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估强肝胶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方法138例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服强肝胶囊2.0g/次,每日2次,连续6个月,加维生素类和肝泰乐.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加维生素类和肝泰乐等一般护肝药.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肝脏B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蛋白(LN)检查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试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试验组肝脏纤维化程度从Ⅱ级降到Ⅰ级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二组间转氨酶恢复正常的人数的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二组间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服药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一般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强肝胶囊有减轻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作用,用药安全,可选择作为治疗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降脂疏肝方治疗,并探究对其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降脂疏肝方治疗组,每组6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就降脂疏肝方对于住院患者是否有效及做出相关研究。结果:采用降脂疏肝方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91.6%)人,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人数为38(63.3%)人。结论:将降脂疏肝方应用于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治疗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并探究对其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间收治的48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中医治疗观察组,每组2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就中医治疗方法对于住院患者是否有效及做出相关研究。结果: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显效18例,占比75.00%、有效3例,占比12.50%,无效3例,占比12.50%,总有效率87.50%,采用基础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显效1例,占比4.17%、有效12例,占比50.00%,无效11例,占比45.85%,总有效率54.17%,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和乙醇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小鼠自由饮水,予正常饮食,并予以CCL4皮下注射;高脂低酒精模型组小鼠,予高脂食物喂养,低容量酒精灌胃,并且予以CCL4皮下注射;高脂高酒精模型组小鼠,予大容量酒精代灌胃,予高脂食物喂养,并且予以CCL4皮下注射;高酒精模型组小鼠,予大容量酒精代灌胃,并皮下注射植物油并且予以CCL4皮下注射。观察各组建模动物的饮食、体重、皮毛,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的状态,用光镜观察肝纤维化病理情况,检测建模动物的各项生化指标,利用超声成影技术对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观察。结果高脂高酒精组的小鼠的体重一开始上升的较快,但是之后速度逐渐减慢,甚至呈下降趋势,hyp明显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将687mg多烯磷脂酰胆碱溶入到250ml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将1200mg的谷胱甘肽溶于250ml的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变化以及肝功能变化等。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之间的改善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之间肝功能改善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显著进步19例,占63.3%,进步7例。占23.3%,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显著进步17例,占56.7%,进步8例,占26.7%,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T2DM患者的治疗过程中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T2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常规全程健康教育者为对照组,以接受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者为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接受教育3个月后的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接受教育前疾病相关知识评分及疾病自护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接受教育3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评分、疾病自护评分及自身健康主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的改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T2DM患者的教育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血脂指标与血清转氨酶、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检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中心2023.3-2024.3的2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被检者血脂、血清转氨酶、胆碱酯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的结果情况。结果 将两组进行比较,血脂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比较,肝功能酶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血脂、血清转氨酶、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上有着明显变化,依据这些检测结果,有利于诊断此类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的检验结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需要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临床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45例及重度组20例,同时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抽血检测,对比组间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检测后,中度组、重度组患者LDL、TC及TG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及重度组HbAlc及FPG水平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ALT、AST及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内会出现脂质代谢紊乱,血糖及肝功能指标高于健康者,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缓解临床症状,此外,日常生活中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缓解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