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小儿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持续的炎症性疾病,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影响的多因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伴随喘息、胸闷和咳嗽。这些症状在治疗后都可以得到缓解改善直至消失,但如果因为治理时情况复杂,护理不当,这些症状不仅不会消失,甚至有可能恶化,导致患儿死亡。所以,加强对哮喘患儿的护理强度是十分重要的。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病理操作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2月这一时间段,强化对我院病理科工作人员,各项操作技术水平和规范性,展开质量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回顾分析2014年06月~2015年09月,病理科操作技术质量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对比在质量管理前后,操作技术变化情况。结果在经过一年的严格管理后,病理操作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管理后制片失败、制片错漏等现象发生率,同管理前相比,得到极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理操作技术展开质量管理,可以降低制片错漏或失败等,其他问题的发生数量,提高病理技术水平,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简介:引起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准备:采集前准备不够完善,由于在采集尿液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由患者自行操作完成,如果患者在采集尿液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其采集的尿液样本将会影响到最终检验的准确性。患者的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采集尿液样本前的饮食情况、采集尿液样本的时间、年龄以及患者的性别等。(2)采集过程:患者在进行尿液的采集时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如首患者在采集尿液的时候没有保证自身尿道口的清洁,使得采集到的尿液样本中含有一些其它的液体,使得最终的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如:男性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含有精液或者前列腺液;女性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含有一些阴道的分泌物或血液等。(3)储存过程:尿液样本在采集完成后应当在较短的时间内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盛放的器物干净。如果采集的尿液样本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将可能使尿液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同时也会使患者尿液样本中含有的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出现分解、尿蛋白质出现变性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较多的误差。(3)检验中:在尿常规检验分析中也较容易引起误差的产生,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如:在进行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将所有的尿常规试纸取出,使得检验试纸质量受到影响;检验人员操作中手与检验试纸接触之后再进行检验,使得检验试纸受到污染,造成检验误差。除此之外,整个尿液样本的检查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并保证检验的速度,以免在检验过程中尿液样本质量受到影响,引起检验结果误差。
简介:摘要ICU是汇聚各种病情重且复杂多变患者的集中监护治疗场所,由于ICU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意外发生的几率很高,其监护工作作繁重,且风险大,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如今ICU重症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不足;护理工作独立性差;患者心理素质较差等诸多问题,影响着重症护理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采取针对性措施①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监督落实,提高法律意识;②定期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③强化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紧急应对能力;④加强护患交流,注重患者心理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安全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年度患者跌倒、压疮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8%,对照组分别为2.8%,4.0%,相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患者安全护理知识掌握合格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2.8%(P<0.05)。结论在老年住院患者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减少跌倒、压疮等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临床意义重大。
简介:健康体检是对社会人群健康和亚健康群体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其目的是通过检查,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1]。但是,往往由于受检者对体检前的准备环节认识不足而影响体检结果,从而无法达到体检的预期效果,由于体检的准备不足造成的问题及对策讨论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100例,通过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研究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统计发现,有33例患者发生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的发病率为33.00%。比较脑室出血,不同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呋塞米应用的情况中低血钠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根据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出血,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呋塞米应用的情况是低血钠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患者发生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需要根据患者的脑室出血,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呋塞米应用的情况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患者输血前检查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因此,输血前血型评估、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对于增加健康输血治疗安全系数具有着非常的关键的意义,绝不容忽略。输血前检查,其目的是让新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导致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损伤。在检验医学中,并没有几项检查能够像输血前检查那样,临床医生几乎可以全部信赖其成果,在输血前检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偏差,稍有疏漏后果将相当严重。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阐述意见。
简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使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精品课程强调教授主讲、使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免费开放三个关键问题,故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引向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带动教学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举措.教育部规划用5年时间建成一拥有数千门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的开放体系,为不断提高我国教学质量奠定重要基础,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自教育部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至今已有3年,在其建设和申报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也发现一些不利于精品课程健康发展的问题.本文就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作一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