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某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4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6岁。结果收治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同期发生率为0.95%,临床表现为为盆腔包块患者占91.67%,腹水患者为45.83%,腹痛患者占66.67%,阴道出血患者占79.17%,阴道排液患者占54.16%,盆腔包块伴有阴道排液或者腹痛等二联症患者占45.83%,同时具有盆腔包块、阴道排液和腹痛等三联症患者占16.67%。CA125检查3例正常,17例升高(≥35U/ml),其中数值明显升高者(≥3倍)12例(60%)。B超检查91.67%的患者有盆腔包块。误诊率为87.5%。结论临床上如遇有二联症或者三联症为主要症状,超声检查探及盆腔肿块,血清CA125增高,都应提高警惕,尽早手术并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介入的护理措施。方法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以及遵医嘱给予预防性的广谱抗生素。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基本痊愈出院。结论输卵管妊娠再通术后输卵管异位妊娠率接近10%,是输卵管远端病变引起,其预防措施主要是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tuberecanalization)是在X线透视、超声及宫腔镜的监视下,通过同轴导管配合导丝技术再经宫颈将导管和导丝送至子宫角,并且借助导丝、导管的扩张以及药液的冲洗作用,使阻塞的输卵管再通的一项介入治疗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输卵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积水患者48例。另选取45例子宫附件区囊样病变作为鉴别诊断对象,将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均经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证实为输卵管积水或附件区囊样病变,所有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进行多层面重建处理,与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比较分析螺旋CT在输卵管积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总结输卵管积水的特异性CT表现用于鉴别诊断。结果手术证实48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中共62侧输卵管病变,其中显示管状型及腊肠型42侧,多囊型14侧,单囊型6侧,可见肿块边缘呈“3”字形切迹及肿块内不完全分隔,而其他附件区囊样病变患者多呈单囊型或多囊型,管状较少;囊内多见完全性分隔;CT确诊输卵管积水41例,CT确诊率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多层面重建及增强扫描可提高输卵管积水临床检出率,可根据CT特征表现与其他附件区囊样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宫外孕)是危及育龄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妇科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宫外孕按着床部位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发生率最高,占到90%以上。腹腔镜手术治疗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它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既可施行保留输卵管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又可施行切除输卵管的根治性手术。由于具有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减少痛苦,镜下探查清晰,角度更多,操作精细更适合行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手术,减少术后粘连,并发症少,留院时间短,节省时间及公共资源,恢复快而且几乎不留疤痕,术后妊娠效果优于开腹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也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输卵管妊娠。本报告通过对45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后附典型病例资料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