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大幅增加。2021年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第一位的大国。研究发现,年龄≥40岁,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2型糖尿病总体患病率已上升至14.92%,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 针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提升围术期的手术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结直肠癌,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66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胃管拔出时间等方面用时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期间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1% ( 2/3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15.2% ( 5/33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住院时间,对围术期加强管理,预防并发症,其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症状持续难以缓解,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虽然临床治疗手段多,然而疗效多不理想。传统中医学认为呃逆病变在胃,与肝、脾、大肠关系密切。张子明教授则认为,其发病与肺气不利有着重要的关系,治疗上从肺脏入手,兼顾“气郁”、“气滞”、“气虚”三个角度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将张教授从肺论治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经验总结如下。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 方法 :对某院在 2017 年 10 月 -2018 年 10 月入院接受治疗的 76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基础,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 38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法进行干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有所下降, ADL 评分提升,和治疗前相比具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且对照组的 NIHSS 评分高于观察组, ADL 评分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为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中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ICU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模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当中可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76例俯卧位通气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8)、对照组(n=38)两组,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常规组给予经鼻胃管输注肠内营养液治疗,研究组结合每日肠内营养剂总量,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EN不耐受与并发症发生概率、每日胃残留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呕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EN不耐受概率较常规组相比明显要更低;肠内营养支持第一天每日胃残留量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天后,研究组患者的胃残留量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呈现出更低显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对俯卧位通气患者而言,能够增强患者的耐受程度,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对患者恢复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 方法:根据 2014年 9月至 2015年 12月我院的 103例慢性肝炎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 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两组的 ALT、 TBIL、 AST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PA有所上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患者的 ALT、 TBIL、 AST比对照组低, PA比对照组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 肝炎;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