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理念在治疗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9年3月间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应用DCS理念指导救治1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11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4例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或栓塞)的临床资料.整个治疗过程遵循迅速切除坏死肠管、不强求恢复肠道连续性、术中取栓、术后ICU复苏并持续溶栓和计划内二期手术重建消化道连续性的阶段性救治策略.结果10例患者(66.7%)救治成功并获得术后3个月以上的存活期,残留小肠长度120~280(209.0±53.8)cm.均无需肠外营养.5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血栓复发,1例死于术后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中放弃治疗,另1例全小肠切除者术后放弃治疗.结论DCS治疗理念可以成功救治AMI患者.在处理肠管时,应注意同时进行取栓、溶栓和抗凝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外伤患者在急诊处理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在控制伤口感染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急诊处理护理配合方法期间,对照组(20例)选择传统护理方法完成;观察组(20例)选择护理干预方法完成;最终就两组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感染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65.00%)加以对比,观察组(95.00%)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手外伤患者感染率(25.00%)加以对比,观察组(0.00%)获得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手外伤患者在进行急诊处理期间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对于功能恢复效果的提高以及伤口感染的控制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对于手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恢复做出充分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之间的关联性及临床处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 选取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0 月在某院就诊的胎膜早破难产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健康孕妇 76 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出现了胎膜早破并难产,对两组患者的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原因及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与对照组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研究组患者胎膜胎膜早破分娩时,在其胎儿不当位置上研究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难产率为 61.84% ,对照组患者的难产率为 38.16%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 在接诊胎膜早破患者使应加强其非典型性的诊断,预警其胎膜早破导致难产的发生,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需对新生孕妇进行孕前教育,使其警惕胎膜早破的发生。
简介:种予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是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而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如形成骨、软骨、肌组织、皮肤等,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种了细胞。目前,国内外已分离培养出人,小鼠,大鼠,兔等的骨髓MSCs。并诱导分化出多种组织”,但由于它在骨髓内含量极少,只占0.01%-0.001%,而组织工程需要短期内有大量的种子细胞再生组织,故需进行体外培养、分化和扩增日。本实验对骨髓MSCs的两种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期获得更好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后针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因采用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按照患者意愿、病情、病情发展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随机抽取2021年1月到2022年7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人数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风险主要为疼痛应激障碍、低血压;而观察组患者发生该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预防上应当注重从患者心理、术后包扎、麻醉药物摄入几个环节对患者进行重点护理,有利于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而同时应当准备静脉补液、多巴胺、阿托品三种药品,用以在围术期及时处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