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86年桂阳县湘剧团演出的新编古装戏轰动剧坛.第二年,由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曲艺片.此剧为很多观众津津乐道,也为衡阳湘剧赢得了广大的农村市场.2000年桂阳湘剧团又对此剧进行了复排,并在永兴湘阴一带演出,赢得观众如潮般的好评.时隔二十年,的成功之处,就是将昆曲本土化艺术的特色展现舞台,从而光彩夺目.……
简介:朱培钧教授是著名的雕塑家、书画家和艺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出生于广西桂林地区恭城县,七岁开始学画、十二岁所作的《百蝶图》交誉艺林,中学时代崭露头角。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其国画工笔和写意花鸟曾师从张光、戚维新以及潘天寿教授,深得这些大师们赞赏。当时潘天寿教授所领导的书画研究会,年轻的朱培钧受到潘教授的赏识,得到他的亲传,打下了国画基础。20岁所作的《墨石图》就得潘老的欣赏,并题
简介:
简介:中国印章文化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每一方收藏级印章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是实用与艺术的合体,是具有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艺术瑰宝。
简介:豆豆好久没有见肖老师了,为什么叫豆豆呢?因为他养的小狗就叫豆豆,他看过的最有趣的书叫小豆子。肖老师是谁呢?她叫肖定丽,是个写童话的诗人。其实,肖老师都没写过什么诗,但豆豆就是觉得她是个诗人,她写的童话里都带着一股诗味。
简介:在“上昆热”引发的这场回望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如果说汤显祖及其文学精神、昆曲及其剧种优势是其他剧种所不能复制的.那至少有一些方面还是值得一些地方刷种,地方院团进行尝试.即人才的储备培养.高度的敬业精神.专业的运营技巧、有效的内容传播。
简介:《芳华》是大院子弟'致青春'的最后一朵烟花。虽然其试图将大院青春英雄化,但是却难掩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之间的乖离,从而也就无法掩饰这种大院'青春'的虚拟性。
简介:作为一名舞美设计师,我在国内观赏过各种类型的戏剧,却唯独没在欧洲欣赏过原汁原味的歌剧。怀揣着多年的梦想,我再一次踏入浪漫的艺术之都,2014年4月7日晚在巴黎巴士底歌剧院观看了《波希米亚人》。有关波西米亚人所谓波希米亚,是19世纪以来,放浪不羁的文人艺术家生活方式及精神气质的总称。波西米亚原来是捷克一带的地名,是吉卜赛人聚集地。这个地域的人们因艺术气质浓厚而声名远扬,
简介:上海是全国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先行者。自2015年起,上海针对国有文艺院团制定落实"一团一策"建设方案,以问题为导向,遵循艺术规律,从优化精品创作、完善人才培养、强化综合保障、健全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实施分类改革。沐浴在"一团一策"的政策春风下,传统戏曲剧种"妙手回春"。各文艺院团艺术创作力得到提升。
简介:《国家公敌》和《一代奸雄》都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变幻的情节,纠结的情感,眩目的打斗追踪,等待爆炸的“希区柯克式”悬念,美式的坊间幽默以及负载着“美国精神”的英雄形象。它们又都是出色的好莱坞电影。出色之处在于提出了“要手段还是要目的”的深刻问题。我把这种隐藏在好莱坞模式里的提问方式理解为美国电影人人文关怀在强势商业文化中
简介:桂芬是位清洁工.她负责小区72—78几栋楼的的清洁卫生。这天早晨。桂芬拿着大扫帚来到小区的路上扫垃圾。她扫完了路,抬头往楼梯口一看。72栋三单元的铁门上盛开着一朵有绿叶相衬的白色栀子花.远远看去美极了。
简介:展览:魔咒——关伟2011OCAT个展时间:二○一一年四月三十日至六月十五日地点:OCT当代艺术中心关伟为二○一一年在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的个展提供的计划叫"魔咒",这个计划保持了他一贯坚持的灵异风格。十几年来,
简介:尼奥·劳赫(NeoRauch)是今天德国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是所谓"新莱比锡画派"的核心人物。他是在两德统一之后崭露头角的前东德艺术家,在他今天的作品中,
简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虽然有“50年不变”的郑重承诺,但是部分香港民众仍惶然不安。作为香港人,王家卫自然能体会到香港人心存的“变”与“不变”的疑惑。而作为艺术工作者,他敏锐的思想伸展得更远:世道人心、男情女爱,究竟该不该“变”?如何能“变”?……从1997年计算,“50年不变”意味着到2046年现状保持“不变”。于是“2046”对于王家卫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富有哲学意味的隐喻:是记忆,是梦想,是永恒,是追求?……
简介:戏曲的唱腔旋律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进行的歌唱化处理,方言对地方小戏旋律的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一勾勾是曾经流行在鲁西临邑县一带的地方小戏,通过对临邑方言特点与一勾勾旋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唱腔旋律与临邑方言基本一致,而不一致的地方,经过分析,认为是由核心腔调的使用、剧种音乐风格、传播地的方言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戏曲唱腔与自然语言的结合统一,是构成地方戏曲唱腔音乐的基本态势,这一点,当属无疑。
简介: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通过一个琐碎的家庭故事,曲折地反映出伊朗的社会现实。影片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同程度的"伊朗式"分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伊朗现实"的电影艺术模本。
简介:吴冠中先生逝世将近一周年了,在人们怀念他的时候,我不禁也回想起过去与先生的一点接触。1961年初冬,吴先生和董希文、邵晶坤从西藏写生回京,中国美协为他们组织了一个三人写生联展,在这次画展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吴先生的油画原作,
简介:在雪域高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绚丽多彩的佛教艺术应运而生。石刻艺术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诸如石雕造像、石
简介:解构主义思潮拓宽了当代音乐创作与演唱的固有模式,它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合理解构,将其与现代化流行音乐有机结合,不仅为传统音乐提供了创新渠道,更开拓了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空间,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感。本文以歌曲《给你一点颜色》为例,以解构主义视角对该曲中华阴老腔的解构再创,及其为音乐创作、音乐演唱、传统文化传承等问题所带来的解构性意义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天太守》本土化的"唱"
塑绘双清 一代名家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小小印章掀起拍卖惊鸿一瞥
肖老师迭我一朵火锅云
由“上昆热”引发的一场回望
《芳华》:大院青春的最后一朵烟花
这一夜,我和“波西米亚人”在一起——巴黎歌剧院观剧有感
聚焦院团“一团一策”,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四十载昆团风雨路,六百年昆剧艺术魂
好莱坞镜像:对一个“假问题”的真思考——以《国家公敌》、《一代奸雄》等片为案例
铁门上盛开一朵栀子花
魔咒:一种与严肃有关的灵异游戏
尼奥·劳赫:不和谐的统一
铭记还是忘记,这是一个问题——解读《2046》
临邑方言字调对一勾勾唱腔旋律的影响
解读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的多重分裂
和吴冠中先生的一点机缘
椅子的另一种靠背是文化
别具一格的“仁达摩崖石刻”
歌曲《给你一点颜色》的解构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