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于2014年11月10日、2015年1月17日和4月12日,在鄱阳湖区南矶山湿地和常湖池湿地,采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茭白(Zizaniacaduciflor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土壤和光滩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各形态的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南叽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和4月12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茭白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大;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大。在常湖池湿地,2015年1月17日,南荻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都最大;2014年11月10日和2015年4月12日,各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差异不显著;2015年4月12日,灰化薹草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2015年1月17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4月12日(p〈0.05);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在南矶山湿地,2015年1月17日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都显著高于2014年11月10日(p〈0.05),在常湖池湿地,脲酶活性差异不明显,2015年1月17日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4月12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与土壤pH显著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驾驶时不同的车辆预警方式对驾驶人应激反应的影响,为汽车厂商设计预警信号参数和设置预警方式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了 20位驾驶人开展听觉、视觉、触觉的单一预警方式和复合预警方式实验,采集了驾驶人的生理变化指标(心率增长率和脑电 β波功率谱值增长率)、主观评价指标(紧迫度和烦恼度)和行动反应指标(反应时间)数据。对各指标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研究了各指标在不同预警方式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预警方式,复合预警方式在生理变化和主观评价指标数据上均有上升,在行动反应指标数据上有所下降,说明复合预警方式虽然对驾驶人的生理唤醒有更积极作用,但同时伴随着烦恼等更消极的影响。综合考虑各预警方式,建议汽车厂商使用听 -触觉和视 -触觉的复合预警方式。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对反应堆内辐照后锆合金燃料包壳产生的氧化和氢化问题分析,讨论了辐照后燃料包壳如何进行焊接以及焊接后可能产生是问题。从两方面来应对辐照后包壳材料的氢化和氧化状况。
简介:摘要:某石化16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于2011年7月22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2013年5月31日出现反应进料高压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出入口压差上升,系统压降升高,循环氢量明显降低、反应氢油比不足,循环氢压缩机防喘振阀打开一系列现象。经分析得出原料油氯含量突然升高造成换热器铵盐结晶,进而导致上述现场发生,影响装置正常运行。对出现高压换热器铵盐结晶的原因及结晶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改造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首先概述了实时控制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信息处理与分析、决策与调度以及反馈与调整等方面。然后分析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如工程复杂性、风险与安全问题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接着探讨了实时控制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包括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以及调度协调系统等方面的设计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展示了实时控制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最后对实时控制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效益与影响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