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难治性肾病(RefractoryNephriticSyndrome,RNS)是儿科较为棘手的泌尿系统疾病,王雪峰教授基于对“相火以位”的理解,提出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关键为“相火不位”,而滋阴清热之法为小儿难治性肾病的基本治疗大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疏肝胆火镇心降逆法联合丙硫氧嘧啶对抗肝胆火旺型甲亢-Graves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胆火旺型甲亢-Graves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丙硫嘧啶进行治疗,观察组(n=30)实施疏肝胆火镇心降逆法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指标(TRAb、TPOAb、TgAb);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火旺型甲亢-Graves病患者通过疏肝胆火镇心降逆法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甲状腺免疫自身免疫能力以及甲状腺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毫火针半刺法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筛选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参照组患者给与毫火针半刺法,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状况和疼痛程度、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所提高,且联合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要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关节液中的TNF-α、IL-6指标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关节液中的TNF-α、IL-6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毫火针半刺法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关节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炎症状态。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清肺愈痤方配合火针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均等分组,组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纳入33例患者,并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单一性火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清肺愈痤方,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73%,研究组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组间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清肺愈座方配合火针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且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龙胆草清泻活血汤于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治疗期间的具体疗效,分析数据的合理性。方法:近年来,我院收治过多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从中选择126例参与实验,并将其均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治疗,B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龙胆草清泻活血汤治疗,而后对比各组的具体情况即可。结果:通过各类数值可知,A组患者的有效率得分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较大,中风症状、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等亦是如此。总的来看,B组各方面都更占优势。结论:在明确龙胆草清泻活血汤功效的前提下,将其加入到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治疗过程,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值得扩大推广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20例。乙组,给予拜糖平治疗,甲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值均得到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甲组发生率为15%,乙组为20%,组间并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效果均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弱型RO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各组连续治疗4周,随访3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86.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1),外周血中CD3+、CD4+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