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源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 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dECG)或常规心电图( routineelectrocardiogram, rECG)的监测效果,旨在为临床上心血管源性晕厥的确诊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 27例,对全部入选者均行 rECG和 dECG监测(分为 rECG组和 dECG组),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模式的检出率和分析心血管源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 dECG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 39.62%)和 rECG组( 35.85%)差异不显著( P> 0.05); dECG组心电图诊断结果和 rECG组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对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进行 dECG监测或 rECG监测在检出率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存在一定监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但 dECG的监测效果稍高一些。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考虑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心电监测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预后影响和护理措施。 方法 抽取 2019年 1 月 -2020 年 1 月 6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依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组( n=34, 空腹 血糖在6.8 mmol/L及以上 或随机血糖大于 11.1mmol/ L )和正常组( n=34, 空腹 血糖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金刚添加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血管性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吡拉西坦对照组和美金刚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和常规性治疗,美金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美金刚治疗,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入组患者治疗12周后,ADL、BEHAVE-AD、MMSE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结论对血管性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美金刚治疗,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在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2 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32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收集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在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内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门诊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48%vs.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9.52%)对照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良好,但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用药,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接治的 60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0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 30例,则采取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术后视力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全视网膜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眼压,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33例)和观察组(血管性介入治疗,33例),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94%VS75.76%),差异明显(X2=4.243,P=0.039<0.05).结论:针对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通过血管性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对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及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40例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在2022年8月-12月就住于我院中医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中药熏洗治疗,住院期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治疗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中药熏洗应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后,可有效减少患者头痛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认知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59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实验组)和59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等进行筛选,对入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重进行登记,并行血压的测量及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在控制其他自变量后,性别、超重、高低密度脂蛋白及高血压对患病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性别:(P=0.032<0.05),OR值(95%可信区间)为0.331(0.121~0.908),低密度脂蛋白:(P=0.001<0.05),OR值(95%可信区间)为5.368(1.910~15.088),高血压:(P<0.001),OR值(95%可信区间)为4.105(1.578~10.700),超重:(P<0.005),OR值(95%可信区间)为4.705(1.581~14.003)。结论: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与女性、体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等因素相关,在预防血管性痴呆方面不容忽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复杂性与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72例,记为复杂组;同期选择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72例,记为非复杂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脓液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脓液量、手术时间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围手术期间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内接诊的17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研究组)。结果:通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得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对照组则相对较差,P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诊断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进行鉴别诊断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3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对比病理诊断,记录超声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并对比不同类型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7.18%,灵敏度为91.89%,超声诊断准确率和病理诊断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型、单纯导管扩张型、囊是混合型、脓肿型和实性团块型乳腺炎,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诊断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明显,准确率和灵敏度值得信任,可帮助鉴别不同类型的肿瘤形态,具备较大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50例。对这5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先后实施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并将其分为CT与MRI,以此来进行诊断价值研究与分析。检查完成后,对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方式的基本性能评分和脑血管疾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与MRI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T的准确性以及清晰度评分低于MRI(P<0.05);MRI的疾病检出准确率高于CT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对于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应该首先选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50例。对这5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先后实施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并将其分为CT与MRI,以此来进行诊断价值研究与分析。检查完成后,对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方式的基本性能评分和脑血管疾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与MRI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T的准确性以及清晰度评分低于MRI(P<0.05);MRI的疾病检出准确率高于CT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对于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应该首先选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