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实验选用沙棘杂雄优一号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比较不同激素,激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基质,不同插穗长度对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的有关试验,目的在于探讨提高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基本条件,找出最佳的组合方案。试验结果表明GGR6号处理的沙棘插穗,沙棘微扦插一叶一芽、二叶二芽、三叶三芽、四叶四芽成活率分别为50%、66.67%、83.33%、93.33%,四叶四芽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长度的插穗。ABT、NAA、IBA处理二叶二芽插穗成活率最高只有50%。GGR明显优于其他生长调节物质的处理效果。试验比较了不同配方基质对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沙∶草炭土=3∶2的比例混合的基质相比其它基质,比较经济而且扦插效果好,因此筛选出最适合沙棘微扦插的条件为四叶四芽的嫩枝插穗,使用100~200mg/kgGGR处理后,在沙∶草炭土=3∶2的混合基质中扦插。
简介:本文评估了沙棘叶水提物在大白鼠体内的适应原活性和毒性。提取物的剂量依赖性适应原活性的研究采取将小鼠置于低温(5℃),低压(428mmHg),抑制(C-H-R)的环境下的30min前口服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水提物。在亚急性毒性中,连续14d每天口服10倍和20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g/kg体重和2g/kg体重)和连续30d每天口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00mg/kg体重)后,研究血清和血液的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的变化。发现相对于对照组,重要器官的器官重量/体重比无显著变化(除肝脏和肾脏在1g/kg体重剂量和2g/kg体重剂量)。实验组小鼠的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也无显著变化。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口服沙棘叶水提物时,提取物的LD50大于10g/kg体重。这些结果表明,沙棘叶水提物在亚急性(30d)下给予最大有效剂量也具有潜在的无毒的适应原活性。
简介:将沙棘叶粉碎,在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的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水和60%乙醇连续3次提取沙棘叶,每次提取2h。研究了沙棘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提取量和提取率。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醇提优于水提。连续3次提取优于一次提取。沙棘叶细胞中这5种成分,按极性大小,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是:儿茶素>茶多酚>芦丁≈维生素c>槲皮素。它们在沙棘叶中的含量,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黄酮类(芦丁和槲皮素)和维生素C。茶多酚的含量高于黄酮和维生素C10倍以上。而芦丁的含量又高于槲皮素约4.3~4.5倍。
简介: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简介:2004年7月25~26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主持召开了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承担的”叶用型沙棘育种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水利部国科司陈明忠副司长主持,水利部国科司科技处和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鉴定委员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黄铨研究员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