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探究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癫痫发作和意外伤害的效果。方法:选 2018年 01月至 2018年 12月间在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 50例 ,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干预后,其癫痫发作次数、意外伤害发生次数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癫痫发作和意外伤害发生的次数,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人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以其探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期间收治的8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在研究期间对所有病人展开分组护理,参照组40例(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40例(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后统计病人癫痫发作情况、抑郁程度状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尤为突出,另外研究组病人癫痫发作情况、抑郁程度比参照组病人较少,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 根据以上表述,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人中,能够改善病人抑郁情况、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及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药奥卡西平与联合左乙拉西坦两种治疗方案在难治性癫痫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治疗且明确诊断为难治性癫痫的患者,根据样本量及纳入标准等,纳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应用CT、MRI多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效果差异性,观察磁共振动脉成像(MRA)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3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诊断的20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影像学诊断对比对象,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先后接受CT、MRI检查,并运用MRA技术进行磁共振动脉成像,观察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阳性170例(85.00%),低于MRI检查阳性186例(93.00%),P<0.05;A型120条,B型28条,C型28条,A型+B型12条,正常12条。结论: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影像学诊断中应用MRI效果更好,MRA技术则可以进一步清晰显现基底动脉血管结构,诊断精准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拨云汤联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共计80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简介: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诊治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初剂量为5~10mg/(kg·d),然后每周增加剂量5~10mg/(kg·d),持续增加到剂量为20~30mg/(kg·d)后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6mg治疗,1次/d。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6.3%)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能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对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癫痫患者581例,根据儿童、成人患者LTG单用或合并用药的情况分成儿童单用LTG组(A)、儿童LTG+VPA组(B)、成人单用LTG组(C)、成人LTG+VPA组(D)。RP-HPLC法测定LTG血药浓度,分析各组之间LTG的日剂量、血药浓度、浓度剂量比值的差异。考察年龄对4组患者LTG的日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鉴定LTG日剂量对4组患者的LTG血药浓度的影响。根据控制癫痫发作的LTG治疗浓度范围3~14mg·L^-1分成3组,<3mg·L^-1组、3~14mg·L^-1组及>14mg·L^-1组,探讨LTG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对于儿童或成人患者,合用VAP使LTG的日剂量显著降低(P<0.001,P<0.05),使LTG的血药浓度及LTG浓度剂量比值显著升高(P<0.001)。儿童患者的LTG日剂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成人患者的年龄与LTG剂量不相关。所有组患者LTG浓度与年龄都不相关,但都随着LTG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LTG浓度<3mg·L^-1组、3~14mg·L^-1组及>14mg·L^-1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VPA与LTG治疗时,VPA可增加LTG的血药浓度,因此临床上推荐进行LTG的治疗药物监测,以调整达到最佳的LTG给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共纳入研究对象 103 例,均为 癫痫 患者, 随机分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 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遵医优良率 78.0% 明显低于观察组 96.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 组护理总满意率 98.11% ( 52/53 )高于对照组 80.0% ( 40/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癫痫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与拉莫三嗪治疗老年期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40名我院65周岁以上的老年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干预组20名,干预组20名(入组时间为2021.1-2023.1)。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拉莫三嗪片治疗,干预组则将拉莫三嗪与左乙拉西坦联用,在6个月内完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以 MMSE为工具评价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认知能力,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有效率、MMSE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 :对老年性癫痫的临床治疗中,将拉莫三嗪与左乙拉西坦联用,具有较好的作用,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且不会增加任何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使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宗旨在于治疗小儿癫痫病的过程中应用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的效果与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在本院接受癫痫治疗的儿童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通过用药后,对比分析两组儿童患者用药临床有效率、癫痫发作频率、血清 IL-2、TNF-α、Hcy 和及NSE 水平变化值等数据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实验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血清 IL-2、TNF-α、Hcy 和 NSE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病的治疗中应用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的方法能够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维护体内各项指标平稳,有效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缓解幼儿痛苦,从而明显提高小儿癫痫患者的治愈率。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6月住院的血管源性眩晕病例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丹参多酚酸治疗组、丁苯酞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进行眩晕程度评定,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结果的差别,并监测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组DHI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治疗组DHI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组和丁苯酞组DHI改善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丹参多酚酸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在治疗眩晕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改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诊治的60例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评分及VS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DHI评分及VSI评分(P<0.05)。结论 予以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