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字书为各时代文字整理的代表性著作,其在历朝历代中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关系到彼时文字的规范、学术的齐一。甚至是思想的统整。而字书之兴起,目的既然有很大的成分是在一统当代用字,那么对于标准字形的确立与大量异体字的整理便成了字书编纂的主要工作。但从历来字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字书在整理文字时对异体字所作的正、古、俗、通、讹……等属性归类时有着很大的出入,同时也多未针对这些分类作具体的界定,其意涵模糊不清。使得后世在看待这些字书时,常对其文字属性的分类无所适从,甚至无法理解。敦煌写卷S.388载有字样书《正名要录》,此书约完成于贞观年间,较诸《干禄字书》要早上数十年。其书体例颇与其它唐代字样书不同,又全然没有任何序跋说解,在文字属性归类上有其特异之处。今以之为对象针对其文字属性的归类方式及意涵上进行探索,试图还原作者之编纂意旨,一方面为唐代字样书的发展下一脚注,另一方面也希望此一议题的探讨有助于当今文字的整理与规范。
简介: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