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群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定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监测点和定兴县为研究现场,1986—2011年出生且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基础免疫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人群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3 447人,加强免疫发生率32.93%(1 135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18~27岁、28~34岁以及本人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人群加强免疫发生率高[OR(95%CI)=1.485(1.173~1.879)、1.855(1.362~2.525)、1.500(1.234~1.825)];有婚史、居住地为城市、主动进行乙型肝炎方面检查的人群加强免疫发生率高[OR(95%CI)= 1.636(1.277~2.097)、1.390(1.077~1.794)、1.201 (1.000~1.443)];未与乙型肝炎患者长期一起生活的人加强免疫发生率低[OR(95%CI)=0.255(0.099~0.657)];不知道长期一起生活的人是否有HBV携带者加强免疫发生率低[OR(95%CI)=0.186(0.062~0.552)];乙型肝炎知识≥16分组加强免疫发生率高于≤11分组[OR(95%CI)=1.789(1.371~2.333)];风险态度为9~11分者加强免疫发生率高于5~8分者[OR(95%CI)=1.472(1.149~1.886)];监测点人群加强免疫发生率低于非监测点[OR(95%CI)=0.304(0.248~0.372)]。结论人群加强免疫行为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可促进加强免疫行为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与2014年流动儿童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流动儿童为对照组,2014年流动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结果观察组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97.33%,对照组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8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动儿童感染疾病发病率为0.33%,对照组流动儿童的感染疾病发病率为2.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降低疾病发生,提高预防能力,是普及流动儿童免疫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3年某地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性,以指导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以2013年某地5个县区相关四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为基础资料,应用秩和比法比较不同县区和不同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3年某地五个不同县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Ⅴ>Ⅲ>Ⅰ>Ⅳ>Ⅱ,除Ⅱ与其他四个县区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两两县区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差,其他县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的排序为DPT>MV>JEV>OPV,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提高Ⅱ号县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OPV、JEV和MV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提高保护性抗体滴度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cP-sIPV)或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cP-IPV/Hib)基础免疫大鼠后加强免疫破伤风类毒素、降低抗原含量的白喉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Tdap)是否产生免疫加强效果,为候选青少年及成人Tdap疫苗提供临床前研究参考。方法将自主研发的DTacP-sIPV和已上市的DTacP-IPV/Hib按0、1、2月3剂免疫程序分别免疫Wistar大鼠,检测免疫前和每剂次免疫后各组大鼠血清中各组分抗体水平。基础免疫完成10个月后,用候选Tdap加强免疫1次,并检测加强免疫前和免疫1个月、6个月后血清中各组分抗体水平。结果3剂次基础免疫1个月后,DTacP-sIPV组抗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抗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抗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抗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和抗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Log2)分别为17.41、18.34、18.11、19.93、13.91,血清阳转率均达到100%;基础免疫10个月后,抗DT、抗TT、抗PT、抗FHA和抗PRN抗体的GMT分别下降至15.17、14.26、13.60、14.51、10.39,血清阳转率维持在89%以上。Tdap加强免疫1个月后,DTacP-sIPV组和DTacP-IPV/Hib组抗DT、抗TT、抗PT、抗FHA抗体的GMT分别为16.49和17.26、16.80和17.63、16.70和17.74、18.48和19.26,血清阳转率均达到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PRN抗体的GMT分别为13.07和11.00,血清阳转率为100%和88%,DTacP-sIPV组高于DTacP-IPV/Hib组(P<0.05)。Tdap加强免疫6个月后,DTacP-sIPV组和DTacP-IPV/Hib组抗DT、抗TT、抗PT、抗FHA和抗PRN抗体的GMT分别下降至15.74和14.87、15.07和15.14、14.84和15.73、16.62和16.37、11.44和9.96,血清阳转率维持在88%以上。结论候选疫苗Tdap在基础免疫接种DTacP-sIPV和DTacP-IPV/Hib的Wistar大鼠模型加强免疫中可诱导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但抗体滴度随时间推移而衰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0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入组对象为18~59岁、未妊娠、未哺乳的健康人群,基础免疫程序为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从其中按研究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各选择50名(共200名)完成2剂基础免疫的受试者,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第6个月(窗口期30 d)加强接种第3剂与基础免疫同样剂量的疫苗。加强免疫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约5 ml,分析活病毒中和抗体、假病毒中和抗体、受体结合域IgG抗体(RBD-IgG)的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收集并分析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组对象的基线年龄分别为(43.98±9.58)、(43.46±9.34)、(42.56±9.08)和(43.94±11.05)岁(P=0.877),各组间性别比例均衡(P=0.331);4组活病毒中和抗体GMT(95%CI)由加强免疫前的4.07(3.30~5.04)、3.75(3.08~4.55)、8.33(7.01~11.11)和7.69(6.19~9.57)升至加强免疫后28 d的284.84(215.28~376.86)、233.05(178.61~304.08)、274.81(223.64~337.68)和280.77(234.59~336.04),抗体阳转率均为100%。4组的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0%(9例)、4.0%(2例)、12.0%(6例)和12.0%(6例)(P=0.182),无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基础免疫6个月后进行1剂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在提高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性中的影响程度。 方法 :于我院选取 124 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对照组予以常规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从 ELISA 检测与胶体金检测法准确度指标上予以分析。 结果 :对照组 ELISA 检测阴性 37 例( 59.67% ), ELISA 检测阳性 25 例( 40.33% ),准确度 40.33% ;胶体金法检测阴性 42 例( 67.74% ),胶体金法检测阳性 20 例( 32.26% ),准确度 79.04% ; 观察组 ELISA 检测阴性 10 例( 16.13% ), ELISA 检测阳性 52 例( 83.87% ),准确度 83.87% ;胶体金法检测阴性 13 例( 20.96% ),胶体金法检测阳性 49 例( 79.04% ),准确度 79.04%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的确能在提高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性中产生积极影响,由此保证艾滋病患者及时在检验中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故而值得在艾滋病临床诊断中予以推广。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提高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于我中心 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的患者 7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艾滋病抗体的检验准确度,比较两组患者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艾滋病抗体检验准确度比对照组更高,其中 CD4淋巴细胞总数 的检验准确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提高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性有着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的出现,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正定县人群乙型肝炎疫苗(HepB)基础免疫21~32年后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选取正定县1986—1996年出生、完成血源HepB基础免疫且无加强免疫史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Bc (HbcAb)均阴性且抗-HBs<10 mIU/ml,以及最终完成加强免疫且有实验室结果者为研究对象,共322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322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种1剂市售的啤酒酵母HepB[以下简称HepB(酵母);151名]和基因重组HepB[以下简称HepB(CHO);171名],剂量均为20 μg。免疫后30 d采集静脉血5 ml,定量检测抗-HBs的几何平均浓度(GMC),观察加强免疫效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加强免疫后抗-HBs的GMC和阳转率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抗-HBs阳转率为82.61%(266名),GMC为(131.63±12.94)mIU/ml。加强免疫前抗-HBs<2.5和2.5~10 mIU/ml组加强免疫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4.54%(161名)和99.06%(105名)(P<0.001);加强1剂HepB(CHO)后,抗-HBs阳转率高于加强1剂HepB(酵母),分别为87.13%(149名)和77.48%(117名)(P=0.023)。与接种HepB(酵母)相比,接种HepB(CHO)是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的相关因素,OR(95%CI)值为1.91(1.02~3.56)(P=0.042);与加强免疫前抗-HBs<2.5 mIU/ml相比,加强前抗体水平2.5~10 mIU/ml是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的相关因素,OR(95%CI)值为36.15(4.91~266.02)(P<0.001)。结论研究对象接种1剂乙型肝炎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前抗-HBs水平和加强用疫苗种类是免疫应答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6岁儿童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后的加强免疫原性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市招募曾有8月龄和18月龄接种过1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MMR疫苗免疫史的4~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5、6岁组,进行MMR疫苗加强免疫研究。接种MMR疫苗前与接种后35~42 d各采集血标本3 ml。在研究期间,主动监测疫苗接种后30 min、1 d、2 d、3 d、4~12 d,以及13~42 d的不良事件。血清采用酶标法检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IgG抗体。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研究组间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阳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500名完成免后采血儿童纳入免疫原性分析,535名儿童纳入安全性分析。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37%,轻度不良事件最多。局部与全身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7%和20.00%。局部不良事件的症状以接种部位发红为主,全身不良事件以发热症状为主,其次为咳嗽、皮疹、流涕等。在4~6岁进行1剂MMR疫苗加强免疫后,麻疹抗体、腮腺炎抗体与风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9%以上,3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仅腮腺炎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麻疹与风疹抗体相关结果均无差异。免前阴性者的麻疹、腮腺炎及风疹抗体GMC均低于免前阳性者。结论在4~6岁儿童中进行MMR疫苗的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在4~6岁之间的加强免疫效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