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讨论肿瘤化疗前运用中医药及早干预,预防肿瘤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根据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认为化疗后脾胃不足,正气受损,结合中医"藏象"理论及中医"治未病"思想,拟加味香砂六君汤预防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为中医药预防肿瘤化疗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香砂六君汤 化疗 益气健脾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130例住院期间发生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结果红花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活血化瘀注射剂(P〈0.05);皮肤及附件反应率、药物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种不良反应(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首先要考虑用药安全性,针对不同种类注射剂进行仔细筛查,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等,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古代时期我国治疗疾病的方法几乎都是中药治疗,当前中医治疗在我国各大医院也得到了推广,但是患者在进行中药注射后,身体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不适反映,本文研究主要是分析患者在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适的危险因素。并且对出现不适的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干预,探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从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8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疾病的患者中选择 128例进行本实验的研究。出现过不良反应的一组叫做 A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一组叫做 B组,每组的人员都是 64例。主要是运用单因素分析法来研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还要从此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中选择 66例进行药学干预效果研究, 33例进行普通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叫做 C组,其他的 33例进行治疗后施加药学干预,叫做 D组。治疗结束后分析施加药学干预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在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在用药期间同时服用的其他种类的药物,药液配置好以后,经过时间过长才给患者注射等。对患者进行人为的药学干预后,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远低于没有实施人为药学干预的。结论:中药注射剂在配置好后,如果存放的时间超过 15分钟,或者是联合用药,就极有可能造成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过对患者实施人为的药学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有所改善,因此,这种人为的药学干预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冠心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内科门诊和病房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9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操作按试剂说明书严格进行。结果各组间hs-CRP比较,AMI、UAP和SAP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UAP患者较SAP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升高,AMI患者较UAP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浓度比正常人明显升高,血清hs-CRP与冠心病的病情成正相关,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

  • 标签: 超敏 C 反应蛋白 冠心病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他汀药物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反应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段内(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分成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25例),A组给予血液透析、改善贫血及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B组基于A组,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微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 B组治疗后的TNFα、IL-6、CRP水平均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患者,采用他汀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微炎症反应

  • 标签: 尿毒症 他汀药物 微炎症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透析模式对低血压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3年07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频繁出现低血压症状的规律HD患者2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钠浓度为140mmol/L、透析液温度为37摄氏度)(对照组1040次HD),再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模式,即钠梯度透析模式(试验组A)和超滤梯度加低温透析模式(试验组B)。各组患者均进行1040次HD;比较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A组和试验B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一般常规透析模式,与对照组相比P<001。并且试验B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低于试验A组。结论超滤梯度加低温血液透析模式能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两种模式 低血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