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风险,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PROM新生儿和无PROM新生儿各96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评价PROM新生儿感染风险;随后在PROM组中,按是否发生感染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例、88例,应用SPSS20.O非条件多元回归软件,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PROM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8.33%)明显高于非PROM组(2.08%)(P<0.05),新生儿感染与PROM具有正相关性(r=0.886,P=0.000);病例组绒毛膜羊膜炎、生殖道感染、PROM至分娩时间、PROM孕周、CRP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是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绒毛膜羊膜炎(OR=2.153,P=0.029)、生殖道感染(OR=2.381,P=0.007)、PROM至分娩时间>24h(OR=3.994,P=0.000)、PROM孕周<35w(OR=3.951,P=0.000)、CRP>8mg/L(OR=3.114,P=0.014)与PROM伴新生儿感染有一定相关性。结论PROM与新生儿感染相关,风险较大。绒毛膜羊膜炎、生殖道感染、PROM至分娩时间>24h、PROM孕周<35w、CRP>8mg/L均为PROM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和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78个脑卒中的瑶族老人当做观察组,并且将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5名汉族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都在清晨空腹状态收集静脉血,检测血液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并且对幽门螺旋杆菌感然同血脂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53名患者的Hp-IgG是阳性,占比67.9%,对照组内有9名患者Hp-IgG是阳性,占比是25.7%,两者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的Hp-IgG是阳性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都要比阴性者要高,高密度脂蛋白要比阴性者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得知,观察组的Hp-IgG和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间为正相关联系,同高密度脂蛋白是负相关联系。结论经分析研究得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脑卒中存在密切联系,可以经过脂质代谢途径的影响产生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9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是对照组的3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研究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细菌学检查显示两组的病原菌分布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为63.27%和73.47%;研究组的真菌感染率为12.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尤其是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寻找有效措施预防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发生是减少糖尿病肾损害的有效办法。
简介:摘要探讨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49例亚急性感情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其中男性33例,女性16例。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46例患者康复,3例患者好转。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因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自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我院以及外院转入的行脑积水分流术且术后有不同程度感染的患者21例,观察其感染因素与预后相关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如出血、堵塞、皮下囊外露等),均治愈出院,行随访3个月-2年,其中17例未见复发,复查头颅MRI14例结果示脑室系统均有明显缩小,3例未见明显变化;另外4例治愈后,存在智力障碍、癫痫、神经功能损伤及精神运动性阻滞症状。复查头颅MRI结果示脑室系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与预后有相关性,术前术中术后均应严格控制感染,以此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控制儿童尿道下裂术后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尿道下裂患儿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26例/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85%(1/26),对照组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3.08%(6/2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术后有感染发生率,对避免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感染与儿童热性惊厥(F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转归及随访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支原体感染和非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儿童热性惊厥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35例热性惊厥患儿中支原体感染112例,构成比是47.7%;支原体感染患儿48小时内33例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2次或2次以上热性惊厥;97例患儿合并心肌、肝功能损伤及肌酶异常;平均6.67天退热;抗支原体治疗后,平均随访5.7月,惊厥再发明显减少。结论肺炎支原体是诱发热性惊厥的重要病原体,且支原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时易致肌酶的异常,抗支原体治疗后,惊厥再发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对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40株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占77.5%,曲菌占15.5%。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然而合并肺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肺部CT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部感染,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曲霉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简介:摘要本例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患者早期给予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后疗效不佳,改用达托霉素抗感染治疗,并积极的外科清创引流,镇痛镇静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危险因素以及感染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的247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诊断有38例患者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0.5%(38/247),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真菌感染率为0.0%(0/37)、慢性白血病的真菌感染率为0.0%(0/5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真菌感染率为31.03%(9/29)、急性白血病的真菌感染率为9.09%(7/77)、淋巴瘤的真菌感染率为41.5%(22/53)。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素、在一些病例缺少粒细胞时间长时及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真菌药、重建微生态等措施是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中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间接诊的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病患29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VSD治疗。观察每例病患治疗后创面大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本组病患的创面大小为(20.3±7.6)cm2,明显比治疗前的(35.2±8.7)cm2缩小,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7±4.1)d。结论VSD疗法具有操作简便以及治疗期间无需换药等特点,将之积极用于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中,可取得比常规换药疗法更显著的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共计39例,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共计39例。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例数及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然而血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入住ICU例数以及肺泡灌洗液G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肺曲霉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细菌感染的应用分析。方法研究中的80名患者,均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同期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患者的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听力障碍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2.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我院接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为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的预防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