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 标签: 超微血流成像 胎盘绒毛血流 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集2017年1月12日入院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术的1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CTA和四维血流核磁共振(4D flow MRI)检查数据。使用3D slider软件重建主动脉夹层三维模型,使用后处理软件分析4D flow MRI的原始数据。选取该胸主动脉夹层病例的正常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的不同平面进行腔内支架修复前后的血流量化分析。结果正常主动脉和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分布形式可通过4D flow MRI的后处理技术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分析。在夹层的不同节段水平,真腔内血流方向均为正向,假腔内血流在收缩期多为正向血流,在舒张期、收缩期初期和末期多为反向血流。真腔内平均流速在整个心动周期均显著高于假腔内流速。腔内支架修复原发破口后,真腔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多,流速较前增快;假腔内血流量及流速均显著减少。支架远端假腔内血流在整个心动周期均为反向,假腔内距离远端破口越近,血流量越大。结论4D flow MRI能够对本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前后的血流改变进行量化分析,并呈现复杂的血流形式。

  • 标签: 四维血流磁共振 动脉瘤,夹层 腔内修复 模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HEART、TIMI及GRACE评分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发病后7 d、28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胸痛患者中的心源性胸痛患者566例,排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105例及失访患者15例,最终纳入109例NSTEMI患者及337例非心梗心源性胸痛患者,将NSTEMI患者按照是否发生MACEs分亚组,采用LSD-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比较就诊时的基线资料,临床数据,HEART、TIMI及GRACE评分在两亚组之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后7 d、28 d发生MACEs的独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评分对NSTEMI患者7 d MACEs和28 d 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NSTEMI组和非心梗心源性胸痛患者组相比,性别、冠心病既往史、罹患3个及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心电图、高敏肌钙蛋白T值(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hs-cTnT)、肌酐值、心梗既往史、HEART评分、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将NSTEMI患者按照是否发生MACEs进行亚组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卒中既往史、hs-cTnT升高是NSTEMI患者发病后7 d发生MACEs的独立因素。而卒中既往史、TIMI评分是NSTEMI患者发病后28 d发生MACEs的独立因素。ROC曲线比较不同评分对NSTEMI患者发生MACEs预测价值显示,TIMI评分的预测价值(AUC=0.715,95%CI:0.482~0.948)优于HEART评分(AUC=0.659,95%CI:0.414~0.904)及GRACE评分(AUC=0.587,95%CI:0.341~0.833)。结论HEART评分、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可用于NSTEMI患者的评估。TIMI评分对NSTEMI患者发生MACEs预测价值优于HEART及GRACE评分,并且对28 d MACEs的发生有独立预测价值。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HEART评分 GRACE评分 TIMI评分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RTMCE)结合二维斑点追踪(STE)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室旋转、扭转运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4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CSF的患者33例为CSF组,结果正常者21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常规参数,双平面Simpson法获得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E技术测量左心室基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R心底)、旋转达峰时间(TPR心底)和左心室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R心尖)、旋转达峰时间(TPR心尖),并获取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TW)及旋转延迟时间(RDD)。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静息和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行RTMCE检查,定量分析得出心肌血容量(A值)、心肌血流速率(β值)、心肌血流量(MBF),并获得心肌血流储备(MF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SF患者左心室旋转、扭转与心肌血流灌注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受检者LVED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CSF组患者R心尖、LVTW、RDD减小,TPR心尖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07,t=-2.379、-4.988、2.422;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静息时CSF组患者β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P<0.05);负荷状态下β值、MBF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1、-2.612,P均<0.05);CSF组患者MFR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静息时CSF患者R心尖、LVTW分别与MBF存在相关性(r=0.502、0.462,P均<0.05);负荷状态下R心尖、LVTW分别与MBF存在相关性(r=0.436、0.368,P=0.009、0.035)。结论CSF患者存在心肌微循环障碍,其R心尖、LVTW降低,心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减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巴酚丁胺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 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多囊肾患者肾脏血流状况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6 年 0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30 例多囊肾患者与健康体检的 30 例正常人,对比两组患者的 血流峰值、血流谷值、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 结果: 囊肿增大可减慢血流速度,促使 RI 值持续性上升,具有正相关连带性。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变化操作便捷、精确性高、用时短、无创,可重复性检查,可精确肾血液动力学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多囊肾 肾脏流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流感染(BS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危重BSI患者的早预警、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入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内所有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比例、确诊BSI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BSI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BSI后侵袭性操作和血液制品输注情况、BSI后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BSI后连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72 h比例、中心静脉置管部位、诊断为BSI后72 h内实验室指标最差值以及病原微生物资料,分析病原体分布情况,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BS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4例BSI阳性患者,检出菌株156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75株,革兰阴性(G-)菌70株,真菌11株,其中排列前5位的病原微生物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5.9%)、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2.8%)、鲍曼不动杆菌(占9.0%)、肠球菌(占9.0%)、大肠埃希菌(占8.3%)。此外,G+菌中共出现45株多重耐药菌株(占60.0%),G-菌出现40株多重耐药菌株(占57.1%),真菌出现1株多重耐药株(占9.1%)。根据28 d临床结局分组后,存活组81例,死亡组73例。存活组和死亡组间年龄、ICU住院时间、BSI后机械通气时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疾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男性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58.9%(43/73)比75.3%(61/81),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分:27.1±7.0比19.5±6.7,P<0.05);死亡组患者BSI后前3 d平均动脉压(MAP)较存活组明显降低〔mmHg(1 mmHg=0.133 kPa):72.8±13.6比79.7±12.9,P<0.05〕,死亡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比例〔28.8%(21/73)比12.3%(10/81),19.2%(14/73)比7.4%(6/81)〕、BSI后CRRT以及输血比例〔39.7%(29/73)比16.0%(13/81),64.4%(47/73)比46.9%(38/81)〕、连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72 h比例〔37.0%(27/73)比12.3%(10/81)〕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均P<0.05)。死亡组血小板计数(PLT)较存活组明显降低(×109/L:124.93±98.21比181.15±116.39,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U/L:75.40(38.50,140.95)比56.20(29.20,85.70),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1.279,95%可信区间(95%CI)为1.158~1.412,P<0.001〕及BSI后行CRRT(OR=3.522,95%CI为1.013~12.245,P=0.048)是影响BS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AP(OR=0.961,95%CI为0.927~0.996,P=0.031)是影响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本院ICU内BSI病原体以G+菌为主,G-菌次之;此外,APACHEⅡ评分及BSI后使用CRRT是影响BS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流感染 预后 危险因素 病死率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法建立早期预测血流感染模型,为早期诊断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留取血培养1 9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血流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与血流感染相关特异性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结果预测早期血流感染指标包括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高密度脂蛋白(HD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和血小板计数(PLT)。该模型在预测集和测试集中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6 6、0.874 7,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879 9~0.913 2、0.846 9~0.902 4。结论基于机器学习血流感染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细菌或真菌导致的血流感染,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流感染 血培养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磊 张龙江 张佳胤 吕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 100029,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南京 2100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20023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100037
  • 简介:摘要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即CT-FFR能够实现冠状动脉解剖及功能的“一站式”评估。当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探讨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功能性心肌缺血诊疗和预后评估方面的重要价值。本文将就近年来CT-FFR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简要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流储备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以下简称B-flow)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引导大面积烧伤患者动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CDFI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和B-flow+CDFI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其年龄分别为19~60、18~58岁。根据病情进展,择机进行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过程中单纯CDFI组患者仅采用CDFI引导,B-flow+CDFI组患者联合应用B-flow和CDFI引导。以首次置管为基础,统计2组患者置管部位,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回针后复穿置管成功及置管失败的发生率,置管耗时,置管后3 d内创面脓毒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动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患者均经创面置管,2组患者置管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05)。(2)B-flow+CDFI组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81.25%(26/32),明显高于单纯CDFI组的51.43%(18/35),χ2=6.594,P<0.05;置管失败率为3.12%(1/32),明显低于单纯CDFI组的20.00%(7/35),P<0.05;回针后复穿置管成功率与单纯CDFI组相近(χ2=1.029,P>0.05)。(3)B-flow+CDFI组患者置管耗时为(15.7±1.1)min,明显短于单纯CDFI组的(17.1±2.2)min(t=11.316,P<0.01)。(4)单纯CDFI组患者置管后3 d内创面脓毒症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6%(1/35)、0,与B-flow+CDFI组的0和3.12%(1/32)相近(P>0.05);B-flow+CDFI组患者置管后3 d内动脉血栓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单纯CDFI组的20.00%(7/35),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CDFI,B-flow联合CDFI可以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耗时,并可以有效降低置管后动脉血栓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烧伤 超声检查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 彩超多普勒超声 动脉穿刺置管
  • 作者: 王目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4
  • 出处:《药品评价》2020年 第17卷 第8期
  • 机构:菏泽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山东 菏泽 274002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118例CSF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治疗3月,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TIMI血流帧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基础血流量、基础肱动脉内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浆内皮素-1、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且血浆脂联素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治疗可降低冠脉阻力,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冠脉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

  • 标签: 血流动力学;尼可地尔;冠状动脉慢血流;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
  • 简介:摘要脑血流调节依赖于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生理学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保障脑代谢供需的匹配,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或充血损伤。其调节机制包括心输出量调节、脑血管自动调节、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神经调节以及神经血管耦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机制复杂多样,涉及脑动脉压、脑血流、脑代谢的紊乱。这些参数的紊乱,导致了其脑血流调节功能损伤,而紊乱的脑血流调节功能加重了脑损伤。监测脑血流调节功能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重要环节。脑血流调节功能可实现床旁连续动态监测。在临床工作中,优化脑代谢及脑电活动,优化心输出量、保证脑血流充足性,通过脑血流自动调节寻找合适的脑灌注压,优化二氧化碳分压提供最优血管储备等治疗是急性颅脑损伤脑保护不容忽视的核心原则。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脑血管自动调节 二氧化碳反应性 神经调节 神经血管耦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痛风石及滑膜增生血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痛风患者68例,所有患者超声检查时均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分别应用能量多普勒(PDI)及SMI技术探测痛风石及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并将其分为4级(0~3级)。对SMI与PDI两种模式的痛风石和滑膜增生血流分级进行比较,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SMI和PDI血流分级及滑膜增生程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发作频率组间(0~5、6~10和>10次/年3组)痛风持续时间及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3)。痛风石及滑膜增生的SMI血流分级中,高分级(2、3级)患者例数均多于PDI模式,低分级(0、1级)患者例数均少于PDI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85、-2.842,P<0.001、=0.004)。滑膜增生SMI血流分级与hs-CRP相关性最强(r=0.721,P<0.001),其次为滑膜增生PDI分级、滑膜增生程度分级、痛风石SMI分级及痛风石PDI分级(r=0.570、0.563、0.532、0.399,P<0.001、<0.001、<0.001、=0.007)。结论SMI对于痛风石及滑膜增生血流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SMI较PDI可探测到更多的血流信号,滑膜增生SMI血流分级与hs-CRP相关性最强,可为痛风活动性评估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痛风 超声检查 血流显像 滑膜增生 痛风石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单次检查同时获取冠状动脉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成为心血管影像临床研究的新热点。为推动CT-FFR技术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并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反复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包括CT-FFR技术原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 标签: 冠状血管 血流储备分数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胆结石腹腔镜术中患者体温、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冲洗液温度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术中冲洗液的温度为室温(23℃),观察组术中的冲洗液温度为等体温(37℃)。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20 min、40 min、60 min时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20 min、40 min、60 min的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6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60 min时的Vs、Vd、Vm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体温冲洗液能有效防止胆结石腹腔镜术中患者出现低体温,并能使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更好地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提升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及预后效果。

  • 标签: 冲洗液 胆结石 腹腔镜 体温 血流动力学 脑血流量
  • 简介:摘 要:血流限制训练( BFRT),指在运动期间通过特殊加压装置对肢体进行外部加压,使静脉血流闭塞的同时部分阻塞动脉血流以提高训练效果的方法。本文通过总结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阐述其促进肌适能的生理机制,分析其 BFRT对老年人肌适能产生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流限制 肌适能 综述
  • 简介:摘要: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生物教材,穿插大量插图,它们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很好辅助学生理解课本文字知识。但血管横切面插图存在科学性问题,大大弱化其使用价值。若再版,希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 标签: 动脉静脉横切面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集33家成员单位8 15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325株(28.5%),革兰阴性菌5 829株(71.5%)。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 831株(34.7%)、肺炎克雷伯菌1 289株(15.8%)、金黄色葡萄球菌922株(1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5株(7.4%)、鲍曼不动杆菌372株(4.6%)、铜绿假单胞菌315株(3.9%)、屎肠球菌312株(3.8%)、链球菌属237株(2.9%)、阴沟肠杆菌220株(2.7%)和粪肠球菌205株(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4.2%(315/922)和77.7%(470/605),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6%(2/312),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5.7%(1 576/2 831)、29.9%(386/1 289)、38.5%(15/39);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2%(33/2 831)、17.5%(226/1 289)。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8%(55/372)和5.9%(22/372);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1.3%(4/315)和18.7%(59/315)。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MRSA的检出率较国内同期其他监测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细菌 血流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全国范围 耐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