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曾以"博罗米恩结"(nudborroméen)来描述其所阐述想象界(l'imaginaire)、符号界(lesymbolique)和实在界(leréel)三者之间拓扑学结构,并以"核心症状"(sinthome)作为串联起前三者关键第四环。根据他观点,个博罗米恩结至少需要三个圆环组成,但这样基本结构并不牢固,其中任意个圆环脱落都会使整个博罗米恩结散架。

  • 标签: 神经科学 精神分析 实在界 核心症状 意识哲学 拉康
  • 简介:俞吾金教授新著《实践自由》和他整个实践哲学研究体现实践哲学根本旨趣——爱智慧爱自由。“文革”后,中国学界对实践理解经过了四个演进环节,分别由四位学者所代表:艾思奇——把实践规定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把自由规定为对必然性自觉服从;李泽厚——提出了实践哲学主—客体框架;高清海——用实践观点超越“唯物—唯心”哲学范式:俞吾金——以揭示实践自由本质为己任。俞教授把康德看作通向马克思桥梁.通过阐发康德对“遵循自然概念实践”“遵循自由概念实践”区分.把马克思实践概念本体意义自由关联起来,为中国社会未竞启蒙事业和政治自由揭示种最具合法性理论根据。在相关实践课题和思想资源长期被各种意识形态教条和学术行话所层层遮蔽情况下,俞教授坚持不懈地为实践自由而思想,显示位哲人睿智、良知和勇气。

  • 标签: 俞吾金 实践哲学 《实践与自由》 实践 自由
  • 简介:布兰顿认为,我们仅能从人所独具智识能力出发,以概念作为哲学探究起点;麦克道尔则试图保证世界可应答性,挽回经验之于思想和判断证成和限制作用.两人思想矛盾在于,布兰顿认为麦克道尔没有必要保留对经验谈论,麦克道尔则认为布兰顿至多只能获得语义表征,而不能真正地直接谈及对象.强调两人哲学中实用主义因素,可以实现两人哲学上可能和解乃至互补.

  • 标签: 布兰顿 麦克道尔 表征 经验 实用主义
  • 简介:儒学在当代中国近30年来有充足发展,就儒学历史发展长河来看,显然有贞下起元趋势。但当前儒学能否面对现代性后现代性同时挑战,既克制现代性工具理性而又基于理性建立整体价值观点,既超越个体自由任性而又能在群体性中激励个体创新,应是儒学当今追求方向。事实上,儒学也面临着存在发展困境,这显然是儒学对自身发展历史不能有效地掌握,对儒学反思精神以及本体宇宙基础性不能有深切认识所致。至于与其他传统哲学理念如何沟通而实现其独特性独立性,更有待相互认知对等深化。何以至此?固可以做出诸多解说,但如果未能维护儒学本有的真诚性,又未能持续发展其创生性,在自然有为生命意义自觉中,发挥儒学本有的德性精神实践力行精神,贯注于理论建设文化价值创建,则即有所获也必“既得之,必失之”。海峡两岸儒学发展各有偏,为唯识心性哲学,为经学政治哲学,加上外来只着眼于关系主义角色伦理,构成了当前儒学发展“三偏”。相应于此“三正”之说是:相对于心性哲学可以发展更具积极性生命哲学;相对于经学政治哲学可以论述易学儒学交互整合,形成套向往以德法为本体政治诉求;同时,可以提出生命责任伦理来规范极易流于表象主义自欺欺人角色伦理。

  • 标签: 儒学 真诚性 创发性 三偏 三正
  • 简介:1919年,狄百瑞(Wm.TheodoredeBary,1919—)出生于个知识氛围浓厚家庭,排行第二。他自小对历史、音乐和体育有着浓厚兴趣,并直保持到大学时代。年轻狄百瑞对社会主义产生兴趣,并参加过当时些社会主义运动活动,主要是反对战争,提倡民主和保护环境。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他开始学习中文,并接触到黄宗羲著作,自此培养了终身研究方向。二战结束后,

  • 标签: 狄百瑞 新儒学 儒学研究 社会主义运动 儒学思想 朱子学
  • 简介:以中国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为例,追溯科学实践哲学在中国缘起、沉寂现状.展示科学实践哲学在当今蓬勃发展以及各种研究境况;提出了中国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不足问题。同时指出,如能够对这些不足做出积极回应,中国科学实践哲学研究会有很好前景。

  • 标签: 科学实践哲学 各种研究进路 现状 不足 未来发展
  • 简介:规则合理使用并无规则可循。——康德没有种哲学意义上家园之感是能够自我强加。——(拟)海德格尔自从1988年那个如哲学"成年礼"般夏日离开长春,我只在2007年,也就是阔别19年之后那个夏天,因为"公务"之需回到北国春城,回到我梦中母校。记得当晚我就撇下同事,独自到了理化楼和鸣放宫"凭吊",并在深夜从东中华路搭出租到当年斯大林大街和斯大林广场还有长春火车站转悠大圈。

  • 标签: 斯大林大街 中华路 北国春城 成年礼 高清海 景林
  • 简介:2006年,我国著名价值哲学家王玉樑先生出版本代表作:《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在该书中,王先生通过对一百多年来中外价值哲学发展轨迹理性审视和解读,揭示了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局限,提出了走出价值哲学研究困境期盼——从自发到自觉。

  • 标签: 价值哲学 哲学研究 评介 实践 21世纪 理性审视
  • 简介:张祥龙以现象学方法对儒家思想重新解读已构成当代儒学种新形态——现象学儒学。这现象学儒学核心是“亲亲现象学”,即对于亲子关系现象学研究。“亲亲现象学”之首要特色是从时间性出发来阐明亲亲之爱深层人性根据。时间性思想是现象学基本内容之,而亲子关系或亲亲又是儒家思想核心根本,因此,当张祥龙以现象学时间性构成思想为视野重新阐发亲亲之爱时,他就从根本上核心处实现现象学儒学会通。由此,张祥龙现象学儒学就具有双重思想史意义:方面,它为现象学中国或汉语现象学建立开辟条可能之路;另方面,它也为传统儒学的当代转换打开了种新可能。但同时,究竟是“亲亲为大”还是“时间为大”,也将构成现象学儒学或亲亲现象学内部可能张力。

  • 标签: 亲亲 亲亲现象学 时间 意义源头
  • 简介:日常生活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总趋势总问题。亨利·列斐伏尔是此思想转向重要推动者及其代表人物之。但作为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众多现象学家、生命哲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学院派生活哲学研究有所不同,他始终坚持用辩证法研究批判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其思想最重要原因。他在其漫长不同阶段,分别为我们提供几种日常生活辩证批判视角。其前期基于种总体性辩证法立场而提出了瞬间性日常生活革命想象,后期则明显站在消解总体性立场上,而分别提出了差异性都市生活空间生产辩证法身体生活节奏分析哲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从总体性革命想象向差异性空间—节奏分析之视角转换过程,方面表明了西方激进左派所面临现实理论困境,但另方面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研究重大社会生活问题强大优势持久生命力。他日常生活革命、空间生产节奏分析三个视角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生活哲学研究中广为采纳运用理论方法模型。

  • 标签: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 辩证法 空间 节奏
  • 简介:如果要对三十年左右伦理学研究做反思性概括,我最强调是两个概念:是“伦理”,是“精神”,其集中表达和标志性话语就是二者同所生成“伦理精神”。在问题意识方面,“伦理”相对于“道德”,“精神”相对于“理性”,“伦理精神”相对于“道德理性”或所谓“实践理性”。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是在宗教型文化伦理型文化两大文明宏观视域下,试图发掘伦理型中国文化独特资源优势,建构当代伦理道德中国话语中国理论所做努力,也是试图为中国学术所做出

  • 标签: 樊浩 黑格尔哲学 哲学形态 现代伦理学 实践理性 君子好逑
  • 简介:当代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价值系统却遭遇迷惑乃至混乱。对于很多已经不同程度上富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或者问得更直接些:有了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道德?我们该有怎样信仰?两百多年前(后世称之为"理性时代"),德国哲学家康德针对当时欧洲遭遇信仰迷局予以系统哲学反思。重温康德关于幸福、道德和理性论述,对于遭受类似精神危机的当代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适切而且及时。就此,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采访康德专家艾伦·伍德(AllenW.Wood)教授。伍德教授是欧美德国形上哲学和康德研究流学者。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是剑桥版《康德全集》编辑和其中多卷英文版译者。代表作包括《康德道德宗教》(1970)、《康德理性神学》(1978)、《卡尔·马克思》(1981,2004年第2版)、《黑格尔伦理学思想》(1990)和《每个人自由发展》(2014)等。

  • 标签: 艾伦 黑格尔伦理学 欧美德 一流学者 道德宗教 印第安纳大学
  • 简介:权力传承是关乎国运大事,是政治学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个哲理问题,是现象学应该研究现象。《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儒家哲学》通过现象学时间观对权力传承进行了新颖独到论述。通过它所拓展视野,我们看到权力传承首先是个原本时间问题;法家政治将权力实体、绝对、现在时,这种传承几乎是注定要失败;儒家基于亲子间原本时间—意义关系,通过礼乐教化来兴发、维持权力传承,这是它破除和取代法家权力传承模式重要原因;民主制对于君主制优势在于权力传承中相互共在时间结构。但是历史和现实也显示民主制在权力传承方面也存在不少需要克服问题

  • 标签: 权力传承 法家 儒家 君主制 民主制
  • 简介:宗教语言问题实质是“上帝”概念如何被“人”所赋义问题。以艾耶尔为代表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经验指称”赋义方式,认为“上帝”概念不符合基于经验事实“可证实性原则”,故必须被拒斥;而普兰丁格则认为,“上帝”概念赋义应当始于人“信任”情感,只要相信者拥有这份信任情感,则“上帝”概念对他来说就是实在、有意义,这是种“情感赋义”谈论方式。二者区别在于谈论宗教语言出发点不同:“经验指称”起点是人经验。而“情感赋义”则始于人情感。不同出发点引导人对“上帝”不同理解过程。

  • 标签: 宗教语言 上帝概念 经验指称 情感赋义
  • 简介:生于1937年,来自家庭卓越数学和文学训练,历经"68"运动洗礼,受业于阿尔都塞和拉康,由此说来,巴迪欧(AlainBadiou)激进主义绝非空穴来风。随着其思想在英语学界被广泛接受,巴迪欧影响越来越大,在国外激进左翼理论界,他齐泽克相差无几。

  • 标签: 逻辑 事件 世界 阿兰 真理 激进主义
  • 简介:黄勇(以下简称“黄”):虽然是作为恢复高考之后批考生进入大学,但是当时并没有所谓“天之骄子”感觉,更多地是种喜出望外感觉。1966年取消大学时我刚进小学,所以在读书期间从来就没有上大学这样想法。

  • 标签: 美德伦理学 中国思想 黄勇 地域化 道德 教授
  • 简介:在陈嘉映先生哲学道路中,“感觉”是个重要论题、直保持原点。他20世纪80年代有篇重要文章《从感觉开始》,最近著作《说理》则着眼于哲学科学区别,把哲学界说为“有感之知”,其中“感觉”还是个重要论题,占了两章篇幅。

  • 标签: 哲学道路 “感觉” 20世纪80年代 论题
  • 简介:引言:"名"—"家"禅江苏人民出版社为"社科名家"出版文集,要求附学术自传。"传"者诠释也,地道"自传"无疑不是自彰自见,而是次读懂自己机会,"学术自传"真义是在学术反思中读懂自己,倾听自己学术生命旋律。不知何时,我开始萌生并固守种信念:学术与人生是同,学术乃是"人"种在场方式,是"人"之"生"呈现和"人"之"命"轨迹,是"生"之"学""命"之"术",

  • 标签: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学术生命 江苏人民出版社 樊浩 学术反思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于世界空间范围认知直是在扩展。起初多以中国为世界,后来多以亚洲为世界,现在则以全球为世界。在个全球化时代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个人独善其身基无可能,个民族—国家闭关锁国亦无可能,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个更大世界中去思考问题

  • 标签: 世界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视野 吴根友 意识 全球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