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降低赝复体的制作难度,提高赝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11名,应用改良赝复体修复缺损,评价疗效。结果:11名患者均对外观的恢复效果表示满意;口鼻腔通道封闭严密。制作技师认为降低技工室的制作难度。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取理想颌位记录。结论:采用改良方式制作赝复体可较容易地获得一完整的中空赝复体,降低了赝复体的制作难度。是一种对临床医师和技师均具有实用意义的修复体制作技术。

  • 标签: 颌骨修复 赝复体 中空式恒基托
  • 简介:纯钛金属有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用纯钛金属制作的支架义齿戴用舒适,功能好,有利干余留牙和其它口腔组织的健康。但是由于纯钛金属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所以给钛的加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形成了设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局面,从而制约了它的快速普及。

  • 标签: 制作 支架 纯钛 压差式铸造机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防治下颌骨颏体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福建省建阳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下颌骨颏体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用内固定术+联接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咬合关系和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3~6个月开口度均大于37mm;咬合关系复查,试验组出现2例错(6.9%),对照组出现8例(38.1%),经卡方检验,两组术后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复查,试验组所有患者下颌骨均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对照组1例患者下颌骨出现错位愈合。结论内固定术+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治下颌骨颏体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错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颏体部骨折 错 坚固内固定 联结式单颌牙弓夹板
  • 简介:目的:研究十年观察期内用Steri-Oss种植体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体生存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自1995-2006年,共有57例无牙颌患者接受种植与修复治疗,共353颗Steri-Oss种植体。其中81颗种植体(22.95%)做固定修复,272颗种植体(77.05%)做可摘义齿修复,观察性别、种植体部位和修复类型对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其中有9例病人24颗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成功率93.20%,女性病人的种植体生存率略低,但性别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累计的种植体生存率上颌骨92.64%,略低于下颌骨93.68%,但统计学上的没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修复的十年成功率是97.5%,种植体固位的可摘义齿成功率99.02%,累计的种植体生存率在可摘与固定义齿修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确认了种植体支持无牙颌病人修复学中长期成功率。种植体固位的可摘全口义齿治疗方式在种植体生存率上和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的结果是相同的。

  • 标签: 种植体 牙列缺失 固定义齿修复 可摘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是否可以通过使用条件培养液(CM)和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加速骨再生。材料与方法:CM取自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CM被固定在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膜上.该膜需用0,5mol/L氢氧化钠(NaOH)处理以提高亲水性。实验分为4个组:PLGA膜处理①磷酸盐缓冲液(PBS;PBS—M).②PBS和0.5mol/LNaOH(亲水性处理;PBS-HM),③CM(CM—M).④CM和0.5mol/LNaOH(CM—HM)。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实验性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固定在PLGA膜上的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蛋白。细胞增殖实验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分析CM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性膜被移植到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进行显微CT和组织学分析。结果: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M可固定于PLGA膜上。PLGA膜的亲水处理可增强CM的固定。LC/MS/MS分析表明.在PLGA膜表面的固定化蛋白质属于细胞外基质蛋白.如胶原蛋白、核心蛋白多糖、纤连蛋白。CM里从PLGA膜释放出的蛋白质.可以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被CM—HM处理过的骨缺损区域新骨形成明显高于被其他组膜处理对应的骨缺损区域。结论:PLGA膜经0.5mol/LNaOH和CM处理后可促进此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再生。

  • 标签: 条件培养液 引导骨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技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4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伴开口受限。术前行CT扫描后将数据转化为STL格式,3D打印骨折模型和镜像模型,在模型上完成手术设计和钛板预弯制。手术采用耳屏前小切口和颧弓表面隧道手术入路,内镜辅助下完成颧弓骨折的复位及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恢复对称性,面部凹陷消失,开口度正常,面部瘢痕不明显,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3D模型手术设计降低了内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避免了头皮冠状切口,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 标签: 3D打印 内镜 颧骨颧弓骨折 微创手术
  • 简介:尽管口腔治疗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仍然有一些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目前牙列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引起缺牙的原因如下:进行性龋病,管治疗失败,固定修复的基牙数量不足,无法治疗的牙周疾病,或者是有重建修复的失败史。对于这类病人,同保留剩余牙齿相比口腔种植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功能效果。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为病人设计特殊的过渡性固定义齿,建立牙龈外形,获得适当的牙龈美学效果并且改善功能。下面是利用特殊的修复和外科技术成功治疗此类病人的报告。

  • 标签: 全牙弓 临时固定义齿 牙龈 美学效果 牙缺失 种植修复前
  • 简介:本文报告了一例上颌左侧侧切牙颈部侧穿并伴有根尖病变的病例。管侧穿的患牙由于其复杂的缺损情况,为治疗带来技术上的困难。此病例选择了牙髓手术治疗,对根尖和侧的病变进行搔刮,根尖切除后倒预备,使用银汞合金对根尖倒充填及对侧穿位点进行最终的充填。随访10年后该患牙临床无症状,X线检查牙槽骨逐渐愈合。

  • 标签: 根管 银汞合金 牙髓 长期疗效 手术治疗 根尖周炎
  • 简介:目的:运用群组研究的方法.评估100名经牙周基础治疗和长期支持治疗的牙周病患者20年后其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的疗效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将经过积极治疗(包括牙周手术、牙髓治疗和修复治疗)的患者纳入牙周支持治疗项目,并要求患者每3~6个月复诊一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初次就诊记作TO期.完成修复治疗后的第一次牙周支持治疗记作T1期,T1期之后的20年内最后一次进行牙周支持治疗记作T2期。运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观察各种临床因素对于20年的随访中修复基牙(PA)脱落的危险性的影响。结果:最终的样本包括100名患者。在T1期,全部948颗修复基牙均与实验中的原始样本相同。在经历20年的随访后.有854颗修复基牙(901%)仍可行使功能.而另外41位患者(41%)的94颗修复基牙(99%)在牙周支持治疗的过程中脱落:其中98%的失牙经历过牙髓治疗。牙根纵裂(48%)是失牙的主要原因.而牙周炎症进展则占失牙原因的31%。此外.年龄(P=0.002)、全13菌斑指数(P〈0.0001)、全13出血指数(P=00002)和副功能运动(P=0.0083)均可增加修复基牙脱落的可能性。在临床相关因素中.牙髓治疗(P=0.0082)、截根术(P〈00001)、多牙(P=0.0005)和修复相关的副功能运动(P〈0.0001)均可增加修复基牙脱落的风险性。结论:依从性佳的患者经20年的牙周支持治疗后.其固定修复治疗有很高的成功率。

  • 标签: 固定修复 随访调查 治疗效果 牙周病 患者 牙周支持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金属烤瓷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80例前磨牙缺失病人,有选择的采用改良金属烤瓷桥修复设计,同时与传统修复法相比较,并经5—7年以上追踪观察。结果:80例中4例异常,2例因进食不慎脱落(分别在使用27至29个月咬硬物和韧性食物时);5年后有2例在后桥基牙处有敏感出现;76例正常使用,占95%,修复设计与结果理想。结论:采用此设计修复,切削牙体组织少,固位好,不影响美观,经济节时,操作简便易行,是前磨牙缺失修复理想设计,方法可行。

  • 标签: 金属烤瓷桥 前磨牙 修复 观察 粘结剂
  • 简介: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的基础,而在传统的平面培养方式中,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otarycellculturesystem,RCCS)通过反应器的不断旋转,模拟微重力环境,从而在普通实验室内,实现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在干细胞培养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利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将为细胞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 三维培养 干细胞
  • 简介:Ⅲ°深覆前牙缺失是修复中较常见的病例。桥体修复因缺失牙多、桥体长不易成功,或因磨除牙量大患者不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缺少基托的间隙修复困难,临床常用磨去较多下前牙来求得间隙,患者也不易接受。没有足够的间隙勉强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Ⅲ°本文通过对弯制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改良(反向法制作),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深覆 前牙 间隙 改良式活动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采用冲压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同期种植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完成冲压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修复病例91例,男35例,女56例,随机分为2组,植骨组47例,植入57颗种植体;不植骨组44例,植入种植体51颗,共植入108颗种植体。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11mm,提升幅度为2~6mm。平均随访56.8个月。35例患者(41颗种植体)于后期随访中行锥形束CT(CBCT)和根尖片,观察种植体新骨形成量和种植体突出窦底高度,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植骨组7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87.7%;不植骨组3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94.1%。CBCT扫描显示,提升幅度为2~4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2.7±1.3)mm,不植骨组为(2.4±1.5)mm,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升幅度为4~6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3.5±1.3)mm,不植骨组为(1.3±0.4)mm,植骨组比不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显著增加。结论: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采用冲压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是安全可行的,植骨材料对于促进新骨形成并非必须,然而提升幅度较大时,植骨能获得更多的骨量。

  • 标签: 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存留率 新骨形成 锥形束CT
  • 简介:为规范牙体牙髓专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管治疗操作、学习现代管治疗理念和技术、提升牙体牙髓疾病诊疗水平和操作技巧,有效防治牙髓根尖周疾病治疗中的并发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将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现代管技术在牙髓病治疗并发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班批号[2013-08—01-013],培训班拟于2013年12月6日至12月8日在北京举办。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并发症防治 根管治疗 临床应用 根管技术 学习班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程度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及其效果。方法:构建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体部骨折治疗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段位移的改变以及钛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下颌骨Ⅲ度萎缩,采用1块2.0mm4孔钛板在下颌骨上缘进行固定,其骨折处移位较其余6种工况明显增大;相同萎缩程度的下颌骨,采用重建板固定比采用其他内固定方式骨折断端位移明显减少。Ⅲ度萎缩的下颌骨采用小型钛板固定,钛板所受应力分别接近及超过钛板的屈服极限。结论:对于Ⅰ度萎缩的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外侧双板固定以及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固定稳定性,对于Ⅱ及Ⅲ度萎缩的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固位稳定性。

  • 标签: 老年人 下颌骨骨折 生物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后牙残根残冠的分体插入铸造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颗后牙残根残冠应用分体插入铸造桩核冠修复,观察患者自我感觉、临床使用效果等.结果:68颗后牙修复后随访2年半至3年,所有患者均使用良好.其中2颗管预备中发生意外侧穿,早期有轻度胀痛;2颗管超填者,偶有不适感.结论:后牙残根残冠插入铸造桩核冠修复,既方便、简洁,义解决了共同就位道的问题.

  • 标签: 核冠修复 后牙 分体插入式 铸造桩核
  • 简介:近年来,随着酸蚀——粘接技术广泛应用于修复临床,前牙钨翼极粘接桥有希望成为永外性的修复体,但仍存在暴露金属影响美观的问题,从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改良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修复17例,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1适应症选择前牙缺失,基牙健康,舌侧有较大面积的釉质粘接面,且可取得共同就位道.2基牙预备基牙近缺失侧邻面片切,按3/4冠

  • 标签: 前牙金属翼板粘接桥 适应症 基牙预备 桥体唇面 固位力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直接法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暂时修复体的精确性。把常规托盘做修改使患者能够完全咬合,在牙体预备前用这种改良的开放托盘制取精确的过渡印模;在牙体预备之后,将盛有丙烯酸树脂的过渡印模放回到患者口内,通过咬合使其进入已标记的印模材位置。这种压力过渡印模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提高暂时修复体精度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直接压力 暂时性修复方法 全口咬合 开放托盘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插销分体桩桩冠修复重度磨耗后牙的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0颗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分体桩桩冠进行修复,即管预备取印模后分别制作插销分体桩及另一部分桩冠、玻璃离子粘固,完成修复。结果:60颗修复体均固位良好,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牙周健康,患者满意。结论:对于黯龈距过低(〈3mm)的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分体桩桩冠修复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插销式分体桩 重度磨耗 桩冠
  • 简介: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定于2010年11月24~29日联合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显微管治疗新进展”研修班(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学分)。理论课程包括: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感染控制与显微管再治疗、镍钛机动预备、热牙胶充填和超声等显微管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牙髓疑难病例的展示和讨论、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根管治疗 香港大学 中山大学 牙学院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