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清炎症介质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下降程度更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调节血清MMP-9、IL-8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刺病理诊断及切除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102例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对其进行穿刺病理诊断,并在手术后对其切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方法诊断恶性病变患者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良性病变患者的确诊率相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乳头状病变患者采用穿刺病理诊断与切除病理诊断的确诊率相当,术前穿刺病理诊断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时对起症状体征的改善效果以及对相关炎性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与体征的既定观察指标的恢复时间均显著更短,其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CRP、TNF-α以及IL-4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CRP与TNF-α均有较为显著下降,IL-4则显著升高,与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该三项指标变化更显著,其程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效果及其对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搜集的23名低年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统计分析23名低年资护理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管理效果以及核心能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内在和外在工作满意度以及自我评价(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团队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能够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效果以及核心能力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37对宫颈癌细胞侵袭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宫颈癌C33A细胞,分为NC组C33A细胞转染空质粒组;实验组C33A细胞转染IL-37质粒组。细胞转染后48h分别提取总RNA及总蛋白,RT-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基因表达。Transwell法检测IL-37对宫颈癌C33A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结果1.C33A细胞转染IL-37后IL-37mRNA表达上升约1510倍,WB结果发现NC组几乎无肉眼可见条带,而实验组IL-37呈现显著蛋白条带,表明成功表达IL-37。2.IL-37基因转染抑制了细胞侵袭能力,在48h细胞的侵袭抑制率约为27.6%。3.C33A细胞转染IL-37调控了多种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IL-1、MMP2等的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约42%、33%。结论IL-37对宫颈癌C33A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调控了多种癌基因的表达,是一种潜在的抗癌分子。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妇产专科门诊“一对一”高龄孕产妇的主动跟进咨询及宣教服务项目,使其规范化,促进高龄孕妇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将前来保健咨询的高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提供规范的“一对一”孕前保健门诊咨询,对照组按常规门诊产检,跟进调研两组孕妇孕期保健行为。结果两组对照,研究组孕妇332人,产检次数≥11次者高达(216人)65%,而对照组326人,仅有(19人)占5.6%,X2检验97.81,P<0.001,呈显著差异。孕妇自我监测胎动行为,研究组能坚持每天监测胎动达100%(332人),对照组仅有79.75%(260人),两者比较X2检验32.01,P<0.001,呈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不定时监测和未掌握如何监测人数在326人中有20.25%(66人),研究组中未发生这种情况。在孕期按嘱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方面,研究组显示均存在,而对照组仅占85.9%(280人),两组比较(14.65,P<0.001)差异显著;在掌握入院时机和流程上,研究组达100%掌握,对照组仅有250人,占64.41%掌握,(37.16,P<0.001)差异显著;研究组孕妇具有明显的。主动咨询的意愿,两组比较(93.98和63.19),X2检验40.16,P<0.001,差异显著;对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孕期参加≥3次课程者,研究组占80.7%(268人),对照组仅有27.9%(91人),两组比较X2检验(112.1,P<0.001);丈夫参与孕妇学校听课(75,21.2),X2检验109.3,P<0.001,差异显著;两组孕妇孕期主动忌烟酒和注意增加营养,差异不明显,统计无区别。结论建立规范的“一对一”门诊保健咨询能有效促进咨询跟进对象的自我保健行为,十分必要,促进了母婴保健法的贯彻和实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普通外科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肠穿孔术后、直肠癌、胆道疾病等疾病造成的腹胀、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必须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术。吸出胃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并且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但临床上常因患者对胃肠减压存在恐惧心理,插管长度不够以及胃肠减压等引流不畅,影响胃肠减压效果,这就需要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利用自己的言语、态度、行为充分营造出乐观、积极的氛围,使患者感觉到亲切、舒适、安全和信任,这有利于缓解患者不健康的情绪,促使其心理状态逐渐融入医护人员营造的积极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