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推拿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小儿推拿。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9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74.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达到168J/(kg·d)日龄、达到335J/(kg·d)日龄、达到全肠道喂养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有利于奶量的顺利添加,缩短达到完全胃肠喂养的时间。
简介:目的观察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妈咪爱和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治疗,治疗组采用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2组均治疗5d后统计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锌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IL-6、NO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锌值、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降低血清IL-6、NO,提高锌和SOD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60足)患儿采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足踝部于矫正位、膝关节屈曲30°,抬高患足,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12~14d拆线,6周后拔除克氏针,更换短腿管形石膏固定,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带管形石膏下地功能锻炼。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测量足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侧位X线片距跟角度。结果术后40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至2年,平均16月,畸形矫正满意,未见复发,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其中优34足,良15足,可11足,优良率达81.7%;术后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背屈角度及侧位距跟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施行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只要手术操作过程准确得当,术后矫形处置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马国这种一次性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IBS脾胃虚弱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启脾口服液,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黏液便、肛门排气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IBS脾胃虚弱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总结了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认为急性ITP病机为素体脾肾亏虚,加之感受外邪,引起疾病的发生。以虚为本、外邪为标,临床施治应先驱除外邪,再补脾肾。外邪未祛,妄用补法,邪易留恋于体内,反而加重病情。临床上应辨证论治,依据病症特点,有是证用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