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健康人群C群流脑荚膜多糖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群流脑荚膜多糖抗体含量。结果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1.1%,抗体平均浓度为3.85μg/mL,≥18岁组的阳性率最高(80.3%),2~3岁组(63.1%)最低;各年龄组间抗体含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水平较低,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标签: C群流脑 抗体水平 监测
  • 简介:目的研究滁州市C群流脑的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今后C群流脑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度流脑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流脑患者中检出5例C群Nm,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4株C群Nm;在地区分布中,南谯区乌衣镇中学发生5例C群流脑为局部爆发,其余为散发病例;病倒中学生占71.42%,10~20岁年龄组占71.42%;有A群流脑疫苗免疫史占82.14%,有5例流脑A+C二价疫苗免疫失败。结论C群流脑病例来势凶猛,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接种A群流脑疫苗不能阻止C群流脑流行;为防止发病控制疫情扩散,应对20岁以下人群和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等易感群体提供免疫保护。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落实流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率。方法逐一对2010-2011年3-7岁秋季入学、入托新生预防接种证记录的内容查阅。对补种儿童家长发放漏种情况调查表。结果流脑疫苗漏种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流动或计划外生育儿童(29.82%);不知道要接种(17.44%);不知道要进行2次接种(14.65%);儿童患病未去接种(10.53%);接种地点太远(9.84%);认为没有必要接种(7.68%);对接种缺乏信任(5.26%)。结论加大关于流脑对儿童危害性及其可预防性知识的宣传,同时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 标签: A+C群流脑疫苗 接种率 漏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阳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情况,为流脑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标本2毫升,用ELISA法进行流脑抗体检测。结果2008年度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3.24%,平均抗体滴度(GMT)118.73,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1.35%,GMT11.81,2011~2012年度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4.86%,GMT113.18。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0.25%,GMT14.47。结论丹阳市近期发生A群流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较低,存在局部爆发或散发流行的可能性,应加强监测和预防。

  • 标签: 流脑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合川区0岁~46岁以上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结果2010年在检测的210人份样中,A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5人,抗体阳性率为88.10%,C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46人,抗体阳性率为69.52%,阳性率A群>C群2011年在检测的210人份样中,A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0人,抗体阳性率为85.71%,C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0人,抗体阳性率为85.71%。结论合川区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偏低,A群和C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制定相应的免疫对策,避免爆发流行。

  • 标签: 流脑 健康人群 抗体水平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透析去酚与超滤去酚后原液的各项质量指标的差异,找到最为合适的操作方法,从而达到优化工艺的目的.方法:Y群流脑粗糖冷酚提取后,将酚提上清液平均分成4份,分别进行4组去酚工艺试验,制备成Y群多糖原液,并进行原液各项指标的检定.对比4组原液指标,并参考由粗糖到精糖的收率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300kd的超滤膜包超滤去酚工艺效果最好.

  • 标签: Y群脑膜炎球菌 多糖 纯化工艺 超滤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及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于2000年10~12月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地采集流动人群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流脑抗体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026名流动人群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917人,阳性率为89.28%,GMT为1:17.流脑菌苗接种率为17.64%,181人已接种流脑菌苗者抗体阳性率(93.90%)和GMT(1:21.86)明显高于845人未接种者(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8.40%和1:16.11)(P<0.05).抗体阳性率和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20岁组最高(93.6%),40岁以上组最低(71.4%),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广州市流动人群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但人群流脑菌苗接种率低,且高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提示今后在流动人群聚集地开展流脑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水平实属必要.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动人1:7 抗体 接种
  • 简介:目的对从广州市报告的两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中分离的4株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研究。方法分纯并提取菌株DNA、运用MI。ST分析对7个管家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定菌株的序列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例病例分离株7个管家基因位点序列均不相同,第一例病例分离株的序列型为ST-7型,属高致病性ST-5complex/subgroupIII克隆系;第二例病例分离株的序列型为新发现的ST一9804型。结论广州两例B群流脑病例虽然发生时间相近,但分属不同的序列型,无同源性。MLST分型技术对研究不同流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明确诊断并分析1例新生儿疑似流脑死亡病例可能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对新生儿疑似流脑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有关临床资料,与死亡病例的母亲、祖母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与参与其诊断、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小组讨论,调查死亡病例居住环境并进行病例的主动搜索及接种率调查。收集死亡病例的血液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咽试子标本并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和分型。结果病例为男性,18天龄。10月16日凌晨4时30分左右,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9.5℃),脑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11时15分,患儿躯干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瘀点,16时40分,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左右,躯干皮肤出血点增加;17时,患儿病情进一步加重,皮肤出血点进行性增多,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皮肤苍白,脉搏弱,肢端凉,血压偏低,对光反射稍迟钝;20时20分,患儿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22时25分,患儿死亡。患儿住所卫生条件差,通风不佳。患儿发病前2d其祖母有"感冒史",并与患儿有密切接触。死亡病例的血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患儿祖母咽试子标本均分离到B群流脑菌株,2株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病例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死亡病例。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死亡
  • 简介:流脑是流行性脊髓脑膜炎的简称,该病有发病急、变化快、危害大的特点。发病季节一般从冬末或春初开始,3-4月份达到高峰,5月下旬逐步减少。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6岁的儿童更易感染。一、流脑为啥偏将小儿找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脑部疾病,此种球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在低于37℃或超过

  • 标签: 脑膜炎双球菌 流行性 脑部疾病 发病季节 儿童 外界环境
  • 简介: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由于呼吸道侵入,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通过咳嗽、喷嚏和飞沫等空气传播,居住在拥挤、通气不良处者易患本病。5岁以下儿童易发此病,6—12个月婴儿为高峰发病期。一旦暴发流行,大孩子患病者增多,

  • 标签: 警惕流脑
  • 简介:流脑的全称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只有少数成人发病。脑膜炎双球菌通常寄生在病人和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当这些人说话、咳嗽、呼吸、打喷嚏时,病菌随着飞沫飘散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在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就会感染发病。

  • 标签: 脑膜炎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 冬春季节 少年儿童 健康人
  • 简介:<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以15岁以下儿童多见,入冬开始便有患儿发病,春季三、四月达高峰,夏初则下降。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借飞沫传播,通过鼻咽部侵入人体。其大多数因人体具有免疫或抵抗力而局限于鼻咽部,成为带菌状态或产生上呼吸道炎,仅有极少数由于人体缺乏免疫或抵抗力弱而从鼻咽部粘膜进一步侵入血液致败血症,部分病原菌继续侵入脑脊髓膜而产生化脓性炎症。

  • 标签: 上呼吸道炎 鼻咽部 飞沫传播 脑膜炎双球菌 呼吸道传染病 咽部粘膜
  • 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危害大的特点。发病季节一般从冬末或春初开始,4月份达到高峰,5月下旬逐步减少。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至6岁的儿童更易感染。因此.应高度警惕,加强防范。

  • 标签: 警报 头痛 流行性 传染病 脑膜炎 儿童
  • 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危害性大的特点.发病季节一般从冬末或春初开始,4月份达到高峰,5月下旬逐步减少.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6岁的儿童更易感染.因此,应高度警惕,加强防范.

  • 标签: 发热 头痛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
  • 简介:流脑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常常不被爸爸妈妈重视,甚至有时我们会将流脑误认为感冒而延误了治疗。对于6~12+月的宝宝,爸爸妈妈更要重点关注,因为这时宝宝来自母亲的抗体已经消失,而他们自身的抵抗力却还没有完全建立,脑膜炎双球菌便很容易侵入血液循环及脑膜而引发疾病。

  • 标签: 脑膜炎 血液循环 抵抗力 感冒 引发
  • 简介:从1985年到1994年我县对45万人次进行接种观察,结果显示接种流脑多糖菌苗不仅打断了流脑流行环节,而且大大降低了流脑的发病率,现降至0.21/10万,1985年至今,每年只有1至2人患病,为未接种菌苗者,观察表明流脑多糖菌苗人群保护率为98.61%。

  • 标签: 流脑多糖菌苗 控制流脑 接种 疾病控制
  • 简介:

  • 标签: