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杭州曲院风荷景点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为线索,结合山水画、版画、照片、测绘图等图像资料,梳理其景观格局变迁历程,分析演变中景物间的联系,并对各时期园林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南宋麯院时期、元代至明代衰落时期、清代更址重建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公园化时期。认为清康熙年间曲院的迁址与更名是景点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举动既使古老的景名得以延续,又使景点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园林建筑与环境的营造围绕"曲"这一主题展开,代表人工的"曲院"与代表自然的"风荷"体现了该景点人工建筑与自然景物并重的审美主旨。通过分析整理历史图像资料对于今人了解古代园林变迁有重要帮助。
简介:利用NASA/AVHRR的982—2006年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数据和江西省79个气象站1982—200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植被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年降水和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NDVI间相关关系。结果发现:1)降水在季节和年尺度上变化均不明显;年植被NDVI未发生显著变化,春季植被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冬两季呈显著下降趋势。2)当植被NDVI的空间尺度达到9×9(即36km×36km,可称为"最优时空尺度")时,二者相关系数基本稳定,说明年降水和该空间尺度植被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出降水与植被的相互关系。3)各季节降水与不同时空尺度下植被NDVI关系表现为除秋季外,其他3个季节的降水均与植被NDVI显著相关,但与之对应的植被NDVI"最优时空尺度"不尽相同。因此,考虑到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NDVI与降水之间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研究二者之间关系时,必须充分考虑时空尺度对研究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简介:在这研究,我们使用了四个方法从1982~2012在西藏的高原(TP)上调查成长季节(SGS)的开始,用从全球库存为研究建模并且印射获得的规范的差别植被索引(NDVI)数据(GIMSS,19822006)并且点植被(SPOT-VGT,19992012)。用四个方法估计的SGS价值沿着纬度或高度的坡度显示出类似的空间模式,但是与在SGS日期的重要变化。最大的差异主要在这些区域被发现与最高或最低植被范围。在1982和1998之间,然而,从四个方法导出的SGS值都根据更最近的点VGT数据(19992012)显示一个进展趋势,没有TP上的SGS的连续地进展的趋势。在价值从在1999和2006之间的GIMMS和点导出的SGS之间的关联的分析数据来源与问候在趋势表明一致性到并且到使用的四个分析方法。与另外的方法相比,最大的一致性在之间在里面situ数据和检索的SGS值与方法3被获得(NDVI比率的阀值)。避免错误在有多样的植被类型和物理环境的一个广阔区域,知道不同植被类型的季节的变化特征是批评的,特别地在有稀少的草地的区域或常绿树森林。
简介:研究了非结构化P2P网络中两种基本的路由策略和启发式P2P搜索策略,详细分析了非结构化P2P网络中的七种不同的启发式搜索策略,对它们进行比较并论述每种策略的实现机制及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