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的人工道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机械通气病人镇静状态下的人工道护理病人进行对照实验研究,比较二者的护理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入重症护理病房时间和VAP产生率为显著比对照组好。结论对机械通气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的人工道后进行全面护理防治,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预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护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ICU收治并建立人工道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道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品管圈模式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异常率。不同时段痰痂形成率以及意外脱管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模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日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异常率。不同时段痰痂形成率以及意外脱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模式对ICU人工道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每日吸痰次数、意外脱管率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而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人工气道 ICU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婴幼儿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有效的道管理方法。方法对32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留置气管插管的婴幼儿进行道管理,实施听诊、扣背、吸痰三步吸痰法,采用序惯性的操作链将三项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评估拔除的气管导管的阻塞程度。结果32例患儿未发生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计划拔除气管导管后转出监护。结论重视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婴幼儿留置的气管插管的道护理,积极加强道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婴幼儿 经鼻气管插管术 气道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整复联合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气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整复成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整复总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一次整复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整复联合钡或空气灌肠造影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可显著优化一次性整复成功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肠套叠 手法整复 气钡 空气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症医学科(ICU)气管切开患者的道管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6~2015.6期间收治的60例ICU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30例与常规组30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干预组为33.4%,常规组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烧伤处于休克期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术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道高反应性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到2015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儿童慢性咳嗽患者共96例,按照不同病因分为三组,初诊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治疗四周后,重复测量肺功能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三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的差异及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各组高气道反应阳性率比较发现三组道反应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组道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道反应阳性率仍明显高于其他组。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发现三组各个严重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高气道反应严重程度高于其他组。结论高气道反应性对于鉴别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气道高反应 儿童慢性咳嗽 病因诊断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日前来我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行药灌肠治疗,对照组行普通药物灌肠,对比临床疗效和粪便钙卫蛋白(FC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气药灌肠 普通药物灌肠 粪便钙卫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使用改良持续道湿化装置来加强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期间道湿化的有效性,以确保呼吸道通畅,保证肺部气体交换。方法把40例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采用使用改良持续道湿化装置,对照组采用传统持续道湿化装置,两组通过痰液粘稠度分级对比,来评价湿化效果。结果治疗组85%患者痰液粘稠度为Ⅰ°-Ⅱ°。对照组40%患者痰液粘稠度为Ⅰ°-Ⅱ°,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应用改良持续道湿化装置后,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湿化装置。

  • 标签: 改良 气道湿化 痰液粘稠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与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镇在2010-2012年期间中学生流行调查结果中的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本组受检者实施道反应性检测,针对变应性鼻炎与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设立一组无鼻炎症状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哮喘患病率比较。结果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中,28例受检者在检道高反应性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础值约为20%以上,并存在道高反应性。其中,受检者中阳性检出率为22.3%。结论部分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会发展为哮喘,同时也是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气道高反应性 相关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期间儿童哮喘68例患儿,随机数字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的疗效、肺功能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例数31例(91.18%)显著多于常规治疗的参照组28例(82.35%)(P<0.05);治疗三周后,实验组PEV1%(84.58±0.96)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参照组为(74.85±0.41)(P<0.05)。结论给予哮喘患儿布地奈德雾吸入治疗效果确切,而且具有改善患儿肺功能的功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儿童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中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工作场所中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经吸收液(V水/V盐酸/V冰乙酸=471.5/17.5/11)吸收水解为甲苯二胺(TDA),经甲苯萃取,七氟丁酸酐衍生化,再将衍生物进行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方法线性范围0~0.1μg/ml,相关系数r=0.999;方法精密度2.64~4.31%(n=6);回收率91.84~106.23%;方法的定量限为3.46×10-3ug/ml。

  • 标签: 工作场所空气 甲苯二异氰酸酯 衍生化 气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推注法持续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应用微量泵推注法持续道湿化,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道,并进行连续性观察湿化效果、回顾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指脉氧监测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吸痰次数、刺激性咳嗽、道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微量泵推注法持续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微量泵 持续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4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在治疗1h时段、12h时段、24h时段的心率指数、呼吸值、氧合指数值、PaO2值和PaCO2值均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0%、12.5%、5.0%和(10.2±2.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32.5%、22.5%和(15.5±2.7)d(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心肺功能,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方式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全二维气象色谱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维色谱分离技术,自身具有分辨率高、应用广泛的作用,在复杂的体系中应用广泛。在药物分析中涉及到药物质量检测、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分析等。全二维气象色谱在药物分析领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全二维气象色谱的原理为研究点,对其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

  • 标签: 全二维气象色谱 药物分析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固利湿汤加复方青黛联合应用治疗宫颈早期病变的疗效。方法对60例ASCUS伴高危HPV感染的患者,予内服固利湿汤,加复方青黛灌注液外用3个疗程(3月),疗程结束后测定并比较用药前后宫颈细胞变化和HPV-D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1.67%的患者宫颈细胞镜下改变不同程度改善,HPV-D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了70.96%,46.67%的患者HPV-DNA水平转变为阴性。结论中药固利湿汤加复方青黛联合应用对宫颈早期病变具有独特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ASCUS HPV感染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透视对胃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回顾了17例胃憩室的检查资料,均经证实(15例胃镜检查证实,2例手术证实)。结果9例位于小弯侧贲门下方,5例位于胃窦部,3例位于大弯侧,5例合并炎症,2例合并溃疡,均无恶变进展。误诊一例,后手术证实。结论X线钡双重造影仍为胃憩室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胃憩室 X线诊断 气钡双重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脑立清丸中薄荷脑的毛细管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HP-INNOWAX19091N-213毛细管柱(30m×0.320mm×0.5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色谱条件载为氮气,流速1.0ml/min;柱温120℃;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20℃。结果薄荷脑在20μg/ml~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5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脑立清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薄荷脑 内标法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护士探讨一种最佳防护效果的吸痰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0月从ICU转至我科的开放人工道的患者,按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吸痰法站在病人床边吸痰,观察组先移开床头后操作者站在病人头部后方吸痰。结果观察组吸痰法遭受病人痰液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操作从容度及吸痰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站在病人头部后方吸痰更利于操作者的自身防护,护士操作从容度更高,吸痰效果更有效,是一种更好的吸痰方法,护士乐于选择。

  • 标签: 位置 人工气道 吸痰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照护者对学龄前哮喘儿童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上海市某二级医院儿科门诊接受哮喘治疗的90例学龄前(0~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实施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护理并做好门诊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哮喘儿童照护者(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及道管理能力,降低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对两组患儿急性发作及就医情况、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遵医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急性发作、急诊就医及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干预后正确用药、避免诱发因素等遵医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提高家庭照护者对学龄前哮喘儿童道管理,能够降低患儿急性哮喘发生次数,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照护者 学龄前哮喘儿童 气道管理 遵医依从性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