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为临床护士对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健康学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EMBASE、PubMed、BMJ、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关于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RCT及类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2010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由4名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RCT、1篇类试验研究。从评估、干预措施、监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预防遵循原则5个方面,提取出1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便于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及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证据应用的临床现状,分析障碍因素并拟定对策,为临床证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纳入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最佳证据12条,制订14条审查指标,于2019年3—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进行现状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结果14条审查结果中,有9条依从率<60%;其中换药前/中/后进行疼痛评估、危重患者使用危重症疼痛观察工具(CPOT)、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使用音乐疗法或渐进性放松训、对烧伤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依从率均为0;医护人员对创面操作性疼痛知识考核合格率仅为30.77%(8/26)。主要的障碍因素为护士疼痛评估意识不足、缺少部分疼痛评估工具、医护人员缺乏创面操作性疼痛知识、缺乏疼痛健康教育制度、缺少设备支持及管理监督等。结论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最佳证据与现行的临床护理实践存在差距,护理人员应针对障碍因素拟定对策并确保对策的实施,保证证据顺利转化。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角支撑固定接骨板系统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8对16具男性股骨标本,死亡年龄平均为51.9岁。将8对股骨的左、右两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制作AO分型31-A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实验组采用三角支撑固定接骨板系统固定,对照组采用DHS固定。然后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试验机,以10 N/s的速度加载至400 N。记录并比较两组模型的整体形变、16个选取位点的应变值和循环实验结果。结果在400 N的载荷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的整体形变分别为(0.31±0.13)、(0.49±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23)。实验组股骨颈前、前方骨折线上、前方骨折线下外侧、前方骨折线下中间、前方骨折线下内侧、前方固定螺钉根部、股骨颈内侧骨折线下方、股骨颈后、后方骨折线上外侧、后方骨折线上中间、后方骨折线上内侧、后方骨折线下、后方固定螺钉根部上方、后方固定螺钉根部下方、股骨干后平行于固定螺钉、股骨干前平行于固定螺钉位点的应变值分别为-244.90、13.16、-71.77、-124.38、-366.89、121.62、-10.94、-166.00、-54.93、-367.38、-608.93、-69.09、326.50、133.14、52.97、-185.82,对照组分别为-24.62、-40.39、-36.99、-120.97、-486.38、99.20、35.36、-205.67、-74.30、-566.01、-1 085.40、-77.41、334.34、114.08、38.50、-235.74。对照组1具标本加载1 759次时出现内固定失败,实验组无一具标本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三角支撑固定接骨板系统固定较DHS固定的整体形变小,更符合正常股骨生物力学的传导特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拔管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实践准则。方法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临床顾问、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医脉通临床指南、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科学网、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护理和联合卫生文献累积索引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从建库至2020年8月31日公开发表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临床实践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质量评价工具和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进而提取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拔管管理的最佳证据并进行总结。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及3篇RCT研究,总结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拔管管理的最佳证据17条,包括准确的拔管前评估,人员设备配备,用药、体位、氧疗、气道管理以及拔管后监测等7个方面的内容。结论医护人员应选择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最佳证据,规范气管插管拔管患者的管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插管率,保障患者安全,这将对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拔管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整合国内外关于预防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CVAD-MARSI)的相关证据,进行最佳证据的分析及总结,为建立健全的静脉输液治疗体系及CVAD-MARSI管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学院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Cochrane Library、美国输液护士协会、PubMed、医脉通指南、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关于预防CVAD-MARSI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最佳证据涵盖患者评估、皮肤准备、敷料使用、提高舒适度及组织管理5个方面,共26条证据。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可从患者评估、皮肤准备、敷料使用、提高舒适度、组织管理方面采取措施。证据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有针对性的最佳证据,以减少CVAD-MARSI对患者的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形成住院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循证护理实践规范,提高护士证据知晓率和临床操作规范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标准程序,结合行动促进框架(i-PARIHS)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并制订可获得的解决方案。证据应用前、应用后第1轮、第2轮每个阶段分别以青岛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4名护士和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结果证据应用后第2轮审查指标的知晓率和执行率均提高,淤斑、硬结、出血的发生率和VAS得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相关工作流程得到完善,形成住院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循证护理实践规范。结论该循证项目的临床开展可规范护士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操作行为,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识指南及循证指南的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是否一致。研究设计经验性分析。数据来源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2021年3月27日前制订的指南。指南选择纳入推荐意见符合以下标准的指南:明确报告循证或共识意见、推荐意见独立于指南全文、报告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数据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推荐意见类型(共识意见或循证意见)、制订推荐意见的分级系统、推荐强度和证据质量。研究团队统计了低质量证据强推荐和不合理的低质量证据强推荐(不符合GRADE标准)的数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部ACC/AHA指南中的1 434条推荐意见以及69部ASCO指南中的1 094条推荐意见。ACC/AHA指南共有504条基于低质量证据的推荐意见,其中200条(40%)是共识意见,304条(60%)是循证意见;ASCO指南中包含404条基于低质量证据的推荐意见,其中292条(72%)是共识意见,112条(28%)是循证意见。ACC/AHA和ASCO制订的指南中,共识指南比循证指南出现了更多基于低质量证据的强推荐,ACC/AHA[比值比(OR)=2.1,95%可信区间(CI)(1.5~3.1)]、ASCO[OR=2.9,95%CI(1.1~7.8)],以及更多不合理的低质量证据强推荐,ACC/AHA[OR=2.6,95%CI(1.7~3.7)]、ASCO[OR=5.1,95%CI(1.6~16.0)]。结论与循证指南相比,共识指南更容易形成不符合循证医学基本原则的推荐意见。确保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是制订可信赖指南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在地震伤患者中使用伤病分诊方法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现有的各种伤病分诊方法有待进一步确认。本研究旨在评估几种损伤分类方法的准确性,即简单分类和快速治疗(START)技术、CareFlight损伤分类法(CareFlight)、快速急诊医学评分(REMS)、损伤分类修正创伤评分(TRTS)和分类早期预警评分(TEWS),基于其对地震损伤患者的影响。设计对华西地震伤亡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地点本研究在中国进行。参与者使用START技术、CareFlight、REMS、TRTS和TEWS等5种损伤分类法分别评估29 523名地震伤亡的数据。主要结果测量5次损伤分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是根据医院死亡、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5,以及伤员是否留在重症监护室(ICU)计算的。结果START技术、CareFlight、REMS、TRTS和TEWS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750、0.737、0.835、0.736和0.797。在5种损伤分类中,预测医院死亡最准确的是REMS,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可能由于其包含了更多的评估指标。结论所有方法对地震大规模伤亡的分诊都有一定的效果。其中,REMS损伤分类法在5种分类法中曲线下面积(AUC)最大。除REMS外,其他4种损伤分类法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1~12岁健康儿童接种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VE),探索运用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证据质量评级方法评价疫苗效果观察性研究。方法检索2019年以前关于中国1~12岁健康儿童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VE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计算水痘疫苗VE,对研究类型、是否为暴发疫情、文献质量、年龄分亚组计算VE。采用GRADE方法评价整合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合并后VE值为75%(95%CI:68%~80%),亚组分析暴发疫情VE(66%,95%CI:57%~73%)低于非暴发疫情[85%(95%CI:78%~89%)],<6岁儿童VE[84%(95%CI:77%~89%)]高于≥6岁儿童VE[60%(95%CI:51%~68%)],不同研究类型、不同文献质量的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合证据评级VE证据质量为"极低",分别在偏倚风险和不一致性方面降一级,在间接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方面未降级。结论中国1~12岁健康儿童1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可提供中等水平保护,但≥6岁儿童VE明显降低,建议对<6岁儿童开展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GRADE的证据质量评级方法可用于疫苗效果的观察性研究,建议制定观察性研究技术指南,提高证据体的整体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中国于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本研究旨在评估医疗改革前后预防保健利用(PCU)情况的变化及其与医疗改革的关系。研究设计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调查,使用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5轮的调查数据(2004—2015年),其中包括:成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数据。数据分析采用了多层次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地点数据来自中国9个省的城乡社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5轮CHNS,2004、2006、2009、2011、2015年分别纳入9 960名、9 888名、10 286名、9 709名、10 628名参与者。结局指标主要的结局指标是预防保健利用。结果2004—2015年成年人中的预防保健利用率分别为3.29%、3.13%、3.77%、4.95%和2.73%。无论是在医疗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有疾病史和女性都是预防保健利用的促进因素。2009年以前,预防保健利用率与性别、收入、医疗保险状况和地区密切相关。2009—2011年,年龄、医疗保险状况、饮酒史和受教育程度对预防保健利用有显著影响。2011—2015年,拥有医疗保险不再是预防保健利用的促进因素,而高收入可能对预防保健利用有负面影响。结论2004—2015年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率较低,中国的医疗改革对预防保健利用可能缺乏长期影响力。今后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农村地区和没有疾病史的参与者进行预防保健服务的深入改革,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可持续性十分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在一个大型的前瞻性队列中探讨经常服用鱼油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CVD)及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背景英国生物银行。研究对象在2006—2010年期间,共招募427 678名在基线时没有CVD或癌症病史且年龄在40~69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并一直随访至2018年底。主要暴露所有研究对象均回答了经常服用补充剂(包括鱼油)的情况。主要结局指标全因死亡风险、CVD死亡风险和CVD事件。结果在基线时,427 678名研究对象中有133 438名(31.2%)报告了有经常服用鱼油补充剂的情况。经常服用鱼油补充剂与不服用鱼油补充剂的研究对象经多变量校正后的风险比(H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全因死亡风险0.87(0.83~0.90),CVD死亡风险0.84(0.78~0.91),CVD事件0.93(0.90~0.96)。经常服用鱼油补充剂与CVD事件之间的关联在高血压人群中似乎更强(交互P值=0.005)。结论经常服用鱼油补充剂可降低全因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并对心血管疾病事件具有边际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中国人群的主要疾病负担来自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西方人群研究证据显示,吸烟、过量饮酒、体力活动不足、不健康的膳食习惯、肥胖等行为生活方式是主要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行为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差异,西方人群证据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在中国人群中确定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方式和效应大小,有助于明确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我国慢性病负担的收益大小,及指导相关指南的制订。近年来,包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在内的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据明确了几种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我国主要慢性病的影响,特别是补充了我国人群一些特定生活方式(如职业性体力活动)、当前营养膳食结构背景下的一些饮食习惯(如吃水果、鸡蛋、辣食和饮茶等)以及特有的健康问题(如出血性脑卒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病因学证据。本文旨在综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近年来获得的相关研究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强制性全民食盐加碘政策在中国已实施20年,尽管碘缺乏疾病已被有效地控制,碘过量所带来的危害仍存争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研究,纳入来自中国大陆31个省78 470名18周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调查对象接受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甲状腺B超检查。同时测定了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和尿碘浓度。结果:中国成人尿碘中位数为177.89 μg/L。中国成人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病率为0.78%,亚临床甲亢为0.44%,Graves病为0.53%,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为1.02%,亚临床甲减为12.9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为10.19%,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为9.70%,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43%。碘摄入量增加和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升高相关,而碘缺乏与大多数甲状腺疾病都有关联。此外,碘摄入的升高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与甲状腺抗体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降低有关。结论:长期的食盐加碘政策和及时的食盐碘含量调整,成功地预防了中国人群碘缺乏病并显示了该政策的安全性。食盐加碘的益处要远大于它所带来的风险。碘适宜摄入量的上限应提高至300 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