 炉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