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概况随着国民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推进钢琴教学改革,开拓钢琴教学的新路子,我们学院这两年实行了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支持,1992年,由院长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前往天津音乐学院,参观学习他们的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又派出几位老师参加了中国音协音教委在上海举办的、由美籍专家吴罕娜教授主持的“美国成人与儿童键盘教学讲习班”.1993年,我院引进了几十台数码钢琴,建成了较大规模的钢琴教学实验室并当年安装,当年投入使用.可以说,为了开展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舍得花本钱的.钢琴课是音乐院校各个系室中覆盖面最大的基础课、必修课,人们把钢琴比喻为“音乐之母”,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开设这门课,而钢琴教师却十分紧缺,远远跟不上教育的需要.因此,进一步改革钢琴教学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从1993年起,我院在师范系、社会音乐系、音乐大专班、中师班等系、班200多名初级程度的学生中开设数码钢琴集体课.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它的优越性,成为
简介:一副好嗓子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而对音乐教师来说那更是重中之重。但由于超负荷用嗓,不注意用嗓卫生等原因,使许多清晰、明亮的嗓音消失殆尽。为了避免或减少对嗓音的损坏,又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种即使音乐课情趣盎然又让教师轻松用嗓的方法──建立“第二语言”系统。何为“第二语言”系统?我们把教师课堂上用嗓讲解、范唱称为“第一语言”,把不用嗓音,借助其他教学媒体代替“第一语言”的现象称为“第二语言”。建立“第二语言”系统不仅能帮助音乐教师降低用嗓频率,而且还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教学效果。一、借助钢琴旋律“第二语言”系统钢琴,是音乐教师不可缺的一项教学工具,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几乎都可用到钢琴。比如:组织教学中的“起立”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好准备可用再如想让学生做一项“交换练习”,教集体舞、游戏排队型的“语言”。以上这些简易的“第二语言”不仅好听而且容易识别,学生也乐于接受,而且能使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气氛更加浓厚,教学效率也大为提高,同时对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内心体验能力、乐句感受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教师嗓音的保护更是显而易见。二、杜助体态动作建立“第二语t”g...
简介:当前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实际上是传统曲式学与传统技法作品分析的综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任何音乐专业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课程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适应我国的国情需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的一切好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引自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为此,我们不能把《曲式与作品分析》课仅仅限于传统曲式与作品分析这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把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和现代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内容充实进去,建立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实用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
简介:与协奏曲相关的美学问题讨论(第一次课)时间:2011年03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00.11:30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新教学楼中601授课老师:韩锺恩教授参与同学:陈新坤、贺颖、郭一涟、刘娓娓、魏舁、黄海、竹琛汇报人:贺颖课程记录:贺颖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韩锺恩教授沿袭以往课程模式,为音乐美学方向研究生开设针对与围绕音乐作品的专题讨论课程,本次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某部协奏曲结合克尔曼的《协奏曲对话》一书讨论相关的音乐美学问题。课程形式为每一至两周讨论一部作品,由一名同学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的形式,并由韩锺恩教授亲自点评。这学期的第一次讨论曲目为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协奏曲对话》的第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