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联合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用CDFI或TCD技术或两种技术联合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确诊的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测,按所应用的检测技术将患者分为三组TCD单项检查42例(组1),CDFI单项检查32例(组2),CDFI+TCD联合检查76例(组3)。结果组1诊断结果异常者34例,正常者8例,诊断符合率81%;组2诊断结果异常者25例,正常者7例,诊断符合率78%;组3诊断结果异常者73例,正常者3例,诊断符合率96%。结论CDFI和TCD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患者90例,以影像学特点进行分组,每组均30例。其中,A组为脑微出血者,B组为腔隙性脑梗死者,C组为脑白质病变者。另择同期接诊的2型糖尿病且未合并脑小血管病的患者30例为D组。对4组的认知功能利用McCA量表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B两组的McCA评分比C组和D组低,P<0.05。C组的McCA评分和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微出血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比脑白质病变者更高,故,临床应加强对脑微出血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力度,以及早发现并治疗认知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所有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验工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所得结果给予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均给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知,研究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达85.00%,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仅为10.00%,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特点,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色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80例进行双眼眼底荧光色血管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随机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9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检眼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荧光色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检查眼睛为105只,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58.3%,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检出眼睛为161只,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89.4%。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检查中,采用荧光色眼底血管造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出率更高,是临床上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时间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早期功能锻炼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最大优势是帮助加强或建立患者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或随意地控制已破坏的肌肉的残余功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就是早期、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促使神经末梢突触再生,能使偏瘫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使脑血管偏瘫患者真正的早日康复。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ModifiedBarthelIndex,MBI)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与运动系统并发症比较(例)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见表。一些运动系统并发症,实验组为3例,对照组为14例,显著高于实验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性反应和免疫抑制在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和单核细胞HLA-DR/CD14的变化。结果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TNF-a明显升高,而单核细胞HLA-DR/CD14的表达却明显下降。结论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出现,既涉及过度炎症反应,同时又存在免疫损害,提示从抑制炎症反应、刺激免疫功能双方面来诊治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可行性。
简介:摘要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是现在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文章的研究目的是调查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保障人民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方法是收集临床医学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调查其使用率,并对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因病制宜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些病例则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结论是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来我院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本试验对象均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3ml,待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在日立7600生化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H组、CI组、MI组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CH组、CI组、MI组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相互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血清Hcy水平越高。结论高Hcy浓度是引血管疾病病变的原因,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应用血栓弹力图对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188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分别为94例患者。单一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采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观察并比对单一组和联合组的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途径抑制率。结果联合组的阿司匹林途径抑制率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氯吡格雷途径抑制率(68.12±8.25)%优于单一组(52.42±6.8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适当调整治疗计划和方案,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因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实施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引起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非常确切,配合系统护理措施的落实能够巩固疗效,值得临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