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滁州市C群流脑的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今后C群流脑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度流脑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流脑患者中检出5例C群Nm,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4株C群Nm;在地区分布中,南谯区乌衣镇中学发生5例C群流脑为局部爆发,其余为散发病例;病倒中学生占71.42%,10~20岁年龄组占71.42%;有A群流脑疫苗免疫史占82.14%,有5例流脑A+C二价疫苗免疫失败。结论C群流脑病例来势凶猛,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接种A群流脑疫苗不能阻止C群流脑流行;为防止发病控制疫情扩散,应对20岁以下人群和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等易感群体提供免疫保护。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合川区0岁~46岁以上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结果2010年在检测的210人份样中,A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5人,抗体阳性率为88.10%,C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46人,抗体阳性率为69.52%,阳性率A群>C群2011年在检测的210人份样中,A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0人,抗体阳性率为85.71%,C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0人,抗体阳性率为85.71%。结论合川区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偏低,A群和C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制定相应的免疫对策,避免爆发流行。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及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于2000年10~12月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地采集流动人群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流脑抗体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026名流动人群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917人,阳性率为89.28%,GMT为1:17.流脑菌苗接种率为17.64%,181人已接种流脑菌苗者抗体阳性率(93.90%)和GMT(1:21.86)明显高于845人未接种者(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8.40%和1:16.11)(P<0.05).抗体阳性率和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20岁组最高(93.6%),40岁以上组最低(71.4%),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广州市流动人群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但人群流脑菌苗接种率低,且高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提示今后在流动人群聚集地开展流脑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水平实属必要.
简介:目的对从广州市报告的两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中分离的4株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研究。方法分纯并提取菌株DNA、运用MI。ST分析对7个管家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定菌株的序列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例病例分离株7个管家基因位点序列均不相同,第一例病例分离株的序列型为ST-7型,属高致病性ST-5complex/subgroupIII克隆系;第二例病例分离株的序列型为新发现的ST一9804型。结论广州两例B群流脑病例虽然发生时间相近,但分属不同的序列型,无同源性。MLST分型技术对研究不同流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明确诊断并分析1例新生儿疑似流脑死亡病例可能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对新生儿疑似流脑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有关临床资料,与死亡病例的母亲、祖母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与参与其诊断、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小组讨论,调查死亡病例居住环境并进行病例的主动搜索及接种率调查。收集死亡病例的血液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咽试子标本并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和分型。结果病例为男性,18天龄。10月16日凌晨4时30分左右,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9.5℃),脑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11时15分,患儿躯干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瘀点,16时40分,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左右,躯干皮肤出血点增加;17时,患儿病情进一步加重,皮肤出血点进行性增多,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皮肤苍白,脉搏弱,肢端凉,血压偏低,对光反射稍迟钝;20时20分,患儿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22时25分,患儿死亡。患儿住所卫生条件差,通风不佳。患儿发病前2d其祖母有"感冒史",并与患儿有密切接触。死亡病例的血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患儿祖母咽试子标本均分离到B群流脑菌株,2株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病例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死亡病例。
简介: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由于呼吸道侵入,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通过咳嗽、喷嚏和飞沫等空气传播,居住在拥挤、通气不良处者易患本病。5岁以下儿童易发此病,6—12个月婴儿为高峰发病期。一旦暴发流行,大孩子患病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