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临床实践有许多药物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TdP)。本文通过对1979年-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56个病例的一般情况、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发生时间及转归等,致Q-T间期延长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抗心律失常药、抗微生物药、抗组胺药。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一个月内出现,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临床医师应正确地认识药物致Q-T间期延长发生机制和易感因素,才能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 标签: Q-T间期延长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以QT间期延长、T波异常、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为心电图表现,反复发作晕厥、抽搐、甚至猝死为临床特征。尽管LQTS的总体患病率不高,但由于高发心源性猝死,已引起心血管医师的密切关注。目前国内缺少针对性的LQTS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本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指南共识,对LQTS的临床表现、遗传学机制、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遗传咨询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促进和规范其临床诊疗实践。

  • 标签: 长Q-T间期综合征 实践指南 遗传咨询
  • 简介:近日,发表在《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BrJClinPharma-col、2006Apr;61(4):464-9)上的一篇研究文章认为,QT间期延长可能与服用西布曲明有关。

  • 标签: Q-T间期延长 西布曲明 服用 临床药理学 AP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短Q-T间期与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死亡病例中出现继发性短Q-T间期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死亡病例中临终前出现继发性短Q-T间期者24例,占48%(24-50);男性18例,女性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并脑出血4例、肺心病3例、2型糖尿病4例、颅脑外伤3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合并有高血钾、高血钙2例,低氧血症16例,酸中毒18例,失血性休克3例。临终前心电图出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例,窦性停搏8例,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心房颤动3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QRS波群变宽2例,最终均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缓慢性室性逸搏心律、心室静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有某些临床疾病的情况下,继发性短Q-T间期往往预示患者病情恶化、心电活动衰竭,是患者临终前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与死亡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 标签: Q-T间期 缩短 死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往Q-T间期缩短的报道很少,特别是心肺复苏后伴QT间期缩短更少,值得人们关注。现将近期观察到的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复苏后 心肺 Q-T间期缩短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提示AMI后Q-T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延长是预测此类高危患者预后的一项敏感性指标。笔者等对36例AMI发作时及发作前、后的心电图测量其QTd、QTcd,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AMI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8~91y。均为1983~1997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不少是干休所的老同志。发生心源性死亡者10例,其中3例死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性颤动(VF),7例死于心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对发病未超过24h,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记录其发病24h内的心电图。分析了28例在AMI发生前1mo及26例在AMI发生后3w病情稳定的心电图413份。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

  • 标签: 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 QTCD 淮阴 心泵衰竭 心源性死亡
  • 简介:患者女性,40岁。反复心悸晕厥20年再发1天入院。其父在20多岁时猝死。入院时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率640:/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入院后查心肌酶学CTnI均正常。查心电图(图1A)示:QT间期延长,为0.58s。入院后给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入院期间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图1B)。给予利多卡因及电除颤治疗后稍稳定。临床诊断:家族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后患者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转上级医院行起搏器加上β受体阻断剂治疗。随访未再发作晕厥。

  • 标签: 延长综合征 家族性 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Β受体阻断剂 除颤治疗
  • 简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系指原因未明的以QT间期延长、先天性耳聋(或无耳聋)、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性晕厥和偶有猝死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它是一种少见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30万,伴耳聋型的患病率约为1.6/100万-6/100万,在耳聋儿童中本征发病率约0.25%-1.00%。本征多见于青少年,女性为男性的2倍。

  • 标签: 先天性耳聋 延长综合征 反复发作性晕厥 室性心律失常 原因未明 少见疾病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腹泻半月伴全身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10/60mmHg,一般情况差,老年慢性病容。神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全身皮肤弹性差、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主要实验室检查:血钾1.83mmol/L、钠144.9mmol/L、氯98mmol/L,空腹血糖8.34mmol/L。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达0.56s。临床诊断:糖尿病伴胃肠功能紊乱,低血钾。

  • 标签: 低血钾 显著延长 胃肠功能紊乱 全身乏力 糖尿病史 老年慢性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QTd)明显延长;易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笔者等对40例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作了QTd测定,并与30例冠心病患者,63名健康者作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Q-T离散度 高血压病患者 疗养院 南京 左心室肥厚 QT离散度
  • 简介:QT间期是指Q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这段时间,反应心室激动到恢复的时间。因为除极时间很短,往往把QT间期看成心室复极的时限。QT间期受心律、电解质、药物、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与心率的关系尤为密切,故需用心率校正之,一般采用Bazett公式.

  • 标签: 临床工作 心室复极 心率校正 电解质 等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T离散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功能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死亡组、存活组,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入院后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离散度,比较3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Q-T离散度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Q-T离散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对缺血性心脏患者Q-T离散度(Q-Td)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患者分为阴性组24例,阳性组26例,平板试验阳性组25例.各组间于调搏或运动前后各时段的Q-Td分别作比较.结果:调搏阳性组负荷后Q-Td显著延长,与阴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调搏阳性与平板运动阳性组比较,负荷前后各时段Q-Td变化无显著的差异.结论: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同样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Q-Td的检测.

  • 标签: 食道调搏心脏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Q-T离散度 Q-TD 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