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疾病阶段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56例健康人、52例HIV无症状者、70例HIV有相关症状者和77例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不同疾病阶段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艾滋病组(80.04±69.41个/ul)<HIV有相关症状组(275.50±43.29个/ul)<HIV无症状组(534.85±228.70个/ul)<正常对照组(694.30±185.09个/ul),病毒载量为艾滋病组(5.02±0.75log/ml)>HIV有相关症状组(4.37±0.83log/ml)>HIV无症状组(4.07±0.83log/ml)。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着疾病的进展而降低,而病毒载量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升高,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在评价HIV/AIDS患者病情时,应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综合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给予肠外营养喂养,根据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3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对照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2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测量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为(18.6±2.6)h/d。两组新生儿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用a-干扰素治疗高水平病毒载量慢性乙肝与拉米夫定联合a-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水平病毒载量慢性乙肝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抗病毒治疗临床资料,进行疗效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a-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患者30例,单用a-干扰素治疗患者50例,采用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相比较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a-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用治疗高水平病毒载量慢性乙肝疗效优于单独应用a-干扰素,可增强抗HBV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全麻苏醒期尿管引起的躁动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60例ASAI~Ⅱ成年膀胱结石位手术患者,实施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插管全麻。术毕气管导管拔除后,自述要拉尿躁动患者,双盲随机分成布托啡诺0.5mg、1mg、1.5mg组。记录用药时间、用药后安静时间、清醒时间及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0.5mg、1mg、1.5mg布托啡诺组循环平稳(p>0.05),呼吸抑制无明显差异(p>0.05).0.5mg布托啡诺组安静时间较1.0mg、1.5mg布托啡诺组长(p<0.05),1.5mg布托啡诺组清醒时间较0.5mg、1.0mg布托啡诺组长(p<0.05),1.5mg布托啡诺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0.5mg、1.0mg布托啡诺组(p<0.05)而BCS舒适度评分0.5mg布托啡诺组低于1.0mg、1.5mg布托啡诺组(p<0.05)。1.5mg布托啡诺组嗜睡的不良反应高于0.5mg、1.0mg布托啡诺组(p<0.05)。结论0.5mg、1mg、1.5mg布托啡诺都能抑制尿管刺激引起的躁动,1mg布托啡诺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自6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QOL四个模块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均有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健康认识、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的评分分别为(12.30±3.78)、(11.58±1.91)、(12.73±2.58)、(15.36±2.6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过程中,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和I型干扰素(IFN)α、βmRNA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未经治疗的CHB患者88例(CHB组),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4例(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ING,IFN-α和IFN-βmRNA表达,用2-ΔΔCT的方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B组患者外周血中STING,IFN-α和IFN-βmRNA的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2.95、3.14、2.01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3.41,-2.31,均P<0.05);CHB患者STING相对表达量HBVDNA病毒载量≤104IU/mL组分别是HBVDNA病毒载量104~105IU/mL组、105~106IU/mL组和>106IU/mL组的2.98、3.76、3.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STING与IFN-α、IFN-β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5、0.503,均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STING表达升高,且STING高表达影响HBV复制。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接诊的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患者92例,根据随机分层法进行组别划分,其中参照组46例患者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药物治疗方案,研讨组46例患者则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主要就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 观察研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数据比较具统计学差异。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胰岛素治疗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能够有效改善多种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研究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情况,探究该测定方式的可行性及中药饮片毒素残留的情况。方法提取样品溶液后使用免疫亲合柱净化后使用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其中的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结果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概率为9.2%左右,其中以种子类中药饮片的污染的最为严重。结论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法能准确监测出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值得推广与应用;因种子类的中药饮片污染最高,应扩大监测中药饮片的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现状以及和CD4+、CD8+淋巴细胞相关性。方法采用罗氏诊断试剂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27例HIV感染者的HIV病毒载量和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结果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二者比值在病毒载量阴性组和高值组均有意义,P<0.01。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在病毒载量低值组和高值组有意义,P<0.05。CD4+、CD8+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病毒载量多少无关。结论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多少与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二者比值密切相关,有效控制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对减缓病情进展,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急危重症患者床边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护理工作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优化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流程。方法:于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研究纳入了6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采集患者的床边动脉血样本,测定其乳酸水平,并记录相应的护理工作量,包括护理时间、护理操作的复杂性和频率等。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床边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护理工作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当乳酸水平升高时,护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具体来说,当乳酸水平超过4mmol/L时,护理时间平均增加约30%,即每日需要多花费约1.8小时进行额外的护理工作。同时,随着乳酸水平的上升,护理操作的复杂性也显著增加,如需要更频繁地监测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等。结论:本研究显示,急危重症患者的床边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护理工作量呈正相关。乳酸水平的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严重,需要更多的护理资源和时间。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乳酸水平合理安排护理资源,以提高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这一研究结果对指导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榴籽油对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小鼠股骨近端骨密度及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观察相关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实施假手术外,其余2组全部在麻醉下切除卵巢制作成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给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喂食普通饲料和添加一定剂量的石榴籽油的饲料,4周后拟对小鼠股骨近端骨小梁微结构进行检测。同时对4周后三组动物采血获得其血清,利用体外血清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研究三组动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对照组动物股骨近端骨小梁微结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实验组,空白组骨小梁微结构正常;石榴籽油代谢物(CLA9C)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的分化,通过增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基质矿化促进成骨,同时,主要的转录水平(ALP,Coll1a1,BSP,OCN,OPG,OPNand成骨细胞标记物(DDR2,Coll1a1,ALP等)呈现显著上调。结论石榴子油可以抑制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骨量的丢失同时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联合贝那普利钠(洛汀新)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配合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按0.6-0.8g/(kg·d),同时据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内,及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钠2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35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除低分子肝素外,未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包括中药)。分别在第O、8周留取24小时尿标本,查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同时留取清晨空腹血标本,查血清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β2-微球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部分凝血指标并使用测得的血清肌酐值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加用低分子肝素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8周后血TG、TC、血尿酸、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流变性能、抗凝,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及过敏反应。结论①贝那普利钠单独应用及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但联合治疗效果更好;②低分子量肝素可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高血脂水平、血尿酸、β2微球蛋白水平,并且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流变性能、抗凝;③两药联合应用8周对于GFR无明显影响;④二药联合应用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以奎硫平治疗初期药量为一天200mg,之后每天增加200mg,在4天到达每天600mg)和观察组34例(以奎硫平治疗初期药量为一天100mg,之后每天增加100mg,在1周内达到每天600mg)两组,疗程均为30天,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病患病情均得到明显好转,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病患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奎硫平100mg快速加量的治疗方式下病患的不良发应发生率较小,较为相对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