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益气活血汤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75岁,创伤性溃疡16例,压迫性溃疡9例,糖尿病性溃疡5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6.0cm×7.5cm。部位四肢19例,躯干2例,头部3例,臀部6例。所有创面均彻底清创,清除坏死及不健康的肉芽组织,直至创面少许渗血为止。对于PRP制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PRP创面注射,无菌透明薄膜密封创面,术后创面加压包扎。每隔7~15天换药1次。术后当日起内服本单位制剂益气活血汤,药物组成生黄芪40g、炒党参20g、当归12g、炒白芍12g、丹参9g、川芎9g、生大黄9g、炙甘草6g。对糖尿病溃疡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结果治疗组15例创面完全愈合12例,部分愈合2例,皮瓣转移后愈合1例。无伤口肌肉和骨组织外露。对照组15例创面完全愈合7例,部分愈合4例,3例经换药创面无明显愈合征象,肉芽组织不新鲜,渗液较多,创面不宜手术植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V1为(11.98±2.44)ml,V2为(1.17±1.06)ml,治疗组创面缩小体积为(10.82±1.4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益气活血汤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缩短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时间。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益气活血汤 难愈合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血小板减少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9月以及2016年11月到12月,我科收治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知识的掌握度,分析影响其结果的各个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开展活动,比较实施前后的知晓率。结果实施活动后,患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血小板减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血小板减少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在TIA后预防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给予联合用药、单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和C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复发率(0%)低于A组(20.0%)和B组(1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从不同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二者联合应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脑缺血 脑中风 抗血小板药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栓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探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治疗后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黏附率更接近正常标准,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病患,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改善血小板指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抗血小板药物 脑血栓
  • 简介:摘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有部分患者对于一线治疗的糖皮质激素及二线治疗的脾切除无效或不耐受,近年来小剂量美罗华在免疫性血小板中的应用反应良好,副作用可防可控,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罗华 B细胞功能异常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肝素及阿加曲班对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长期透析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46例(无肝素透析),B组40例(阿加曲班透析),观察临床出血情况,透析前后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管道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透析后两组无一例出血加重,A组9例发生凝血,B组无体外凝血发生。结论对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透析患者,无肝素与阿加曲班两种透析抗凝方法,阿加曲班透析明显优于无肝素。

  • 标签: 阿加曲班 血小板减少症 抗凝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成分输血的大力推广,机采血小板由于具有纯度高、疗效好、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良好止血效果,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机采血小板近年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机采血小板捐献血在我国起步晚,再加上机采血小板捐献条件相对全血比较严格,人们对其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很多地方的机采血小板供应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并演变成为一种常态。2012年7月1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新国标《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实施,为机采血小板血源的开拓提供文件的支持,提高一次性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采集率,以确保机采血小板满足临床应急的需求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一次性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 宣传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患有ITP的患儿50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同时选取来我院检查的20例患者为空白组,进行后期的对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ITP的患儿,临床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糖皮质激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血小板变化和脓毒血症患者的MODS评分的相关性以及机理探讨。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月1日~2011年12年31日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300例,为观察组。选取非脓毒血症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入院后进行一周内每天的血小板计数动态监测,同时进行MODS评分。以血小板变化数为横轴,以MODS评分值为纵轴,研究血小板数与MODS分值的趋势并计算病死率、存活率。结果随着血小板数的减少,MODS分值越高,提示病情加重,病死率越高,相反随着血小板数的增加至正常,MODS分值越低,提示存活率越高。

  • 标签: 血小板 脓毒症 MO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液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组旨在观察在ACS治疗过程中,3联抗血小板疗效与出血风险评估;方法262个AC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联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2联抗血小板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24小时和一周病人出血情况,出血程度判断标准分为严重出血,中度出血和轻微出血,终点事件为死亡;结果24小时和一周两组间终点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出血和中度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联抗血小板治疗ACS是安全可靠的,对于高龄(超过70岁),女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替罗非斑应适当减量。

  • 标签: ACS 3联抗血小板 替罗非斑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可以分成急性型(AITP)与慢性型(CITP)两组,每组各2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结果急性型组男性发病率高于慢性型组,急性型组年龄低于慢性型组;急性型组皮肤黏膜出血率明显比慢性型组高;急性型组血液指标PLT、Hb明显比慢性型组高,PAIgG明显低于慢性型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和血液检验结果十分特殊,而且急性型与慢性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特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分析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和病情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特点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接受全身麻醉,对照组接受局部麻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前,两组产妇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产妇剖宫产 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手术的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3例病例情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转行脾切除手术,术后随访5年。分别于术后3天、1周、1月、半年四个时间点复测血小板水平,比较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和各时间点总有效率差异。结果28例患者术前平均血小板计数为(35.6±8.4)×109/L,术后3天、1周、1月、半年复测平均血小板分别为(186.5±37.1)×109/L、(367.0±54.9)×109/L、(322.8±46.3)×109/L和(168.5±23.4)×109/L,结果显示术后血小板技术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天、1周、1月、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96.42%、82.14%和92.85%;结果显示脾切除术后总有效率高且稳定。结论脾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且血小板上升迅速,并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切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EDTA-K2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采用重采末梢血用预稀释法(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计数法计数血小板和白细胞,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EDTA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伴白细胞假性增高,且临床无出血症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引起临床误诊、误治。

  • 标签: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 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及观察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地塞米松40mg×4d,白介素-111.5毫克皮下注射,连用5-7天;对照组只予地塞米松40mg×4d治疗。结果治疗组14例治愈,5例好转;对照组分别为8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白介素&mdash 11(巨和粒)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双联抗血小板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并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共40例,以回顾性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析双联治疗方法安全性。结果服用药物后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相对于服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改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凝血三项以及出血率无显著变化,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进行长期治疗,不但有突出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冠心病 双联抗血小板 长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番茄汁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周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膳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及病史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以前并未有血液凝固方面的问题史,他们也未曾服用过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以及其它能够影响血小板凝结的药物。被调查者的年龄在43岁到82岁不等。)随机分成A组50例B组50例。研究过程中,A组患者被要求每天饮用250毫升的番茄汁,B组患者每天饮用安慰剂(一种番茄味的饮料),期间患者连续饮用4周并保持他们正常的饮食。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结果饮用番茄汁治疗4周后,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的PAG对比发现A组较B组PA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茄汁在体内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番茄汁具有潜在的抗血小板治疗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100例ITP患儿(病例组)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的Hp抗体,比较这两组儿童Hp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病例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年龄间的血清H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诊断组和持续慢性组ITP患儿的血清H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的发病可能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与患儿的病程、年龄无明显相关。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