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贵州省,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省78个岩溶县(市、区)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零散种植在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物种配置措施.

  • 标签: 喀斯特 石漠化 植被恢复 评价 物种配置
  • 简介: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首先对中国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再结合云南省产业结构历年纵向分析,旨在为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云南省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上均处于相对落后地位;2)云南省第二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具备一定竞争力优势,但同西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3)云南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优势未能很好转化为竞争力优势;4)云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标签: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模型 云南省
  • 简介:Tamarixnabkhaisoneofthemostwidespreadnabkhas,distributinginthearidregionofChina.Basedontheobservationsoutdoorsandthesimulationexperimentsinlaboratories,analysisinthispaperreferstothebiologicalgeomorphologicfeaturesandgrowthprocessofTamarixnabkhasin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theHotanRiver,Xin-jiang.And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ecologicaltypeofTamarixinthestudyareaisakindofTugaicsoilhabitatbasedonthedeepsoilofthePopulusDiversifoliaforestsandshrubs.Thistypeofhabitatcanbedividedintothreekindsofsub-habitatswhichdemonstratethefeaturesofecologicalenvironmentofTamarixnabkhasduringthedifferentialdevelopedphases.Meanwhile,theTamarixnabkhacanexertintensifieddisturbancecurrentonwind-sandflowontheground,anditsrootandstemsnotonlyhavestrongpotentialofsproutingbutarecharacteristicofwinderosion-tolerance,resistancetobeburiedbysandandrespectivelytoughrigidofthelignifiedbranches,forithasaratherlongerlife-time.Thus,thewindspeedprofileinfluencedbytheTamarixnabkhaisdifferentfromthePhragmitesnabkhaandAlhaginabkha.Andthestructureofthewindflowisbeneficialtoaeoliansandaccumulatingin/aroundTamarixshrub,whichcancreateuniqueTamarixnabkhaswithhigheraveragegradientandlongerperiodicityoflife.Tamarixnabkhaevolutionintheareaexperiencedthreestages:growthstage,matureandsteadystageandwitheringstage.Ineachstage,morpho-logicalfeaturesandgeomorphicprocessofTamarixnabkhaaredifferentduetothediscrepantinteractionbetweenthenabkhaandaeoliansandflow.

  • 标签: TAMARIX Nabkha BIOLOGICAL GEOMORPHOLOGY development mechanism
  • 简介: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1期枯水期(4月)普者黑湖LandsatMSS/TM/ETM+/OLI影像数据,研究1977-2014年期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变化;从降水量、农田面积、总人口和GDP等角度,探讨其发生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77-2014年期间,普者黑湖面积波动变化,除2002年和2009年出现面积大幅增加外,其它时期湖面积在萎缩,且自1977年以来,普者黑湖面积萎缩速度在逐渐加快,2009年湿地公园建成后,其面积萎缩速度有所减缓;2普者黑湖面积缩减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干扰,湖面积萎缩与当地GDP和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不相关;3普者黑湖面积减少地段主要集中在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和湖泊洼地带以及中游人口集中村庄附近,减少湖面积44%被开垦成农田;4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建成有效减缓了湖面积萎缩态势,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达到了湿地保护目的。

  • 标签: 普者黑湖 岩溶湖泊 湖泊面积 枯水期 遥感影像
  • 简介: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4.6℃[1]。温度升高能够促进植物自身光合特性以及土壤特性(包括土壤含水量、养分有效性、pH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生物量生产及分配、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2-3]。在过去十几年里,许多生态学者针对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如徐满厚等[4]研究发现,增温能增加高寒植被高度以及地上生物量,

  • 标签: 生长特征 地上生物量 全球平均气温 土壤含水量 土壤特性 养分有效性
  • 简介:江湖阻隔造成洪湖湿地生态系统呈现出退化态势。维系洪湖湿地生态功能需要一定水量与适宜湖泊生态水位。根据洪湖湿地综合生态功能对湖泊水位不同要求,确定了洪湖合理生态水位,以作为科学调度控制水位重要依据,要建立有机江湖联系机制,合理而科学地调节洪湖与长江关系,有利于恢复洪湖湿地生境,保护流域内生物多样性。

  • 标签: 湿地 生态水位 江湖联系 洪湖
  • 简介:试论福建省降水量不均匀性谢皎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前提福建省东临面积最大海域──太平洋,西靠面积最大陆域──欧亚大陆。境内地形多样,降水量在在空上呈现出明显不均匀性。由于地形对降水再分配、在全省范围内可划出潮湿、湿润、半湿润、半干燥...

  • 标签: 降水量分布 不均匀性 境内地形 欧亚大陆 水分条件 农业气候资源
  • 简介:为了掌握洪湖水质未来变化情况以及预防污染事件发生,建立了一个BP神经网络水质指标预测模型。利用洪湖1990~2014年水质指标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选取了pH、溶解氧(DO)、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氮(TN)、总磷(TP)6项指标作为预测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洪湖水质指标进行了预测,同时引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与该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系数都在0.998以上,平均相对误差都控制在2.5%以内,对单个指标的预测相对误差也都小于9%,明显优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速度快,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大部分水质指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洪湖以及其它水域水质指标的预测和水质趋势预警预报系统中。

  • 标签: 水质 预测 BP神经网络 洪湖
  • 简介:定量判别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中难点与热点问题。基于《中国沼泽志》中沼泽面积、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象因子等资料,初步建立了中国沼泽面积-气候因子之间关系模型;以三江平原沼泽为例,定量判别气候变化对沼泽面积波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温、降水量和海拔是影响沼泽面积主要因素,可以通过线性模型模拟沼泽面积变化;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对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具有正效应,其贡献率约为+17%~+30%;非气候因素导致湿地丧失,对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具有负效应,其贡献率为-82%~-70.1%。

  • 标签: 沼泽面积 气候变化 定量分析 三江平原
  • 简介:图们江下游发育珲春湿地、敬信湿地和防川湿地集中区,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湖泡、沼泽和人工湿地等。采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方法,研究图们江下游湿地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图们江下游湿地形成受地质和人为条件控制,其中地质条件起决定性作用;提出控制图们江下游湿地形成主要地质条件包括沉积地层、沉积物组合和构造活动;从湿地形成条件角度,分析图们江下游湿地成因,将该湿地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种成因类型,其中,河流湿地是古近纪以来新构造活动、特殊沉积物组合和河流改道等综合作用结果,人工湿地是对原有湿地和河流人为改造结果。

  • 标签: 湿地 形成 地质条件 成因 图们江下游
  • 简介:依据红树林生物海岸资源和生态特点,通过分析近岸围填海对红树林生态影响主要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构建红树林生物海岸围填海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红树林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为分层指标,确定分层指标的权重以及各项指标的标准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分级围填海适宜性为IHI〈0.75为Ⅰ级,可以实施围填;IHI=0.75~1.2为Ⅱ级,限制围填,IHI〉1.2为Ⅲ级,严禁围填.并就红树林海岸围填海适宜性分级提出红树林资源限制性指标以及评估方法应用.

  • 标签: 红树林 围填海评估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松嫩平原是中国内陆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区湿地类型有沼泽、湖泊、盐沼和稻田,此外还有水库和少量泥炭地.概述了该区湿地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热点.重点探讨了未来本区湿地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湿地区域生态功能评价,湿地污染及其治理,退化湿地恢复和重建,湿地多样性与湿地保护,湿地资源综合利用,湿地对全球变化响应和全球变化对湿地影响,湿地-草地-盐碱地转换机制和过程和驱动力等方面.

  • 标签: 湿地 松嫩平原 研究进展
  • 简介:探索研究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控制有效措施,对于治理改善水环境恶化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以山美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AnnAGNPS氮污染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分别模拟了河岸缓冲带、适量施肥、免耕、少耕、梯田和退耕还林等最佳管理措施非点源氮污染削减效率。结果表明:(1)梯田与退耕还林对氮削减率较高,均高于15%;免耕较低,为13%;少耕、合理施肥、河岸缓冲带削减效果有限,低于10%。(2)河岸缓冲带、少耕、免耕、梯田等措施总氮削减率在不同月份变化趋势与泥沙削减变化趋势一致,在7月和8月有较高削减率;合理施肥与退耕还林总氮削减率则与流域施肥状况相关性更高,在2—4月份有较高削减率,因此山美水库流域水环境改善应结合非点源氮污染治理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 标签: 非点源氮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ANNAGNPS模型 山美水库流域
  • 简介: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维持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健康,实现流域内"人-水-湿地"和谐是新时期流域水资源管理目标。在流域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背景下,提出了基于水循环模拟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概念,并进行了全面阐述;剖析了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了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流域湿地水文模型为重要技术手段,以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总原则,重点考虑湿地生态需水变化过程,将湿地作为优先用水单元,其优先级仅次于生活用水,通过生态配水确保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基于水循环模拟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框架;对有关流域湿地水资源合理配置未来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流域 湿地 水资源合理配置 水循环模拟
  • 简介:以晋江西溪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晋江西溪流域暴雨次洪分布式模型,选择3场不同暴雨强度、雨型分布、历时暴雨过程,模拟研究区在1988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情景下70年代3场次暴雨洪水过程,分析其在1988—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情景下洪水响应。研究结果为:1988—2006年晋江西溪流域LUCC最明显特征是林地、耕地减少而园地及建设用地增加;LUCC对流域出口流量过程影响主要表现为洪量、洪峰流量增加,而对洪峰滞时及汇流时间影响不显著;相同LUCC对不同场次暴雨洪水过程洪峰流量、洪量影响程度不同,LUCC对流域出口流量过程影响受暴雨强度、雨型分布、历时等因素影响。

  • 标签: HEC-HMS模型 LUCC 暴雨过程 洪水响应
  • 简介:台风灾害预评估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其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理论性强基础工作,目前尚无成熟标准.对灾害预评估概念从灾害预警视角做出了进一步界定;从灾害系统论出发,借鉴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以台风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预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台风灾害预评估指标体系,对该指标体系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风险评估 损失评估 预评估 台风灾害 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