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在系统收集陕北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古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安组沉积的沉积环境及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分析,并恢复了各层序沉积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将延安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层序绘制了关键单因素的等值线图,恢复了各层序沉积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层序Ⅰ沉积早期主要为河流沉积;随着盆地沉降的加剧,中部地区逐渐变为湖泊沉积,东北部河流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基本继承了层序Ⅰ晚期的沉积格局,古地理格局相对较稳定;层序Ⅲ沉积,盆地基底不断抬升,湖泊逐渐萎缩成局限湖,河流沉积、三角洲沉积分别在研究区中部、东北部大规模发育。

  • 标签: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古地理 延安期 陕北地区
  • 简介: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发育了一套以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为特色的滨海相、三角洲相沉积,是河南省晚古生代的重要含煤地层。基于地层厚度、砂泥比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指相化石和沉积组合类型的分布特征,可以确定出4种沉积相:潟湖(海湾)相、潮坪相、障壁岛相和三角洲相;划分出3种岩相区:三角洲泥岩及砂岩相区,海湾(潟湖)—潮坪粉砂岩及泥岩相区和障壁岛—潮坪—潟湖(海湾)砂岩及泥岩相区。当时的沉积古地理特征表现为:豫西南为伏牛古陆,豫西为中条古陆,总体地势呈北西高,南东低,中部有一水下隆起区;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退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中条古陆;最大厚度沉积区位于东北部及东部。

  • 标签: 岩相古地理 沉积相 山西组 中二叠统 河南省
  • 简介:湖南邵阳市邵阳大道两侧出露的龙潭组下段(中二叠世茅口晚期)发育一套地质特征典型、沉积序列明显的重力流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块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砂岩底面发育有重荷模、槽模、工具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砂岩内部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包卷层理及粒序层理,互层的泥岩中见类似于古网迹的痕迹化石。可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浊流与滑塌沉积。剖面下部含泥砾块状砂岩发育,剖面中上部以发育薄到中厚层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特点。根据重力流沉积物特征及其垂向序列特征,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将海底扇划分出内扇、中扇与外扇。通过与附近的短陂桥矿区的龙潭组下段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华南地区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位于华南盆地范围的邵阳地区,在中二叠世茅口晚期(龙潭组下段)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意味着华南盆地在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的深大断裂在中二叠世末期曾经发生拉张,形成裂谷盆地。

  • 标签: 湖南邵阳 重力流沉积 茅口期晚期 龙潭组下段
  • 简介:私人日记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信息源。根据清代姚济所著的《己酉被水纪闻》中记录的上海(松江)184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逐日天气记录,辅以《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中的记载,确定了上海在大涝的1849年的入、出梅日期和梅雨长度以及梅雨量,并重建了上海该年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以及整个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降水量。结果表明:(1)上海1849年入梅时间为6月11日,出梅入伏时间为7月19日,梅雨持续时间38d,超过现代上海多年梅雨持续时间的平均值17d,梅雨雨量为364.1mm。(2)上海该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总计降雨26d,其中包括3场连续性降雨过程,其中第3场降雨最长连续时间为12d,重建的降雨量为318.6mm。与1954、1991、1998年等长江中下游大涝年份上海的降雨相比,184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无论是总降雨持续时间,还是连续降雨日数都是最长的;降雨量也是最多的,接近常年平均的2倍。与1951—1998年逐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上海的降雨相比,1849年总降雨天数仍然是最多的;连续降雨日数处于第2位,降雨量处于第6位。

  • 标签: 日记 1849年 上海 降水重建 梅雨
  • 简介: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岩溶作用则是形成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岩溶分类方案不统一、岩溶术语界定不清楚、生产应用难度大的现状,作者分析了奥陶系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不同时期岩溶储集层特征及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依据岩溶成因及主控因素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分类,划分出风化岩溶、礁滩体岩溶和埋藏岩溶3大类,其中风化岩溶又分为潜山岩溶和层间岩溶2个亚类。研究指出礁滩体岩溶、层间岩溶、潜山岩溶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岩溶类型,并以构造运动为主线将奥陶系岩溶划分为5,开展了不同类型岩溶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指出了3种重要类型岩溶的勘探思路。此次研究统一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岩溶分类及期次,对勘探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应用意义。

  • 标签: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分类及期次 礁滩体岩溶 层间岩溶 塔里木盆地
  • 简介:中奥陶世克里摩里,鄂尔多斯西部地区为镶边陆架的碳酸盐岩台地,自东向西依次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缘斜坡-斜坡脚、广海陆棚和深水海槽相带,从浅水区经由碎屑流搬运来的块状钙质角砾岩在台缘斜坡-斜坡脚相带集中堆积,形成厚度不等的透镜体夹于正常深水灰泥石灰岩和泥岩中。乌拉力克期发生较大规模构造运动,盆地东部整体抬升,西部边缘发生裂陷,沉积范围以同生正断层为界,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沉积环境演变为相对闭塞的深水斜坡-盆地,沉积-套富含笔石的泥页岩地层,并不时有陆源克里摩里组垮塌的石灰岩沉积物被带入盆地,形成数量不等的多套角砾岩夹层。

  • 标签: 鄂尔多斯西部 钙质角砾岩 碎屑流 岩相古地理
  • 简介:在系统收集研究区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扬子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的沉积环境及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扬子地区吴家坪沉积环境包括陆地、海陆过渡环境、滨岸、碳酸盐岩台地和盆地,其中碳酸盐岩台地包括碳酸盐岩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深水陆棚和台盆。对扬子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的沉积古地理进行了总结,绘制了沉积古地理图,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包括古陆、冲积平原、滨岸平原、碳酸盐岩台地和次深海。研究区内烃源岩类型多样,包括煤系、碳质页岩、泥岩、泥灰岩和硅岩等,主要发育在沼泽、渴湖、深水陆棚和台盆等环境。有机质的来源包括陆源、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扬子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烃源岩的发育主要受当时气候条件、洋流格局和沉积环境的控制。热带潮湿气候和洋流格局有利于有机质的生产,而局限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 标签: 扬子地区 晚二叠世 烃源岩 沉积环境 古气候 古海洋
  • 简介:川西北地区绵竹和安县等地发育的下卡尼阶岩性以灰色鲕粒灰岩、海绵礁丘粘结及障积成因的凝块石灰岩为主,上卡尼阶岩性突变为灰黑色页岩、粉砂岩,这与西特提斯地区卡尼阶在岩性和颜色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次研究用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分析了川西北地区卡尼阶中有孔虫、双壳类及腕足类化石壳体和植物叶片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结果显示上卡尼阶化石中氧同位素值较下卡尼阶略有变小,上卡尼阶泥质粉砂岩中化石的碳同位素较下卡尼阶灰岩明显变小,可能反映了淡水输入的影响。结合研究区卡尼阶的沉积学特征,笔者认为川西北地区同样受到卡尼洪水事件的强烈影响,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淡水输入是造成川西北地区海绵礁(丘)大量周期性死亡及最后消失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卡尼期洪水事件 同位素 海绵礁 三叠纪 特提斯 超级季风
  • 简介:中国南方灯影峡(晓前寒武纪)是白云岩广泛发育的海洋碳酸盐沉积时期.在灯影组中部发育从海水直接沉积、沉淀的原生白云岩。目前仍保留其原始组构特征。从40个原生白云石(岩)中测得:泥晶白云石的δ^13C值为‰,δ^18O值为-1.17‰(n=6);藻白云岩的δ^13C值为3.52‰,δ^18O值为-1.86‰(n=5);海水纤状白云石胶结物δ^13C值为2.90‰,δ^18O值为-2.65‰(n=8);海水刃状白云石胶结构的δ^13C值为2.96‰,δ^180值为-2.41‰(n=8);泥晶纹层和海水纤状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C值为2.79‰,δ^18O值为-3.13‰。40个岩样的δ^13C平均值为3.25‰±0.44‰,δ^18O平均值为-2.12‰±0.98‰(均以PDB标准)。对于灯影峡海相白云岩的原始δ^13C和δ^18O值,不采用所有样品的平均值.而是采用原生白云石沉积物与海水白云石胶结物δ^13C值和δ^18O值两个图示分布区重叠部分的最重同位素值,即δ^13C值为4.43‰(PDB标准),δ^18O值为-0.62‰(PDB标准),将其作为灯影峡海洋碳酸盐岩的原始同位素组成。对海水原生白云石胶结物包裹体盐度进行了测定,海水δ^18O计算值为2.90‰(SMOW标准),用原始δ^18O值计算的厚生白云石形成时的海水温度为408℃。这说明中国南方灯影峡的海洋为走热的较高的海水温度环境。

  • 标签: 海水温度 原始同位素值 原生白云石 海洋碳酸盐沉积 灯影组
  • 简介:地质记录表明在早-中寒武世过渡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但对其成因的认识仍存在分歧。作者试图通过对华北地台该时段广泛发育的核形石微组构和矿过程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对灾变事件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核形石内富含细菌化石;包壳的微组构和有机矿特征表明其形成于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作用活跃的高碱度海水条件,密集的莓状黄铁矿微粒和异养细菌残余指示为缺氧环境;而沉积相分析显示核形石发育于浅海陆棚背景。研究认为,同期的核形石及其他可对比微生物岩不仅在华北广泛分布,在其他大陆和板块上也有良好记录,表明在这个生物灾变浅海环境有广泛的微生物群爆发,并可能与大火成岩省喷发、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深部缺氧海水向陆棚侵进引起的浅海广泛缺氧相关。早-中寒武世过渡广泛发育的微生物岩可能记录了底栖动物大量灭绝后,微生物群在缺氧水体中的快速繁盛与生态扩张过程。

  • 标签: 早-中寒武世过渡期 核形石 有机矿化 草莓状黄铁矿 缺氧环境 华北地台
  • 简介: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其中白云石矿物的含量应超过50%。在白云岩中常含有方解石、石膏等化学沉淀矿物,也可含有黏土、陆源砂、粉砂等。白云岩与石灰岩有相似的外貌,但白云岩与盐酸反应较石灰岩弱。

  • 标签: 白云岩化 白云石化 术语 碳酸盐岩 化学沉淀 石灰岩
  • 简介:文中通过对晚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华南和华北地块古地理特征以及地层学证据的分析,认为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自海西以来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广义的郯庐断裂带发展阶段,在海西它是扬子地块北东缘呈宽缓弧形展布的边缘裂陷槽(或盆地)的边界;在印支由于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碰撞,成为两地块的对接边界,具有逆冲推覆的性质,属广义的特提斯构造域.第二发展阶段从燕山以来,发展成为一条平移断裂带,属于狭义的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平移系统.自晚石炭世至早三叠世的中国南方及华北东南部的岩相古地理资料显示了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对接始于晚二叠世早期,地块的抬升自南向北、自南东向北西方向呈迁移趋势;印支的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北东、北北东展布的缓‘S'形的地块拼贴边界,在现今的郯庐断裂带上表现为残留的由北北西向南南东的斜向逆冲推覆的性质,表现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上部构造层的变形,即张八岭构造带及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燕山以来则为众所周知的狭义的郯庐断裂带即郯庐平移断裂系统的一部分.

  • 标签: 海西期 印支期 岩相古地理 郯庐断裂带 碰撞 逆冲推覆
  • 简介:自从Kalkowsky在1908年构筑了叠层石的术语之后,叠层石一直是地质学家采用不同方法研究和思考的主题,而且一直被当作证明地球早期生命历史的代表物而得到深入调查。叠层石确实为地球早期生命历史提供了间接而且复杂的证据,所以,现代叠层石确实代表着明显的生物信号而成为研究的焦点。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现代叠层石的多样构成,确实表明了蓝细菌生物席建造了叠层石,而且进一步表明了微生物席转化成叠层石不是一个直接的作用过程。那些反映现代叠层石多样构成的典型实例包括:(1)南极Untersee地区的湖泊相锥状泥质叠层石;(2)新西兰North群岛被称为煎锅湖的热水湖泊中以及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热泉中的硅质叠层石;(3)巴哈马台地、澳大利亚鲨鱼湾以及巴西东南部海湾碳酸盐沉积物构成的叠层石。由于蓝细菌微生物席是否代表了古代叠层石的形态学前体总是存在争议,而且在生命的图像中叠层石一直是一个迷惑的关键片段,因此,现代叠层石的多样构成,将成为认识古代叠层石形成的关键和窗口。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追踪和总结现代叠层石的多样构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沉积作用和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丰富而复杂的信息,将不但丰富微生物沉积学的研究内容,还将拓宽沉积相分析的基本内容,对深入了解叠层石复杂的沉积学特征和生物学属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标签: 蓝细菌生物席 多样化构成 现代叠层石 研究进展
  • 简介:基于岩心描述和镜下观察,分析了研究区下古生界硅岩溶储集层的岩性特征。通过对沟通潜山断块和古近纪洼陷的边界断层产状、潜山断块内下古生界产状的分析,认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具备埋藏岩溶作用条件,提出了古近纪沉积物压释酸性水向潜山断块运移的3种方式,即:翘倾端断面补给畅流运移模式、倾没端断面补给畅流运移模式和背斜凸起两侧双向入渗补给对流循环模式。利用这3种模式可以合理解释研究区下古生界潜山硅岩溶储集层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翘倾端断面补给畅流运移模式可以解释潜山断块高部位硅岩溶层段储集层的发育情况,倾没端断面补给畅流运移模式和背斜凸起两侧双向入渗补给对流循环模式,可以解释潜山断块的低部位硅岩溶层段储集层的发育情况。该模式还可以合理地解释硅岩溶储集层在下古生界赋存层位的“穿层性”特点,同时也能够合理解释潜山断块周缘发育硅岩溶层段,而潜山断块中心地带很少出现硅岩溶层段等现象。

  • 标签: 压释水 储集层 硅化岩溶 下古生界桩海地区 济阳坳陷
  • 简介:新疆伊犁盆地蒙其古尔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以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为主要研究层位,通过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分析及露头描述和剖面对比,从沉积学的角度解释蒙其古尔矿区铀矿的发育条件和成矿机制。研究认为,蒙其古尔地区三工河组以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等为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河口砂坝不发育。该沉积微相对研究区铀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砂体的连通性为成矿流体提供运移空间;(2)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控制氧化带发育及矿体富集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3)沉积微相变化导致的砂体变异部位是矿体厚度、宽度与富集程度增大的主要原因;(4)由决口扇形成的泥岩天窗是越流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沉积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越流 砂岩型铀矿 侏罗系 伊犁盆地
  • 简介: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群中的深水碳酸盐岩及其白云岩是较为特殊的沉积与成岩作用类型之一。通过对南雅尔当山剖面详细观察与采样分析,阐明了其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深水碳酸盐岩的顶、底均与浊积岩伴生,呈重力滑覆—带状分布,主要由黄灰色—灰色、大多呈薄层瘤状的白云岩夹泥页岩构成;可见到海绵骨针、三叶虫等浮游生物化石以及分选差的花岗岩、火山岩及硅质岩等碎屑;基本保留了原始沉积中的溶解、水平层理等较深水沉积的特征。该套白云岩包括泥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或残余陆屑白云岩、巨型藻鲕白云岩和生屑泥粉晶白云岩等9类白云岩;白云石有序度为0.47-0.56和0.70-0.76,中强阴极发光,经历了2较强的白云岩化作用;富含SiO2、Al2O3、Mg、Mn、Fe、MnO和TiO2;^δ34SV-CDT为-0.2-6.6,ΣREE含量为46.7×10^-6-67.4×10^-6,呈正铕负铈的“帽式”稀土配分模式,反映相对还原沉积环境;反映沉积水体盐度的Na2O+K2O、Sr、Ba含量偏低,^87Sr/^86Sr值相对偏高,^δ18OPDB、^δ13CPDB稍低,不能指示原始海水或原始环境。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认为:这套深水碳酸盐岩形成于向上变浅的缓坡带,其发生了浅埋藏、中—深埋藏条件下的2白云岩,且受构造推覆或重力滑覆至外陆棚,并发生裂隙—溶蚀作用和白云石、方解石及烃类的充填作用。

  • 标签: 深水 碳酸盐岩 白云岩化 地球化学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 简介: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2-3xg2)为例,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录井、X衍射及物性分析,探讨湖平面升降对混积型碳酸盐储集层形成及其分布的控制。英西地区E2-3xg2整体为咸背景下的湖相混合沉积,内部由多种结构类型的湖平面升降沉积旋回在纵向叠置而成,并伴随岩石结构产状及矿物组分的周期性变化。区内储集层类型多样,以混积型碳酸盐岩为主,各类储集层的纵向演化及物性分布与单个湖平面升降旋回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自下而上构成原生晶间微孔—溶扩晶间微孔—充填残余溶孔的孔隙组合,储集层物性具有向上变好的趋势。各类储集层的形成机理与空间分布受湖平面升降旋回控制,白云石晶间微孔型储集层形成于湖退早—中期,与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相关,物性一般,分布广泛;溶扩晶间微孔型和溶孔型储集层形成于湖退晚期,与地貌高部位的短暂暴露溶蚀相关,储渗性能优异,局部发育。

  • 标签: 湖平面升降 混积碳酸盐岩 咸化湖盆 储集层成因 下干柴沟组 英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