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见于颅内器官组织的肿瘤。来源于颅内器官、组织的肿瘤称为原发性脑肿瘤。颅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称为继发性肿瘤或转移瘤(如肺癌脑转移、乳腺癌脑转移等)。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或视乳头水肿)。颅内肿瘤在小儿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年龄以5~8岁居多。肿瘤的类型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小儿颅内肿瘤的组织类型以胶质瘤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12月来监测颅内压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进行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持续颅内压监测,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病情突变,颅内压>513kPa,通过急诊手术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后,颅内压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其他13例患者在病程的2~5天内颅内压增高,但低于手术要求值,通过脱水等处理后颅内压下降。通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划分,16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I级6例,II级5例,III级5例,IV级和V级无。结论动态监测颅内压的变化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高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术后7d颅内压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94例,依据抽签法对其展开随机分组,命名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并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案,命名另一组为研究组并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2.31±3.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6±2.71)%;研究组中97.87%(46/47)患者治疗有效,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5.96%(31/47)更高,组间相关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实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升其疾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对其经颅多普勒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老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颅内动脉呈异常流速,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Vp)及均值流速(Vm)呈减低趋势,而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呈增加趋势。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发现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及其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而且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便、检查迅速、可重复性好、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遴选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段内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设置分组,采纳常规护理30例(记作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30例(记作研究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