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测技术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椎肌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德国生产的西门子SIEMENS.NOVUS.MRI检测扫描仪,对AIS患者49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6.22岁进行凸凹侧椎肌的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左右椎肌群大小、形态变化,(主要是竖脊肌、腰大肌)凸侧椎肌较凹侧变短、增粗,凹侧椎肌较凸侧不同程度变细、变长,以顶椎区最明显。结论AIS患者顶椎区椎肌的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尤其是凹侧更为明显,相对来讲凸侧肌肉厚,力量较大,故此,即使凹侧经过大量有效的锻炼,还是拉不过凸侧的劳损点的拉力。相反,松解凸侧劳损点,能迅速降低凸侧拉力,调整相对力的平衡,对纠正脊柱侧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 椎曲 平衡
  • 简介:临床上脊椎错位,包括微小错位(称错缝),产生的病机——神经血管障碍,介入各科的病率很高;目前又被医界所忽视,误诊误治率极高的疾病,定名为“脊障”;因此,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的关键也是查找“脊障”。查找“脊障”在病因学上是一大发现.并诱发治疗学上的一场大革命。韦以宗教授从全新角度诊治“脊障”的途径,是一个大突破、大飞跃、各科大横向的联系;在临床上有独特的疗效,是中国整脊治疗模式的丰富发展,是治疗学上的一大进步。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床体 脊椎错位 血管障碍 误诊误治 整脊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4例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抖动展筋,穴位弹拨,使酸、麻、肿、胀的感觉顺经传递。中频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对照组87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143例(82.18%),有效26例(14.94%)无效5例(2.87%)总有效率169例(97.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起效快且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综合治疗 中医学 发病率
  • 简介: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的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病分型的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椎间失稳的发生,尤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历完整的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f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j)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2、3、4……10天对眩晕程度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组镇眩效果:实验组显效92例(85.19%);对照组显效58例(61.70%);二组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82例(75.93%):对照组:治愈50例(53.1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时效应:经手法治疗后,VA及BA的Vpeak和Vmin值明显增加(P〈0.01),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VA、BA的PI和RI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一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弹性好转,明显改善脑部血供,从而达到镇眩作用。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 镇眩作用 即时效应 临床观察
  • 简介:舒张指揉法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