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前,在以“中国民族音乐”及“中国民歌”等概论性定位的教材中,对单首民歌的分析与介绍多较为简单、篇幅短小,且多未及吸收近年来民歌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民歌的课堂教学亦多偏重并停留在民歌的学唱实践感性层面,而对民歌的音乐本体分析、文化阐释较为忽视。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栏目特邀请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施咏教授将其《中国民歌音乐分析》(暨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6BD51)进行系列刊载,对中国民歌进行相对全面深入的音乐本体形态分析,以“立足本体形态、阐释文化内涵、接通当代应用”为宗旨,包括对结构、句式、衬词、修辞手法、韵式特点、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歌词分析和以曲体结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调框架等方面为重的曲调分析,并针对每首不同的民歌以不同的切入点及角度介绍,同时兼及关注传统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即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中国民歌、乃至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学分析及教学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文本,为展示中国民歌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的平台。
简介: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与《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均为我国作曲家以陕北信天游为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两曲在和声、曲式结构等创作手法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主要从主题素材、和声、曲式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以后作曲家运用陕北音乐素材创作钢琴音乐提供一些方法,也使钢琴演奏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进而更好的演绎该两首作品.
简介:一、学习经历——青少年扎根家乡民族音乐土壤的自觉意识张天彤(以下略称“张”):初次听到您的名字,是在1998年的11月份。我当时旁听中国音乐学院为“明星班”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这门课。在讲到民歌部分时,任课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会哥哥》两首山西左权民歌的录音。我记得当时在场的众明星以及我本人立刻被这酣畅、质朴、宽厚、泼辣并带有浓郁晋中风格的歌声吸引住了,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么动听的歌声是由谁唱出来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介绍这首歌的演唱者叫“刘改渔”,播放的录音是上个世纪50年代录制的。于是“刘改渔”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些年来,我在学习和教学中会接触到一些印有“刘改渔演唱”字样的教材和音响资料。这次我有幸在山西左权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评委席上见到“刘改鱼”的名字,开始时我还怀疑这两个名字是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